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婴的回忆录

(2011-04-11 19:11:09)
标签:

欧南

鲁迅

周海婴

杂谈

分类: 随笔杂文

http://s16/middle/60bd2bebga0a2a4bac41f&690

    在中国,海婴的名气不会亚于他的父亲鲁迅。在我的记忆中,海婴是和鲁迅一起被我们所熟悉的。这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事、但对于海婴又怎么样呢?他如何在鲁迅的盛名之下生活呢?这多年下了只是一个迷。好在海婴在古稀之年终于写下了他的回忆录,使我们得以真正看见海婴的生活。在这里,直呼海婴之名也许有些不敬,他毕竟是我的长辈,但一来是多年以来一直是延续前人习惯的称呼,二来为行文方便,所以也就不避长者讳了。

 

    由于海婴不是舞文弄墨的出生,所以他的回忆录更有一种率真,拙朴的趣味。和一般文人的自传不一样的事,他没有文过饰非的刻意经营,一切显得自然,有时甚至有些罗嗦。但这恰恰证明海婴纯朴的地方。书中有一章海婴为证明鲁迅的后代是否存在智力上的问题,而为读者提供了一份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单。看后令人忍俊不禁,其实海婴毫无必要这么做,名人的后代并不一定要有特殊的才能来证明他的价值,鲁迅是绝无仅有的,不要说海婴,就是一般的文人、思想家也难以超越鲁迅。鲁迅代表着一个时代少数几个清醒的思想家,至今还有其现实意义。

 

    海婴对八道湾的那桩著名的“公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言语间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海婴毕竟是凡人,再公正无私也会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对周作人的怨恨之情,包括后来在对三叔周建人的回忆中一再流露出对周作人的不满。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家庭的矛盾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外人不可能有这么深的体会。鲁迅与周作人自八道湾后老死不相往来,期间的心酸痛苦外人难以体验。据说,鲁迅和周作人在晚年都相互看对方的书,冥冥中似乎又回到了青少年时期共同艰苦创业时的亲情。

 

    这本回忆录是我看到的最朴实的,大白话似的记录生活中的琐事。在鲁迅逝世后,许广平先生带着海婴艰难的生活,包括在建国后在鲁迅的盛名之下,母子俩一再放弃自己个人的权利。这种没有自己个人需要的时代如今已一去不复返了,海婴有权利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回忆录的后半部,看得出海婴写的有些激动,这其中最大的因素是长子令飞在结婚后去台湾时,海婴所承受的各方面的压力。下一代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似乎又回到了“五四”时期。令飞是值得人们钦佩的,他并没有生活在长辈的阴影里,他为自己的终生幸福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海婴也许会羡慕他的孩子,他的一生太累,比我们这些普通人要艰难的多。

 

    坊间关于鲁迅的回忆录有多种;有的长于思辩、有的长于史料的真实。海婴属于后者。尤其是回忆自己童年时与父亲的亲情,读之令人动容。

 

                                         01-11-1

 

后记:周海婴去世,想起以前写的一篇短文,聊以哀悼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状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