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诱惑、奥登与《浪子的历程》

(2009-10-31 01:03:43)
标签:

欧南

斯特拉文斯基

奥登

歌剧

杂谈

分类: 歌剧笔记

诱惑、奥登与《浪子的历程》

 

    在西方文化中,诱惑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命题,它常常用以解释隐藏在人性深处的欲望。早在《圣经·旧约》中,就有蛇诱惑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在西方的思维中,这或许是为人性的堕落寻找理论上的根源,而诱惑则成了一个母题。既然人性充满着各种复杂的变数,那么如何才能解释这种堕落呢?用魔鬼的诱惑来解释这种现象固然简单,但也是一个简明的办法。当人们对人性的复杂无从辨析的时候,寓言便显示出它的作用来,虽然寓意无法彻底解释人类内心深处的复杂。

 

    在西方文化中,以诱惑作为题材的作品比比皆是。在歌剧中,我们就可以举出古诺、博依托根据歌德的《浮士德》而写的歌剧,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等等。在这些试图解释人类内心深处复杂性的作品中,更能使我们感觉到精神世界的脆弱,飘浮不定。人的不幸都源于欲望,悲剧则隐藏于欲望中。

 

    早在1918年,斯特拉文斯基便在一部现代风格的舞剧《士兵的故事》中,讲述了魔鬼诱惑一个回家士兵的故事,最终魔鬼成功的占有了士兵的一切。在这部风格简约的舞剧中,斯特拉文斯基用一种古怪的音响和节奏,将人类的不幸和绝望表现的淋漓尽致。人无法战胜诱惑,也就无法战胜自己,这是西方知识界一直为之困扰的主题,其悲哀的程度不亚于哈姆雷特永恒的困惑。

 

    思索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虽然人类无望的思索会迎来上帝的笑声,但不思索的人类难道能摆脱这种困境吗?上演于1951年三幕歌剧《浪子的历程》,是斯特拉文斯基对诱惑主题的又一次尝试,这次他请来的英国著名诗人奥登来撰写脚本。

 

    这部歌剧的构思来源于英国画家荷加斯的一幅同名版画,他的邻居小说家赫胥黎向斯特拉文斯基推荐了诗人奥登,经过协商奥登同意撰写歌剧脚本,并于1947年11月10日前往斯特拉文斯基在加利福尼亚的居所登门拜访。

 

    对于这部歌剧文学脚本的创作,斯特拉文斯基无疑是找对了人,奥登不但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更是精通音乐,他不但参与了歌剧的构思,还帮助斯特拉文斯基策划剧中人物。关于奥登,斯特拉文斯基认为他激情而睿智,令他着迷,还常常会说出一些经院式的或心里分析式的箴言,比如:“男人失去力量的征兆是他对钟点的漠不关心;女人失去力量的征兆是对时装打扮不再感兴趣。”这种诗人式的对事务敏锐的观察能力,或许不是斯特拉文斯基所具备的,而从知识的量或者对艺术构思的开掘上来说,诗人往往优于音乐家。

 

    这是现代歌剧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合作。可惜的是,他们之间只合作的一次,不像里查·斯特劳斯和诗人霍夫曼斯塔尔之间长期固定的合作。

 

    诗人往往会给作曲家带来灵感,这或许是勿庸置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文人的傲气
后一篇:夜读杜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