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出行历史文化古城古镇 |
分类: 国内篇 |
坐落于浙江省西南一隅的廿八都镇,首先其地理位置就十分的诡异。廿八都地处仙霞山脉深处,建在浙江五大古名关之枫岭关与仙霞关之间的谷地中,从这里往左迈出一脚是江西省界里的广丰县,向南跨出一步则到了福建省的蒲城县。廿八都镇现隶属浙江省江山市,原江山县分设有十二乡四十四都,也就是四十四个村,自县东北角顺时针开始,到了这里排行第二十八,因而唤作“廿八都”。这一说自北宋时期的1071年开始,廿八都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尽管处于险峻山峦之中,但在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的今天,即便是自驾车进出廿八都也不会有一点困难的感觉。如今的廿八都行政区包括一座城镇和13个村落,人口大致过万,其中35%左右的人口居住在镇上。但奇特的是,整个廿八都人口中姓氏多达146个,最大的姓氏人口也不过500人左右,这在相对闭塞的山区实属罕见。姓氏众多,说明外来移民多,人口流动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得溯源到1100年前所开辟的那条仙霞古道。这条穿越在险峻山峦中的古道自开通以后,不仅连通了附近的浙闽赣各地区,也让人们在仙霞山脉的深处找到了一片适合居住的谷地。从此,四周关隘拱立的廿八都,逐渐成为了该地区商贸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也因此慢慢的聚集起了财富。而地处群山之中且易守难攻的地形,更是给人带来一丝天然的安全感,从而使的这座小村镇妥妥的成为人们移民的目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移民廿八都的热潮也是随着朝代的更迭而起起伏伏,外来移民多了,口音自然也就比较杂。然而,除通用的廿八都官话外,小小的古镇竟然有多达9种方言,且那些不常用的方言尚未计算在内,甚至还引来了语言学家的住镇研究,让人不得不感到有些魔幻。一种方言往往代表了一方民俗,并具体反映在饮食文化与婚丧嫁娶的习俗上。据考证,廿八都许多民俗的源头来自天南地北,有些甚至可追溯至东北及西南云贵川一带。偏僻山坳里所发生的这一切,在如今大批涌入的观光客们看来,自然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
廿八都镇共留有36幢重点保护旧宅,多半是古镇上曹、杨、姜、金四大家族经商发迹后建造并留下的房产,如经营油料及开布行的姜家宅院等。戴笠当年开办的军统女特工训练班,则设在姜守全的大宅院里。戴笠是江山县保安乡人,距离廿八都仅20来公里路,其故居如今做成陈列馆供人参观。军统女特训班开办于1941年的抗战时期,培养侦听人才的特训班自然需要一个相对安全、保险且避人耳目的环境,这时候大概只有戴笠会想到老家附近的廿八都。军统女特工训练班陈列馆如今是廿八都镇上为数不多的一个收费参观项目,让人走进一段民国的往事。
地处浙、赣、闽三省交界处的古镇廿八都
流过古镇外围的小溪
古镇中清末民初时期的旧屋
建在小溪上的廊桥
古镇北堡门
走进廿八都古镇
廿八都卫生院旧址
廿八都古镇上的烟火气
古镇上的商业街
宁静的小巷与商业街道形成鲜明的对照
姜遇臣兄弟姜遇鸿旧宅
老宅上的门头装饰
文昌宫里的读书声
军统女特工训练班旧址
特训班老宅的柱梁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