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布拉格。夕阳降落在查理桥上。

标签:
欧洲自驾游文化旅游图片历史 |
分类: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
晨光中的查理桥及伏尔塔瓦河西岸
晨光里的查理大桥
查理桥连接着伏尔塔瓦河东岸的老城和西岸城堡山下的小城区,那片古老的小城区如今俗称为黄金巷,杰出的作家卡夫卡便是从小生活在此,查理桥坚实的石砌桥墩以及桥上的雕像伴随着卡夫卡的成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
早晨,我们沿着伏尔塔瓦河东岸来到查理桥桥头,太阳光早已洒在了整个桥面上,河西岸的布拉格城堡沐浴在一片晨光中。尽管这时街上的店铺尚未开张,查理桥上的画摊、小贩也未悉数铺开,但这里早已是人头攒动。踏上用石块铺就的桥面,感觉到勃勃的生机,桥下的伏尔塔瓦河散发着粼粼波光。
查理大桥始建于14世纪的1357年,据说当时查理四世还找了占星师卜了一卦,确定的奠基时刻更是精确到了分钟,这似乎非常契合波西米亚人的传统(另见文稿《被误读的波西米亚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造,拥有16座桥墩、长约621米、宽近10米的石桥就此建成,且在桥的东头入口处修建了一座哥特式的桥塔,此后,历代国王加冕后的游行队伍,便浩浩荡荡地走在了这座大石桥上。
如今的查理大桥已完全是一座步行桥,桥塔一侧的大桥博物馆门前竖立着一座查理四世的全身铜像,石桥两侧的石栏杆上立有30座巴洛克风格的雕像,包括圣徒、女神、武士等,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算圣约翰塑像了,塑像基座上的铜质浮雕被游人抚摸得闪闪发亮。桥上除了一些艺人为游客画像外,还可以观赏到一些艺术家的表演,包括小型乐队和手工艺创作等,观光客们也还可以在桥上购买到许多表现布拉格的水彩画。查理桥如今更多地充当着一件观赏性的艺术品,而当初的查理大桥远非如此。
查理桥,伏尔塔瓦河西岸的视角
查理桥往事
一些资料介绍,查理大桥是布拉格人在伏尔塔瓦河上所修建的第一座桥,这恐怕未必准确。其实在建造查理桥前的二百来年里,这里早已有一座叫做茱蒂丝的桥(Judith Bridge ),只是在1342年被洪水冲垮了而已。但如果说,布拉格目前在伏尔塔瓦河上在用的18座桥梁中,查理桥是第一座桥,那也是没错的。在经历了六个多世纪的岁月,查理大桥已成为一座真正的古董桥,但人们如今所见到的查理桥,却是她建成之后三百来年自18世纪初以来的样子了。
经历天灾是在所难免的。查理桥自建成之日起便历经过多次重大洪灾的考验,但损毁与修复多集中在桥拱与桥墩上。而人祸却不太一样了。最具影响的一次变故,是在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末期的1648年,战斗毁坏了查理桥上的许多部件,在战争后的整修中,不得不拆除了桥上原本哥特式的装饰部件,而后安放上了一组当时流行的巴洛克雕像。如今人们所见到的查理大桥,大致便是这个模样,只是这组雕像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组雕像了。
1905年5月15日是查理大桥通过马车的最后一天,此后改为电车与公共汽车,但这自然也给古桥造成了新的压力,由此,自1965年到1978年的十三年间,布拉格政府对大桥又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大修,自此,查理大桥变成了一座步行桥,桥上的巴洛克雕像也被悉数请进了博物馆而采用复制品代替。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那尊从布拉格运来的圣约翰雕像,想必是从博物馆借来的查理桥上的原物了。
查理大桥东岸桥塔一侧竖立着一座查理四世的全身铜像,铜像侧面就是大桥博物馆,查理大桥的身世便全部记录在此。
黄昏中的查理大桥
东、西向的查理大桥,所连接的是伏尔塔瓦河的东、西两岸。清晨初升的太阳将西岸的布拉格城堡和圣维特大教堂的尖顶点亮,而黄昏时分的夕阳,则将河东岸的老城区涂上一层金色的盛装。
任何时候查理桥上都是游人如织,人们来这里或许只是走一走浏览一下桥上的雕像,或是跟着人家去桥上摸一下圣徒约翰雕像底座的浮雕,但毋容置疑,日落夕阳下的查理桥却是最具风情的时刻。此时,从查理桥上望向伏尔塔瓦河东岸的老城区,沐浴在金色夕阳之下的沿岸建筑显得美轮美奂,缓缓流动的伏尔塔瓦河水泛着金光,黑沉的查理桥塔泛着淡淡的红色,桥上沉淀着历史的石块也呈现出暖色,仿佛在拉近与人们的距离。这时候无论是桥上传来的音乐声,还是那些呈现在游人面前的水彩画,似乎都更容易触动人们的心弦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