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欧南
欧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31
  • 关注人气:1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日信札

(2010-07-29 04:38:06)
标签:

欧南

修斯

普拉斯

诗歌

文化

分类: 随笔杂文

http://s13/middle/60bd2bebg747276671d3c&690

    英国“桂冠诗人”塔德·修斯终于将它与“自白派”诗人普拉丝的恩恩怨怨以诗歌的形式公布于众,在背了三十五年的骂名后,修斯将两个人的经历用叙事诗《生日信札》的方式在英国面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它便以销售了十万册的惊人数字,再一次引起轰动。这对于一本通俗小说来说,也许不值一提,但对于纯文学,尤其是诗歌来说,十万册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如果在国内,恐怕连二千册都销不掉。

 

    修斯和普拉丝的爱情故事可以算是20世纪最令人注目的文坛“佳话”,就像十九世纪的诗人缪塞和小说家乔·治桑的爱情故事一样,虽历经三十五年世事的沧桑变化,但依然历久弥新。但在此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他们两人的令人心碎的爱情往事,并不是廉价小说里所谓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它吸引后世的诗人乃至文学爱好者关注的是有关诗人内心的伦理和感情的冲突。尤其是普拉丝,在她风华正茂时年代,仅仅以三十岁便服毒自杀,这期间既有修斯另有新欢的原因,但主要的还是普拉丝的个性所至。普拉丝在此之前曾经两度自杀,严重的忧郁症使普拉丝的诗歌常常流露出一种偏直狂的倾向。

 

    但人们都是同情弱者的,在传统道德观念严酷的英国社会里,修斯背上骂名似乎是难免的。而奇怪的是,修斯竟然三缄其口,一直承受着被人骂的罪名。也许已到了风烛残年,也许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修斯因患癌症已去世),修斯才将这段隐藏了三十五年的往事公之于众。在书里面,修斯并不是在为自己辩解,而是将两人的性格、感情进行细腻的分析。其实读过他们两人诗歌的人都会看出,在他们身上的悲剧是难以幸免的,这是两种不同性格的人在才能相撞之后所必然会产生的分歧,就像缪塞和乔·治桑一样,短暂的碰撞之后就是分离,强硬的个性使他们无法长久地生活在一起。

 

    普拉丝的激情和修斯的理性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气质,普拉丝长于联想和倾诉,在她的诗中,有一种癫狂的本质和自我燃烧的激情,她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痛苦和自我毁灭的倾向,而这种性格即使不与修斯结合,自杀也将是她人生的必经之路。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由于修斯的遗弃,加速了普拉丝的毁灭。而修斯却是一个哲学化的诗人,他的内心常常隐藏在事务的后面,而他的激情其实是普罗米修斯式的,带着智慧的光芒。修斯沉思般明察秋毫的智慧,使他区别于普拉丝如火焰般地自我燃烧。英国诗人希尼在修斯追悼会上的悼词里说道:“他带着预言家面对命运的觉醒,必然要受到某种折磨。”这可谓一语中的。修斯最好的诗歌是他那一系列的,有关动物的描写,这里面隐含着诗人对生命的一种深刻的经验。

 

    从修斯的诗歌中,我们不难想象他会将内心的秘密和痛苦隐藏这么多年。其实,我一直都认为修斯从内心深处还是眷爱在普拉丝的,除了她以外,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谁能够替代她——这是个天生的诗人,修斯明白她生命的意义。

 

    或许,拥有精神生命的人更容易屈服于肉体的诱惑。人的内心复杂多变,简单的事实常常就是真理,但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的去关注它。如今,修斯和普拉丝都已离开了人世,但故事还是会开始的,人间就是这样周而复始,无始无终。

                                                                             20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度之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