我们的西游记
我们“西游记”前言
六十年代初,响应国家号召,大批援疆青年唱着“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和“新疆是个好地方”等歌曲奔赴过去。老伴当年大学毕正是青春年华,积极报名投入到西部大建设中去,把住地戈壁荒滩建设成繁荣昌盛的家园。
随着知青返城潮的兴起,告别了第二故乡,回到出生地。退休在家时常和老伴唠叨,怀念当年的一切。看到电视剧“西圣地”,特别是“戈壁母亲”
里面故事情节,
环境地势气候有很多与自己的经历相仿深有感触。
逢年过节老同志们也常打电话说,趁着身体还行回来看看吧,大伙都很想念的。自己也真有这一想法,看看第二故乡的大变化大发展。这一想法受到全家人的大力支持。女儿们又是送路费又是买MP5下载老戏老歌,随身携带听戏听歌。儿媳把自己刚买的新手机给老伴换换,说是怕边远信号不好。小妹又给我买部手机,说是这样一人带一部联系更方便,避免缺电可发短信联系。弟媳又买来部数码相机,说是难得走一趟多留些影吧。就这样按着年轻人的标准,把我们老俩现代化包装整齐,实现我们怀旧的梦想。临行前家人商议出行路线,既然出去玩就轻轻松松地不要受时间局限,更多去几个地方就多去几个地方吧。首先应该到南疆转转,因为从没有去过南疆,再回北疆“老家”看看。于是就给在南疆工作的老同学家去了电话,让他们有个心里准备,迎接多年没有见面的老同学。一切准备就绪带着激动心情开始出发了………
往昔铁马金戈地 今朝花海芳草洲
西域――这个古老而充满诱惑的名字,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设立行省后,被更名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新疆之大,汇集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自然景观:草原、沙漠、冰川、雪山、绿洲、戈壁等。
列车上
二十多年前,有多少次在这条漫长而又熟悉的道路上来回奔走,那时从没有真正地去欣赏过路边的山川和河流。总是来去匆匆,没有觉得有什么好奇和新鲜,一切照旧,平平淡淡。
二十年后的今天2005年,我们又一次重新踏上这条并不陌生的道路,感觉却完全不一样了。列车的起动,途径的站台、站牌,依旧清晰可见的名称,一切都是非常的亲切。虽然离开这里已有二十年了,但我对这块土地的思念丝毫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浅淡。所有路途的疲倦都追随着眼睛开始寻找那过去的记忆了。
祁连山伴随着列车走过半截子路程,古长城上的烽火台总是象忠心耿耿的铁路卫士,坚守着这条祖国的大动脉。雄伟的嘉峪关不停注视着这条路线上来往的旅客们,哈密的瓜果在车站上市最早,火焰山的温度在吐鲁番最先感觉到。
我的相机不停地扑捉那被列车不时甩在后边的一瞬间,火车呼啸着,翻山越岭,钻山洞,在平原与戈壁间横冲直闯。经过昼夜三十多个小时,到达了乌市车站,在车站做了短暂的停留。因为在北疆工作了几十年,对北疆比较熟悉,一直想到南疆看看,就转车南下了。这是一条从没走过的新路线,也是向往已久的美丽神秘的地方——南疆明珠---阿克苏市。
火车从天山东侧绕过,在南山脚下行走,道路弯弯,沿途大小山脉高高低低层出不穷,列车忽儿又进入山谷,忽儿又爬上山顶,或从一个又一个隧道钻进又钻出,有时候整个车身贯穿着几个山洞的隧道,好似诺大的一串糖葫芦啊!可没有北疆道路那么平坦好走。盘山道上的车头车尾相互见面,火车在S字形的路面上爬着一个紧接着一个的高坡,这时的车速很慢,当你头伸车窗外面,欣赏这大自然的风景同时看见那车头和车尾象扭曲的巨龙盘踞在大地,同时也领略到了筑路工人们的伟大,道路两旁不时的能看到筑路工人们遗留下的破屋和工房,他们的艰辛劳动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应向筑路大军致敬!
高山上的积雪被阳光折射在车窗上格外耀眼,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就在这大板城空旷的戈壁滩上,大片大片的风车整齐地排列着,慢悠悠地一刻也不停地旋转着,使人不由地想起了庙里一刻也不停地慢悠悠地敲着木鱼的老和尚。那种虔诚是任何阻碍也挡不住的。
列车慢慢进入绿洲,已可以嗅到名扬世界的库尔勒梨的香甜了,路边大片大片的梨园和葡萄架相互接连。看看这一望无际的棉花地,就知道为什么库车的龟兹古城是古代丝绸路上的重镇要道了。
火车停在阿克苏车站【阿克苏,维语意思是‘白水’】这个南疆城市,老朋友早在迎候,该下车啦,一路风光,不觉劳累。有老朋友陪伴,来这陌生的地方,多住数日,珍惜时光,为增记忆,走遍大街小巷,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尽可能地去看一下,享受异地风情地貌。一天朋友开车带我们先到拜城克孜尔千佛洞,这是全国佛教四大壁画之一.,去了库车龟兹古城,.还有天山神秘大峡谷.;随后又到温宿天山神木园,浩瀚大沙漠,古老的喀什,一一留下影子。繁荣的市场,热闹的巴扎,民族风情,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现代化服饰融为一体。汉语的交流多为普遍,非常方便。
“阿克苏”这座建有半个世纪的新型城市,背靠天山脚下,面临浩瀚的世界第二大沙漠,是个干旱少雨的地方。这里距天山主峰托木尔峰最近,靠天山山脉冰雪的融化,灌溉着千万亩肥沃良田,气候较为温暖。享有瓜果之乡和全国十佳卫生文明城市的美名。是适合人群居住、观光的好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