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曼德勒王宫背后的山丘

标签:
历史文化图片旅游 |
分类: 南亚 |
曼德勒城市东北部,有一座240米高的小山丘,那便是曼德勒山,曼德勒这座城市也因此山而得名。曼德勒山是曼德勒这座城市的制高点,也是著名的佛教朝圣场所,由此吸引了许多户外徒步爱好者和前来朝圣的佛教徒,徒步上山应该是体验曼德勒山的最好方式。
登曼德勒山,一般可以从山北、西、南三个方向,沿着廊道拾阶而上,在各起点处和半山腰均能遇见佛塔佛寺,在参拜的同时也可以顺便歇脚,而从曼德勒山南面登上山顶,则为经典路线。但是,对许多观光客来说,坐车前往则能在炎热的天气里省下不少体力。上山的汽车会直达山坡上的小停车场,游客们再从登顶入口,脱了鞋后踏上自动扶梯抵达山顶。
从位于山顶的寺庙平台望出去,曼德勒平原伸向远处的地平线,山脚下的佛塔、树木、建筑尽在眼前。不过可能是光线的原因,尽管视野开阔,我们到来的那天视线并不清晰,但还是令人心旷神怡。来到此处或许已经满足了许多人的心愿,山顶上的那座佛塔寺便随了“如愿”的名字叫做苏通布依(Sutaungpyae)。苏通布依寺有着漂亮的装饰,小水池里安放着精致的小佛像,墙壁上的曼陀罗图案给人以梦幻的感觉,由方形柱支撑起的回廊环绕着佛塔,柱子上用玻璃镶嵌出的菱形图案,在早晨的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曼德勒山的出名,也是源自于一段传说。相传释迦牟尼弘扬佛法来到此处时,预言2400年后山脚下将出现一座繁华的城市。而在1859年5月,当初的康邦王朝国王借着佛教建立2400周年之际,正式将都城由阿马拉布拉迁来了曼德勒,这或许也是在冥冥之中达成了佛的旨意。自此之后,曼德勒山脚下更是掀起了广建佛塔的高潮。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goda),便是始建于1860年、外观与蒲甘良乌镇上的瑞喜宫塔(另见文稿《蒲甘,骑着电驴穿行于佛塔之间》)颇为相似的著名佛塔。
全身闪着金光的固都陶塔塔高57米,金塔四周用729个白色小塔,分内外三圈呈正方形将金塔围在中间,每个白色小塔内均安放着一块刻有一页经文的大理石石碑,从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书本,极富特色。固都陶佛塔寺不但是建得有特色,整个庭院古树环绕,环境非常优美。除了拜佛外,也是许多当地人拍照留念、休闲歇息的好去处。
曼德勒山脚下还有许多重要的宗教建筑,如有着金字塔形状的阿图马什修道院(Atumashi Monastery);用阿马拉布拉王宫拆除下来的柚木所建造、有着金色宫殿之称的史文道僧院(Shwenandaw Monastery);同样是白塔林立的山达穆尼佛塔寺(Sandamuni Pagoda)等等。如果说,曼德勒山对曼德勒这座城市具有浓厚的宗教意义,那么对于山脚下王宫里的国王来说,或许还有一点巩固政权的象征意义。曼德勒山或许早已超越了一道风景的距离。
固都陶佛塔寺里的大钟
固都陶佛塔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