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旅游民俗图片文化 |
分类: 南亚 |
茵莱湖,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情享誉缅甸。
茵莱湖上的渔夫们,用他们特有的划船姿态和捕鱼工具,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而成为湖区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也是观光客们光影追逐的对象(另见文稿《湖光山色中的沉湎》)。
水上有人家
整个茵莱湖上驻守着17座水上村庄,加上沿湖岸四周向山地延伸的村镇与农庄,大致有30余个部落,合计15万左右的人口。居住在湖区的人们通常被人称为“茵萨”,即依湖而居的人。茵莱湖的水上村落建立在支起的竹木之上,形成水上高跷屋,甚至还是楼房。如今,许多面向湖泊的高跷屋也开出了许多面向游客的商铺,包括小餐厅、雪茄店、服装店、首饰铺、手工制品及纪念品商店等等,一般前面店铺,后面作坊。
男茵萨们在湖上行船、捕鱼,或是外出跑些生意,店铺与作坊则多由女茵萨们照料。在居住在茵莱湖湖区的部落当中,比较有特色的是长颈一族。长颈族主要分布在缅甸与泰国交界的山区,居住相对集中而形成部落,在茵莱湖一带山区也有少量分布。长颈族的最初形成,源于人们对虎豹野兽的自我防护。约从9岁开始,部落里的孩童便逐步在颈部套上金属圈,直到25岁时完成,到这时最多会有25个圈约8公斤的重量,但在19岁时,孩童时期的小圈圈会替换成大圈圈。这种做法在部落里逐渐流行而变成习俗,然后又演化为一种美观装饰。观光客们在茵莱湖湖区所见到的长颈族,基本上是配合当地观光业的象征性展示,游客们来到驻有长颈族女人的水上屋参观,观看她们织布并一起合照,随后可以去到后面店铺挑选商品。
田园有风光
若是沿着茵莱湖湖岸向外延伸至周边山丘的脚下,就会有耕作的农田,除了素菜瓜果之外,还可以找到甘蔗与向日葵。茵莱湖周边最大的城镇,当属位于茵莱湖北面的良瑞镇。要说这个良瑞镇并不大,也就半个乡镇的规模,一条长约2.5公里的主街,几乎已将所有商业设施一网打尽,因此少有观光客专程到良瑞镇去晃的。不过对那些时间宽裕的游客们,骑自行车在湖区附近的乡村探秘倒是很有吸引力,而餐饮商店相对丰富的良瑞镇,则往往是这趟体验田园风光的终点站。
若是向酒店或船工打听询问,大多会推荐你去位于茵莱湖东岸的Maing Thauk村,从那里租辆自行车去到良瑞,然后午饭后回到湖边,来回约25公里路程,沿途可以去到所遇见的村庄、寺庙、学校等地方转转,也顺便歇歇脚,倘若水没有带够,可以去到路边的大树底下专供路人解渴的水站接水。但如果你并不想在太阳暴晒下骑行太远,也可以在Maing Thauk村附近转转,众多观光客的光顾,让这里看起来比普通乡村要繁荣热闹不少,并且还可以走一走那座长约500米、号称小乌本桥的水上栈桥,况且也确有观光客前来这里观赏小乌本桥的日落。
茵莱湖不仅有清澈的湖水、日落夕阳的美丽、茵萨们独特的英姿,更有水上人家的风情,乡村的淳朴,以及浓浓的田园气息。
位于茵莱湖南端的水上酒店
发布在茵莱湖周边的村寨
水上村寨里使用竹子搭建的高脚屋
料理家务的女茵萨
居住在茵莱湖上的长颈一族
水上村庄里开出许多水上店铺
茵莱湖向外延伸的村寨
骑行在茵莱湖周边的村庄里
学校里可爱的孩童
走一走约长550米、位于茵莱湖东岸的“小乌本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