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豪侠仗义的柳敬亭

(2017-06-08 19:06:24)
标签:

欧南

柳敬亭

说书

分类: 随笔杂文
http://s9/mw690/001LPZ7dzy7bIigSVxSa8&690

中国人很多行业都有认祖师爷的传统,有传说,虚构的,也有真实的,如酿酒业的杜康,梨园行的唐玄宗。而说书业的祖师爷传说中的是周庄王,到了明末柳麻子柳敬亭横空出世后,他替代了周庄王成了这个行业真正的祖师爷。

所谓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柳敬亭何许人也,如果放在先在,也就是一个通缉犯,别说功成名就,名扬天下,即使连抛头露面都会胆战心惊。据吴梅村《柳敬亭传》中说,他是泰州人,姓曹,十五岁时,长的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在乡里,他是周处般的恶霸无赖,因犯事,遭到官府通缉,于是远避家乡,流落江湖。而他之所以改名换姓,是因为流落江湖,过着风餐露宿,朝不保夕的日子。苦难使人顿悟,有一天,他在柳树下混混沌沌睡了一觉醒来后,大概脑子忽然开窍,想和往昔告别,遂改名柳敬亭。这一改不要紧,仿佛是脱胎换骨,点泥成金。

异人有异象,柳敬亭貌黧黑,一脸麻子,如土木形骸,奇丑无比,但口角波俏,眼目流利,是天生说书人的材料。果然,柳敬亭说书可谓无师自通,经人稍稍点拨,即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让人想起评弹界奇人黄异庵老先生。黄老先生并没有拜师学过评弹,只是经常逛书场,听的多了,自己也能说了。

在古代,艺人只是优孟衣冠之类的下等人,社会地位极低,但柳敬亭却能出入公卿王侯府中,被视为上宾,这和他为人仗义,有江湖侠士之气是分不开的。张岱、吴梅村、余怀、黄宗羲等当时一流的文人学士都曾为他写过传,而孔尚任更是把他和苏昆生一起,作为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写入《桃花扇》,可见柳敬亭在当时的影响力足以笑傲王侯。那么柳敬亭的说书技艺究竟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看张岱的描述:“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这是他的身价,那么技艺呢?余怀说他:“常往来南曲,与张燕筑、沈公宪俱。张、沈以歌曲,敬亭以谭词,酒酣以往,击节悲吟,倾靡四座。“真有古来燕赵无不慷慨悲歌的豪情。而黄宗羲说他们三人酒酣后:”悲吟击节,意凄怅伤怀,凡北人流离在南者,闻之无不流涕。“又有江州司马泪沾襟的伤怀。

对柳敬亭的说书艺术描写的最细致的还是张岱:”余听其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张岱的描写生动鲜活,人物逼肖,呼之欲出!

柳敬亭虽然名声在外,但也有不喜欢他的,如王渔洋。他曾和柳敬亭在南京相识,也听过柳敬亭说书,他的感觉只是:“与市井之辈无异。“不过,王渔洋是山东人,柳敬亭是江苏泰州人,他的说书,应该就是现在的扬州评话。王渔洋食不知味,也可以理解。而对柳敬亭的评话推崇备至的几乎都是江南一代的士人。

除了说书外,柳敬亭的豪侠仗义是他被当时士人敬重的另一大原因,这里举一个例子。

柳敬亭成名后,有一年回乡省亲,去看望年少时做过佣工的雇主家,但故主夫妇早已亡故,因无钱下葬,两口棺木还停放在屋里。柳敬亭睹物伤情,于是去扬州说书一个月,得银三百两,安葬了故主夫妇。乱世人情薄如纸,柳麻子此等侠肝义胆,即使士人中也是罕见!

柳敬亭晚年还是贫困落魄的,身处乱世,说书依旧。八十岁时,还在余怀的寓所说书,余怀在《板桥杂记》中,记录了柳敬亭生命最后的风采:“宁南(左良玉)亡败,(柳敬亭)又游松江马提督军中,郁郁不得志。年已八十矣,间过余侨寓宜轩中,犹说《秦叔宝见姑娘》也!”令人唏嘘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