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个人动态(2月7日-16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个人动向 |
7日 顶风冒雪来到所里,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度填好院际交流出访表,得到科研处的高度肯定后再顶风冒雪回家。看《躁动的美国: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算不上不为人知吧,好多事我这个外国人都知道,难度美国人不知道?基本上就是一部通俗批判型20世纪美国外交史。
8日 继续看《躁动的美国》,很有感触地发了几条微博。包括:1944年7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要推举副总统候选人。党内大佬为了阻止呼声最高的华莱士当选,无所不用其极,包括现金行贿、许诺分肥、玩弄程序,等等,终于把不知名的杜鲁门推了上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程序正义和政治阴谋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值得现在和未来的中国借鉴。它还让我想起了协商民主。
20世纪20-30年代,三代屌丝出身又胸有大痣的杜鲁门先后投靠在美国政坛呼风唤雨的彭德格斯特集团和地方实力派汉尼根-迪克曼集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山头主义和程序正义同样可以毫无违和地结合起来,并给少数屌丝们提供上升空间。这同样值得现在和未来的中国胸有大痣的屌丝们参考。
20世纪20-30年代,三代屌丝出身又胸有大痣的杜鲁门先后投靠在美国政坛呼风唤雨的彭德格斯特集团和地方实力派汉尼根-迪克曼集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山头主义和程序正义同样可以毫无违和地结合起来,并给少数屌丝们提供上升空间。这同样值得现在和未来的中国胸有大痣的屌丝们参考。
1954年米国CIA阴谋推翻了危地马拉民选政府,独裁者阿马斯上台后米人给了他9000万美元。随后危国的军事独裁持续31年,十多万危人死亡。米人大力扶植一个非民主政权对我有何借鉴意义?
9日 到清华参加编辑会和预测会。路上顺便照了几张雪景,还行啊。编辑会上,我们讨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非民主国家对美国的政治需求是什么?预测会上,惊奇地发现尽管一月份中美关系没啥大事,但竟然降了一点点。原因是现在中美关系的分值处于一个相当敏感的段上。再次八卦了各类国内外政治事件,包括那面何时下架,安倍身体有啥病,等等。
10日 继续读《躁动的帝国》(下),并随手发微博。
11日 上午读毕《躁动的帝国》,再次随手发几个微博。下午开始收收心,严肃地思考写文发文事宜,直至晚上。
12日 开始动手写一篇文章。
13日 返所。上午全所大会,就某事进行民主投票。晚上继续作文。不过我发现,在候选人过多的情况下,票数太容易分散。
14日 元宵节。但继续写作。晚上鞭炮震天,空气质量太差了。
15日 空气质量继续极差。继续作文
16日 空气质量继续极差,继续作文。空气介个样子,又出不去。你让我怎么办?只是宅在家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