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2015-01-28 20:00:00)
标签:

自助旅行

历史

文化

地中海

杂谈

分类: 马耳他、西西里、意大利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马耳他岛中部隆起,四周向着地中海滑出去,躺在那儿有点像还不太足月的孕妇。岛屿中部的山丘自然是岛上的制高点,从这里可以更远地望到地中海上往来的船只,于是,腓尼基人在此建立了堡垒,也因此形成了穆迪娜最早的城市格局,此时大约是公元前700年光景。

 

当今天的观光客来到穆迪娜时,首先会看见一道即宽又深的堑壕,一座石桥连接着开在城墙上的入口,高墙之内便是穆迪娜城。那条深深的、用砖石垒砌起来的堑壕始建于11世纪末,这时,诺曼人已在西西里岛建立了自己的王国,马耳他作为地中海的前哨站,自然也要收入囊中了。也许是诺曼人骨子里便有着一种忧虑,当他们从阿拉伯人手中接过穆迪娜之后,便挖出了这条堑壕,而且是将一街之隔的拉巴特城挡在了门外。而城里的诺曼式建筑,如今却成为了穆迪娜城的一个看点。

 

来到马耳他的观光客们,大多对穆迪娜留有美好的印象:城市老建筑维护得非常好,并有着漂亮的门窗,窄窄的、曲折蜿蜒的街道,避免了太阳的直晒,街角盛开着三角梅,在旧屋衬托下异常的美丽。除此之外,穆迪娜与瓦莱塔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的宁静。大围攻之后,马耳他首府便由穆迪娜挪到了新城瓦莱塔,自此,穆迪娜便逐渐沉寂了下来,而在1693年的一场地中海大地震中,穆迪娜又受到了重创而不得不进行了重建,此时,西方建筑史已经步入了巴洛克时代。

 

正是由于这些自然、历史上的变故,穆迪娜城独特的混合建筑风格,成为了今日马耳他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城市管理中,当地政府实行了除特种车辆外禁止机动车入城的规定,因此,穆迪娜成了名符其实的“寂静之城”。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的外城墙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主入口之一的穆迪娜之门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城门入口处的狮子石雕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城的城标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城上的眺望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圣保罗大教堂

大地震后由马耳他著名巴洛克建筑设计师 Lorenzo Gafà 设计,在原来诺曼教堂上重建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融和了多种元素的穆迪娜教堂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位于街角处的教堂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留下了许多漂亮的宫殿式私人建筑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寂静蜿蜒的小巷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妆点精致的窗台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特色、漂亮的铁门装饰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老屋里的时尚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漂亮的门环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屋顶角上的装饰物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漂亮的落地窗台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寂寞的红窗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花卉妆点下的老屋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墙角上盛开的三角梅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的天空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小巷寂静的转角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街巷中修女的背影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穿梭在街巷里的观光客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墙后面的故事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城自然也留下了许多骑士团的足迹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寂静之城的传说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穆迪娜街头雕塑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马耳他微笑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立于穆迪娜与巴拉特城之间小花园里的塑像

【马耳他】寂静的转角。穆迪娜。
与穆迪娜一街之隔的拉巴特城居民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