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在厦门做茶叶生意的朋友给我带来一袋金骏眉。我一下子傻了眼,这要花多少钱啊?朋友笑道:这种茶一斤300元,要多少有多少!
今年以来,金骏眉创造了茶叶史上的奇迹,价格一路蹿红,达到每斤上万元,让人瞠目结舌。怎么会一下子降到这么低呢?
其实,金骏眉大起大落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本博曾在8月17
日《如日中天的金骏眉》一文中认为:对一个刚上市的小茶种,这样高的价格,从发展的角度而言未必是好事。
金骏眉从诞生起,由于价格太高吸引一些茶商纷纷采用绿茶及其他茶种制作成金骏眉,假冒金骏眉。据《厦门晚报》报道,包括武夷山、邵武、建瓯、政和、福安等地不少茶厂,都在生产单芽或一芽一叶的芽头茶,一些经销商拿这些茶去拼配,当金骏眉、银骏眉出售,便出现了福州、厦门、泉州许多地方市场上“满城尽是金骏眉”的景象。现在,金骏眉、银骏眉的市场热情锐减,价格也一落千丈,有些茶店的金骏眉标价降低了一半,同时还进行买赠活动,价格相当于降了2/3。
对此,业界甚至将金骏眉与普洱茶联系在一起,预言其会像普洱茶那样很快走向衰落。如果从经济规律的角度看,这并非危言耸听。
业界人士认为,金骏眉没有历史,没有文化前景,也不是传统做法,是一种创新,价格终会回归理性。也有人说,金骏眉价格的回调,反映了消费者以及经营者开始变得越来越理性,这也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可以避免“普洱茶现象”再现。
问题是,金骏眉产于海拔15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小种野茶,每斤成品茶需数万颗芽尖,产量十分有限,如果一斤只卖几百元,从价值或者从文化的视角看,那不是走到了穷途末路。
无论如何,茶农、茶商也好,茶客也好,无不衷心地希望品质优良的金骏眉能够持续良性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