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威尼斯。马乔雷岛上的迷雾。

标签:
欧洲自助旅行威尼斯马乔雷岛杂谈 |
分类: 马耳他、西西里、意大利 |
初冬时候的威尼斯,尽管气温依然在10度左右,也没有强劲的海风吹来,但阴沉多雨的天气使空气中带着更多的水气。威尼斯人已经早早的穿上了冬装,并用围巾将自己裹了个严实。这次来威尼斯准备住上一个星期,落脚点选在了威尼斯主岛南面那条长长的、东西走向的清静岛屿珠玳卡岛(Giudecca),以躲避主岛上的喧嚣。
这日早晨出门时已经快10点,但大雾依然厚厚地笼罩着整个威尼斯,能见度不足百米,再加上是星期天,似乎威尼斯还沉浸在睡梦中尚未醒来。原想,这么大的雾天水上巴士如何运作,是不是要停运了?但实际上,所有的水上巴士按照时间表照常运行,或许是威尼斯人见多了这种大雾笼罩的天气,船开起来也一点不觉得有障碍。就这样,我们呼吸着冰凉潮湿的雾气,坐着水上巴士在紧挨珠玳卡岛东侧的圣乔治马乔雷(San Giorgio Maggiore)岛上靠了岸。
马乔雷岛算是一个袖珍岛,岛上最重要的建筑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及其修道院,几乎占据了岛上三分之一的面积,实际上,从水上巴士上一下来,便直接踏在了大教堂门前的广场上。大教堂正面呈现漂亮的亮白色,四根立柱托着一个三角形的希腊式额枋,圣乔治与圣斯蒂芬雕像立于石柱之间,整个外立面在弥漫的大雾中,更显高贵与典雅。
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有着典型的巴西利卡式的十字形结构,是一座深受古典主义影响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实际上,这是一件大师级作品,许多来访者到这里参观,也大都冲着帕拉迪奥的名声而来。安德烈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建筑师之一,如果你在北意大利游晃,便有机会经常接触到这位建筑大师的作品,包括宫殿、别墅、教堂、戏院等。帕拉迪奥与米开朗琪罗等名家的不同之处是,他只专注于建筑设计,并不涉足绘画与雕塑,因此并认为是史上第一个知名的专职建筑师。
帕拉迪奥是在1565年受到邀请设计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的,此时是这位大师来到威尼斯后的第5个年头。设计做的很快只花了一年,并达到了当初设定的目标,即“新式教堂典范”的要求而获得了教皇批准,帕拉迪奥甚至还以他对舞台设计的经验,在设计中考虑了唱诗班在教堂里的布局和出场位置的细节,但等到1610年教堂完美、彻底的竣工时,大师已经谢世了整整30年。
教堂内部装饰十分简洁,而教堂绘画是知名教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自然也不会例外,里面便收藏有与提香、委罗内塞并称为威尼斯画派三杰之一的雅科夫-提托列托(Jacopo Tintoretto)的许多作品,其中就包括了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最后的晚餐》。
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边上建有一座钟塔,从塔上可以观望威尼斯主岛景色。值得一提的是,这座1791年重建的钟塔,与现在对面主岛圣马可广场上的那座钟塔风格一致,形成了遥相呼应的效果,更使人觉得马乔雷岛上的这座大教堂不一般的地位。
除了大教堂之外,马乔雷岛上的建筑大多原属圣乔治隐修院。只因当初成功获得了这片捐赠的土地,并且岛上原本就有了一座一百多年历史、被叫做圣乔治的小教堂,也就是那座大教堂的前身,于是,便有了圣乔治隐修院。这一年是公元982年。再回过头去看看这座隐修院,如今建筑规模已经扩展的很大,经过不断修缮的数百年老建筑也维护的很好。实际上,隐修院在拿坡里占领威尼斯时期就已经关闭,修士们被遣散,建筑被军队所征用,甚至在一战期间这里还驻扎过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士兵。
那日我们来到昔日隐修院建筑门前,如今这里已经是一个私人基金会,谢绝游人参观,尽管大铁门关闭着,但透过镂空的铁栅栏还是能够见到漂亮的庭院。建于1951年的基金会是一个纪念物,为的是1949年在一次空难中所逝去的儿子。实际上,基金会主人那复杂坎坷的经历已经足以令人唏嘘,而今,基金会致力于重建和恢复在战争中被损坏的威尼斯艺术文化,也算是一切平复之后在心灵上的慰藉。
马乔雷岛原本就比较小,船停靠码头之后拐过一个弯就过去了,天气好的时候从海上看过来,岛上的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建筑犹如漂浮在海上,很是壮观,而在大雾中又时隐时现,多出了几份神秘。大教堂右侧、马乔雷岛的一边建有一座游艇码头,船坞里整齐地停靠着两排漂亮的游艇,悠悠地躲藏在大雾中间,显得低调而充满生机。
尽管天气阴沉,但威尼斯总有她特殊的魅力
大雾笼罩下的朱代卡岛
水上巴士在迷雾中穿行
马乔雷岛上的迷雾
水上巴士照样在迷雾里来回穿梭
大雾下马乔雷岛上的圣乔治马乔雷大教堂
时隐时现的钟塔
小岛背面的码头
大教堂后面原隐修院的建筑
大教堂内起到大厅上的穹顶
提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
提托列托的又一名作,吗哪降临(描述天赐食物)
游艇码头与教堂建筑局部
静静的游艇码头以及雾中的灯塔
游艇码头外的灯塔
平日里犹如漂浮在海上的马乔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