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罗伦佐的油》给我们的两点启示(上)

标签:
影评 |
早些天,一个网名为“罗伦佐的油”的重病患儿家长在咨询时顺便向我推荐了一部与他同名的好莱坞电影,并说我一定会觉得不错的。前几天我抽空看了这部电影,并上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
该片英文原名为Lorenzo’s Oil,是好莱坞于1992年根据真人真事改变的,由学医出身并当过医生的乔治·米勒执导。目前国内视频网站上能看到这部电影,不过观看者和评论者都较少;豆瓣评分倒是不低,8.5分。
考虑到有些读者可能不会去看这部电影,有些打算观看的读者则可能不愿事先看到剧透,或者看了之后有些地方不懂,我写了一篇较为详细的剧情介绍,以附录的形式放在本文末尾(见本文下篇)。
《罗伦佐的油》讲述的是欧东内夫妇在儿子患上ALD这种罕见的绝症后,通过自学相关知识发明“罗伦佐的油”来救治他的经历。从我查到的资料看,影片的内容与真实情况基本一致,有些出入的主要在于这种油的疗效。影片末尾称1992年底电影拍完时,罗伦佐“恢复了视力”,“正在学习用电脑与人沟通”。我不知这是虚构还是病情短暂的好转,因为事实上罗伦佐在确诊后一年左右就跟植物人无异了,从那时到30岁去世,他基本都是植物人状态。至于影片最后提到的罗伦佐的油对尚未发病的儿童效果不错,很多带有ALD基因缺陷的孩子服食这种油后迟迟不见发病,这一点从我查到的文献看倒是基本属实。
正如那位网友所说,这部电影确实容易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与欧东内夫妇相似,都是在医学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自己寻找救治之道。不过,这部电影也值得大众尤其是重病患者及其家属观看,因为它所带来的启示值得每个人铭记在心。当然,不同的人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启示也会有所不同,对我来说,最主要的还是以下两点:
与患者和家属相比,医生对医学和自身的局限性有更清楚的认识,照理不至于对主流医学产生迷信。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由于现代医学本身的特点,医生在培养和从业的过程中养成了死板、教条的个性,这种个性喜欢顺从(盲从更好),反对自有主张。换句话说,他们不喜欢患者和家属“依从性差”(就是不听话的意思)。如果是现代医学疗效较好的疾病,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因为患者一方配合不好的话容易影响效果。但是,如果涉及的是某种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你还要求患者忠于现代医学,那就有些霸道了。这其实也是对主流医学的一种迷信,尽管他们并不承认。这种迷信对病人不是好事。经常听到有医生以权威的口吻说:“不用看中医!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医能治疗癌症。”事实上,根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我觉得中医治疗癌症有着很好的疗效,也完全可以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例如对于骨转移,中医不但效果更好,而且副作用要小得多。只要病人的身体没有被西医的诊治扰乱,有能力治疗骨转移的中医师都可以做到大部分有效。再如早期癌症手术后,假如不吃中药,那么病人只能被动地等着复发,而大部分病人也确实或早或晚地会复发;如果坚持服用对路的中药,则复发概率可以大幅降低,这是中医肿瘤界人士的共识。所以,一个对中医药缺乏深度了解的医生反对癌症病人看中医吃中药,虽然出于好意,客观上却会害了病人。
启示二
然而欧东内夫妇的付出远不止此。因医学上对罗伦佐的病没有好办法,夫妻俩自学医学和生物化学等相关知识,最终发明了“罗伦佐的油”。这种油对那些带有ALD基因缺陷但尚未发病的儿童具有不错的效果,成为ALD的治疗方案之一。至于罗伦佐,因服用时间太晚,他的植物人状态改善不多,但他的生命却得到了大幅度的延长。欧东内夫妇一个是经济学专业出身,一个是语言学专业出身,两个外行靠自学取得这样的成就,所付出的心血肯定不可估量。在我看来,他们的成功既有天赋的作用,更是天道酬勤的体现,是上天对他们呕心沥血救治儿子的奖励。
记得好几年前,我曾写过几篇《坐堂医生》(后来删除了),其中一位著名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在谈自己的治病体会时常说:治疗疑难重病是需要付出的,这种付出不仅指医生,也包括患者一方。对此我深有同感。欧东内夫妇是患者一方的楷模。我们很难达到他们的高度,但可以学习他们的精神,朝着他们指明的方向努力。具体地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可以这么做:
-
-
-
曾经见过几个癌症病人,其家人对他们的治疗可谓无微不至,向人咨询时不仅附有详尽的病情病史介绍,还用图表展示各个时间点的检查数据、症状和所服中西药物等等。虽然患者的治疗并无特别,有的在我看来甚至存在问题,但疗效却都比较好。于是我就想,天道酬勤并非只是一个比喻,有时就是上天对辛勤付出者的直接奖励。当然,并非所有辛勤付出都有相应的回报,但在疑难重病这个领域,不肯付出的患者和家属是很难取得较好疗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