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地中海上的垫脚石

标签:
地中海马耳他岛欧洲自助旅行杂谈 |
分类: 马耳他、西西里、意大利 |
如果说,西西里岛是被那只女人高跟靴(意大利形状)踢往地中海的一块石头的话,马耳他就像是顺势带出来的砂粒,散落在西西里岛以南约90公里的地中海上。
按理说,浩瀚的大海上这样的小碎石多了去了,论面积,马耳他岛不过是西西里岛的百分之一,但这块石头却偏偏落在了地中海的中心位置。当史前的腓尼基文明由地中海东岸向西延伸时,很自然的会在马耳他岛踏上一脚,而当位于地中海西岸的迦太基文明向外传播的时候,也会顺便踩上这片小碎石。事实上,马耳他岛就像是地中海十字路口上的安全岛,位置就卡在那儿,故有地中海之心的说法。
我们在法兰克福转机,然后就是自欧洲大陆一直向南飞去。舷窗下,起伏的阿尔卑斯山梁间,那些夏日里来不及融化便来到初秋的冰雪,以及山坳中一捧翠绿色的湖水,在阳光下不时闪着粼光;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郁郁葱葱中夹杂着一片片秋收后土黄色的农田。当飞机擦着西西里岛来到地中海上空时,马耳他已经不远,飞行高度也很快开始下降。这时海面上的波澜已清晰可辨,由皱褶折射出的光线,犹如蓝色天鹅绒毯上长长的绒毛,而马耳他岛仿佛是放在博物馆展台上的一件米黄色的石头微雕作品,悠悠地沉睡在暖阳下。
马耳他行政区里包含有五个岛屿,但其中两个为荒岛,主要常住人口在马耳他本岛和戈佐岛上。岛屿是由珊瑚石灰岩组成的高地,干燥而少有林木,因此,米黄色的石砌建筑便成了马耳他岛上的主基调。这种石材质地较软而比较容易加工与打磨,但在以后的风吹日晒中会变得坚硬,是良好的建材。而这种地貌的另一个特点是,海岸线附近多为山崖岩石与岩洞,从岸边下去便是深深的海水,使得清澈的海湾显得更加蔚蓝。
就马耳他的地理位置来说,其历史渊源应该更贴近于意大利或希腊的某些风格,而事实上,马耳他的官方语言却是英语,尽管许多人还长着一副希腊人的脸,英语中也带着意大利语腔。在法律上,马耳他语也还是官方语言之一,但在这个弱势而情势复杂的小国里,马耳他语正面临着一场危机。马耳他语原本源自古迦太基语,但未能留下更多的迦太基基因
---
公元9世纪时,马耳他落入了横扫北非的阿拉伯人手里,轻微的马耳他语便开始变得浑浊起来,这种混合了古迦太基语的阿拉伯方言,可以在北非一带进行有限的交流,但却又独立于阿拉伯语之外。而作为一种流行中的民族语言,更要命的却是一直未能形成书面文字,直到18世纪末事情才刚刚有了转机。
首部马耳他语字典形成于19世纪初,但这时,饱经战火和外族袭扰的马耳他,投靠了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插在地中海上的一枚楔子。尽管马耳他在1964年宣布了独立,但长期的英国统治与管理下,英国化是必然的,包括社会系统及语言。据说,如今的马耳他有着世界上最密集的语言培训学校,意大利语在这里也非常流行,一般超市和零售店的员工都会说马耳他语、英语和意大利语等数国语言。
尽管马耳他岛在历史上曾经遭受过无数次的外族入侵,但如今,这里却是一个备受游客喜爱的度假胜地,曲折而丰富的历史人文、美丽的地中海海岛风景、清澈的海水、温暖的气候,还有那美味的地中海美食等,都是人们来到这里的理由。然而,无论马耳他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但毕竟也只是弹丸之地,北去90公里的西西里岛才更有前途。这里,最终也只是一块去到别处的垫脚石。
由于这里山地盘亘,珊瑚石林立,美女只能找块相对平整的地方进行日光浴了
阳光下米黄色的山崖
特殊形状的山岩所形成的著名景观,蓝窗
湛蓝的海水
山崖上的瞭望塔遗址
海水拍打着岸边的山崖
临街的窗
被蔚蓝色海水包裹着的马耳他岛
用于海岸附近观光的游船
首都瓦莱塔海港外的海域
内港码头边的古老建筑与餐馆
傍晚,内港码头里的游轮
前一篇:【北欧】随笔。天空不再遥远。
后一篇:【马耳他】敞着大门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