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

标签:
欧南端午节杂谈 |
分类: 随笔杂文 |
不知和母亲说过多少次了,何必再去裹这种没有多少人愿意吃的粽子,但母亲依然乐此不疲。自从外公、外婆去世以后,母亲是家里的长女,裹完粽子后,除了给我们送来,就是一家一家的给舅舅们送。母亲有一种很单纯的欢乐,大概老人都是这样的,家庭就是她们生命的源泉,而母亲的忙碌只是为了亲友们过一个他们早已经忘记的节日。
我想,现在除了中秋节、春节以外,在我们的习惯里已经没有其他节日的概念了,城市的生活是很现实的,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过节也不过是能有一段休息的时间而已。传统的节日差不多在我们这一代都已经淡忘了,但老人们还记得,他们不会关心别人是否愿意吃,老人都会认为亲朋之间的感情比什么都重要。
传统在我们这一代将渐渐的失去也许是无法避免的,在我的生活中除了一天天飞速而去的日子以外,过节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梦,如果不是母亲的粽子,我根本就想不起来还有端午节这样一个节日。
转眼我也接近了中年人了,除了常常袭上心头的怅惘以外,我似乎体验到了什么叫乏味——那种折磨人的味道,体验到“人的中年万事休”的酸涩。
当人不愿去回忆往昔的时候,回忆也就是一种折磨和烦恼。童年给了我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过早的阅读也会使人不由自主的感到寂寞,这种寂寞不是因为缺乏交流而产生的,而是伤春迟暮。喜欢阅读的人大概都会有这种情绪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绪可能会转化为一种焦虑或对什么事都无所用心。
母亲不可能会想到我们会因为回忆而感慨,过节对我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但对母亲来说,过节的意义就是表现亲情的日子。为了子女们回家过节,她会准备几天的菜。但说实话,小时候喜欢的菜现在甚至碰都不想碰,这倒不是我们现在富裕了,而是对吃早已丧失了兴趣。
但我依然还是为母亲的快乐感到欣慰,当人们都在喊:“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时候,其实已经失去了平淡的快乐,母亲却能从这么简单的事情中感到快乐,而我们想要快乐却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