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生“玩”,从《最后一课》开始
(2011-11-23 13:24: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原创 |
教学生“玩”,从《最后一课》开始
吕建斌/文
要上《最后一课》了,针对这篇课文感情浓郁,故事性强的特点,我把学习这一课的思路定位为一个字“玩”。在第一节课,我交代了预习任务,读懂课文,小组合作,“演”好课文,各小组比赛。任务刚布置完,同学们就叽叽喳喳地吵起来,我赶忙制止:“先读课文,再讨论。”阅读了一会儿,各小组又开始悄悄交流起来,声音由小变大,最后,变成了激烈的讨论。下课时,各小组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开始比赛。
第二节课,远远的就听见教室里的嚷嚷声,我走进了教室,声音马上停下来,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我,看来,同学们早就准备好了。“按次序,从第一组开始!”我大声地宣布,同学们马上拼命鼓起掌来。
个子较小的何涛扮演小弗朗士,奔奔跳跳地从教室的后面走向讲台,一路左顾右盼,有两个同学充当“普鲁士兵”,正拿着拖把操练,“韩麦尔先生”出场了,是老成持重的吕飞雄同学,一切都煞有介事。可接下来的表演让人大跌眼镜,党辉拿出一个纸糊的“三角帽”戴在头上,不知从哪里找出一本破旧的书,,摊在膝盖上,书上面横放的是硬纸片做得“眼镜”,表情很严肃,很古怪,演到此处,我几乎要笑出声来,到了“教室“门口,“小弗朗士”蹑手蹑脚地在“门口”望了望,被“韩麦尔先生”叫了进去,“韩麦尔先生”古怪的讲课终于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接下来,每一组都有自己的特点,第四组符香栋扮演小弗朗士,竟然从教室里转了个圈后跑到了教室外面,这回,教室真正成了故事中的“教室”,平时很稳重的石亚东扮演“韩麦尔先生”,他表情严肃,还真有点“老师”的意思,不知是谁还模仿鸽子“咕咕”叫了两声。后来,他认认真真板书“ba,be,bo,bi,bu”,可前一位“韩麦尔先生”已经板书了同样的内容,底下他们组的其他同学都暗暗替他着急,写完后,他大声领读起来,刚开始,同学们有点懵,教室里出奇地安静,紧接着,全班同学都跟着读了起来……
第五组的表演看起来表现平平,但我最高兴,因为的两个主要角色都是平时最为腼腆的人担当,扮演韩麦尔先生的杨瑞云特别内向,平时上课发言都不敢看同学们,今天迈出了重要一步,尽管显得有点局促不安,但对他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进步!
这节课,学生表现积极,参与程度高,对课文理解到位,为什么会有如此效果呢?我想,个中真谛是这16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语文课堂变得快乐一些,让学习的速度再慢一些,还孩子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去展示;珍惜孩子的每一点创意,让他们去思考,去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