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个高音C和一个“嘎调”

(2009-08-09 00:59:59)
标签:

欧南

歌剧

帕瓦罗蒂

谭富英

杂谈

分类: 歌剧笔记

    九个高音C和一个“嘎调”

 

    多尼采蒂在歌剧《军中女郎》中,有一首被人津津乐道的咏叹调“快乐的一天”,其不凡之处是在一首歌曲中连续唱出9个高音C。故此,这段买弄嗓子的咏叹调成了考验男高音的试金石,当年帕瓦洛蒂正是凭着这首咏叹调而震动乐坛。但平心而论,老帕的这段唱我听过,并不以为意,这种卖弄或许听的人很过瘾,但对演唱者来说,无疑是自杀行为。早期的意大利歌剧对用嗓并不在意,甚至有滥用声音的嫌疑,和整个剧情并不关联。

 

    歌剧的优劣,并不在于一两首咏叹调,威尔弟晚年的歌剧《法尔斯塔夫》,没有丝毫优美的咏叹调,但却是威尔弟最好的喜歌剧,它说出了作曲家晚年对于人生的看法。威尔弟在写这部歌剧的笔记上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全部写完了。去吧,老约翰(法尔斯塔夫)!照你的方式过日子,爱活多久就活多久。你这可爱的骗子。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戴着不同的面具,然而在那些面具之下,你永远是率真无伪的。去吧,寻你的开心去吧!再见!”寻开心去吧!对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寻开心更重要呢?

 

    其实在一部好的歌剧中,一首画龙点睛的咏叹调足矣!它既显示了演员的功力,又对嗓子无害。

 

   在京剧《四郎探母》第一场《坐宫》中,有一首唱词为“叫小番”的“嘎调”(类似高音C),任何人如果把这句唱好了,必然会获得满堂彩,甚至很多戏迷就是冲着这一句“叫小番”去的。据说当年谭富英有一次唱砸了,凭谭富英的天赋佳嗓,原本唱这句毫不费力,但这一次竟然鬼使神差的紧张了起来,没“嘎”上去,台下立刻倒彩声连连,有些人甚至离座拂袖而去。为一段唱竟能如此动肝火简直匪夷所思,但也正说明了戏迷的可爱,如果搁到现在,大概不太可能,观众早已被培养的没了性格,只会排排坐,齐鼓掌。

 

   据说,后来谭富英为这段“叫小番”落下心病,每次唱都紧张,而每次曾经离座的戏迷又都心甘情愿的来,如果再“嘎”不上去,继续走人,如此这般,疯疯癫癫的也是奇观。一直过了很久,谭富英才摆脱心病,终于“嘎”上去了。

 

    好的唱段就这么一句足矣,一个演员的修养是全面的,谭富英正是京剧老生界的奇才,才会使得观众对他又爱又怨,情愿折腾。反过来,老帕如果仅仅九个高音C唱得好,其他都无足观,也不会获得“歌王”美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