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背影,融汇于地平线上(一)

标签:
情感 |
分类: 体验、留学、杂谈 |

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每当想起母亲,眼前便会出现她身着蓝色羽绒服、侧脸微笑的画面。
那是2015年春节前两周,父亲因发热而被送去医院,检查下来并无大碍,但因上了年纪为保险起见还是住进了病房。到了双休日,我们便陪母亲去医院病房探望我父亲,母亲穿上这件我们刚从意大利为她买回来的蓝色羽绒服,衣服又轻又暖,母亲很是喜欢。那天天气很好,阳光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斜射进病房投下漂亮的光影,暖洋洋的感觉,我便拿起手机顺手为母亲、父亲各来了一张随拍。
那次父亲很快在春节前便出了院,但在两个月后的4月中旬,父亲在家又摔坏了大腿骨而再次住进了医院。自此,父亲的老年性健忘症开始变得明显,生活也慢慢难以自理,因此便一直住在了医院,如今算起来已是第四个年头。
算起来父、母亲都已是90后,但母亲的状况相对好一些,基本上未呈现出明显的老年性疾病,也不吃药,腿脚利索韧带松弛,关键是脑子清楚思路清晰,她的许多观念不但不落伍,还时常与我们这些小辈们产生共鸣。平日里我们都要上班,一般不太急的事母亲在家就通过微信与我们互通信息,也用QQ收发邮件,偶尔去百度查查东西、逛逛网店等。而远在美国念书的孙子每每走到人生关口,通常也会想着找奶奶听取一下意见和建议,这就不太容易了。
但是进入2018年之后,母亲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状况,喝水吃东西先是比较容易呛到,继而吞咽速度开始变得缓慢,最后慢慢的影响到了正常进食,人也很快变得消瘦起来。其实这里面有个埋下的伏笔,那是2017年6月份发生的事情。这一天,我开车去将参加老战友聚会的母亲接回家来,当时就发现母亲原本甜亮的嗓音变得沙哑而说不出话了,遂以为是话说多了回家养一下就会恢复原状。但结果二个月过去了也没见有多大好转,就怀疑是哪里还有炎症,于是便陪母亲前往五官科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嗓子本身并无问题,医生怀疑应该是胸部或脑部肿瘤压迫相关神经所造成的,建议拍摄胸片和做脑CT检查以确定病因。但问题是,人到了这个年龄即使查出有什么比较严重的问题,似已不再适合采用激进的治疗方案了,因此决定回家慢慢调理和休养,只当是普通炎症,母亲也还是一如既往的找机会参加老战友们的各种聚会。
说实在的,到了这个年龄参加一次聚会已不是件容易的事,况且还是战友会。母亲是在1950年的春天自江苏常州参的军,参军后即被分配在二十军教导团十二中队一小队。听母亲说起,当时一同参军的女兵大多为有文化的学生兵,部队将她们这些新兵拉到浙江沿海的象山石浦进行集训,是为了做台湾解放后的接收准备,细思下来,我们姐弟差点就出生在了台湾。
那时的石浦还是一个不大的渔村,房子都用大石块垒砌而成,非常有特色,以后我们在买了第一辆车之后还专门去转了一下。但到了1950年的秋冬,部队却北上去了东北,在经过短暂整训和换装之后,母亲作为部队后勤部门的军需会计,随着大部队跨过了鸭绿江,加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行列。如今家里还留有一张集体照,泛黄的相片里基本上都是女兵,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照片上方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廿军教大四中十二区队”的字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