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个人动态(3月14日-3月20日)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个人动向 |
19日 到亚太所开了一天会。来的人很多,是个国关期刊编辑与作者(潜在作者)之间的互动会。开得很圆满,编辑们和作者们谈得都很到位。我在发言中的创见就是不光谈自己投稿的经验,还谈了自己当匿名审稿人的经验,结果后面的发言人都谈了这一点。以后这种会还要办,希望有志青年不要错失这个很好的交流机会。会上还有从外地专程赴会的,最远的是一位来自福建彰州师范学院的同志,可谓心诚。
又遇到几位博客粉丝。某外地粉丝说,就是看了我的博客才知道有这个会,特地赶来参加。吴文成同志建议我以后本周个人动态还要丰富,按照皇帝起居注的标准写,因为据说有人喜欢着这个。
中午吉野家的盒饭,有鸡肉,搞得咱很郁闷。晚上豪华宴请,大家都说,菜整咸了,莫非这家店抢购到了大量的盐?
3月20日 清华五教召开东亚历史经验与国关理论创新研讨会。咱家第一个发言,结果一不小心,演砸了。事情的经过是酱紫滴:这是一个教室,发言人坐在上面,面对一大群听众。咱家没当过老师,没做过报告,面对台下一大群紧盯着你的眼睛,心里着实有些发毛。本来有个简要的发言提纲,其实我的发言只起个引子的作用,不必太深入,所以没写完整的发言稿。一边讲,一边与台下对视,一边心里有点长毛,结果突然脑子断线,一下子想不起来下面该讲什么了,不得已尴尬把话筒交给下一位。幸好后来又想起来了,等下一位讲完后又补充了几句。下次坚决不能再出这种事故了。方银同志讲得最好,人家有“生活”,敬请关注最新一期国际政治科学,上有他关于朝贡博弈的宏文,看完您就明白了。录几句名人语录吧。
徐 进:现在就没有朝贡现象了吗?想想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关系与行为,就知道了。变的是形式和内容,不变的是实质。
张宇燕:利益是生存概率,利益是永恒的,变化的是环境和条件。
周方银:思想如何还原到行为,行为反映的是书本上的思想吗?
阎学通:朝贡就是个中心-边缘关系,去掉文化特性看本质,加上文化特性看形式和内容。有地位的比没地位的讲诚信的可能性大,所以麦当劳通常讲诚信,卖羊肉串的通常搞欺骗。“和”为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征?古代说“争”的人也很多,为什么“争”就不是核心特征?结婚证不是爱情证明,是财产分配证明。日本处理核事故的行为充分证明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恶果。“致富光荣”这句话也就中国敢提出来当国策,连帝国主义反动派都不敢。
某粉丝提出建议:把韩川居士改为寒川居士,显得更雅致。真是个好建议,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