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2014-04-16 18:30:30)
标签:

卡帕多西亚

田园

地下城

自驾车旅行

分类: 土耳其、希腊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中部腹地

 

除了那些对历史真正感兴趣的游客外,吸引游客去到土耳其中部地区的,是那里的独特的地貌、卡帕多西亚穴居人领地、土耳其的田园节奏,以及独特的土耳其文化魅力。

 

坐拥三面环海的安纳托利亚半岛,以及爱琴海、地中海沿岸的大量古典海港城市遗迹,使得土耳其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传统的海洋国家,而实际上,半岛中部才是土耳其真正的中心地带,无论地理上还是文化上。早在五千年前的青铜时代,安纳托利亚半岛上的居民就与特洛伊和希腊大陆以及爱琴海岛屿就有了贸易往来,三千年前的半岛西部及西南沿海,也已经是希腊殖民者的前沿阵地了,且海洋贸易繁荣发达,此后又来了罗马人。然而,作为真正“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半岛,无论在种族上还是文化上,似与这些“辉煌”的历史关系不大,却都与昔日那个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一千年前,当游牧的突厥人自中亚西迁时,正值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的衰落期,突厥人尽管骁勇,很快控制了阿拉伯世界的大片土地,但当遇见文化底蕴更深厚的阿拉伯人,马上便皈依了伊斯兰教。与此同时,安纳托利亚半岛西半边的拜占庭,在经过了千余年的挣扎后也已进入暮年,这给了在半岛中部游牧的塞尔柱部落很好的机会,塞尔柱人在巴格达获得苏丹封号后,很快就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上建立了塞尔柱帝国。塞尔柱人与西进的突厥人原本是同一种族,土耳其语是他们的共同语言。尽管塞尔柱帝国的命并不长,但这却是出现在半岛上的首个突厥人帝国,并且,最终在波斯文化、伊斯兰艺术基础上,诡异地演化出了其独特的塞尔柱文化。这一切,就发生在土耳其中部最具神秘感的城市,孔娅(见本人相关博客“【土耳其】孔娅,神秘面纱下的城市”)。13世纪中叶,塞尔柱人大败给了蒙古的成杰思汗,约半个世纪后,即1300年,一个新的部落酋长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那便是奥斯曼。

 

我们自土耳其北部黑海沿岸驱车驶向内陆,漂亮的奥斯曼城镇番红花城,是大家体验地道的土耳其风情的第一站,然后是卡帕多西亚的格雷梅村,再经孔娅去到南部的地中海港口城市安塔利亚。车一进入土耳其内陆地区,起伏的山丘便延绵不断,公路环绕在山丘之间,安纳托利亚羊群渡过漫漫草场,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每当远远望见清真寺发亮的盖顶和高高的日光塔,便又接近了一座村庄或乡镇,然后坐下来喝杯恰伊茶,吃点羊杂碎夹面包,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土耳其。

 

如果说,塞尔柱帝国是突厥土耳其人的发端,那么奥斯曼帝国时期可能是最令土耳其人骄傲的年代。最初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只是在拜占庭与塞尔柱人的地盘之间游荡,宽容的宗教政策,很好地融合了来自东西两边的文化,也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但终究是离东方更近一些。游牧民族的习性与突厥人坚强好斗的性格,使得奥斯曼帝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和最强大的伊斯兰国家,并让整个基督教世界不寒而栗。奥斯曼帝国强盛于中世纪,以后随着欧洲不断的强大,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落,拿破仑、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以及俄国的彼得大帝,都开始对奥斯曼帝国的那片广大疆域垂涎欲滴。与此同时,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则加速了帝国的瓦解,斯拉夫地区的少数民族纷纷独立成立了自己的国家,到了一战前夕,帝国已经土崩瓦解,并被称为欧洲的病夫。第一次世界大战本可能成为帝国恢复元气的一次机会,但不幸的是又选错了盟友站错了队,作为最终的战败方,本已支离破碎的奥斯曼再一次遭到了瓜分,土耳其人被再次压缩到了一千年前他们游牧的地方,安纳托利亚半岛中部。

 

如今去土耳其,若是从空港进出,基本上还是到伊斯坦布尔,也就是过去的君士坦丁堡,而不是飞往位于偏中部一点的首都城市安卡拉。这一方面是因为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国际地位,还有她扼守欧亚、控制黑海进出咽喉的地理位置,而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部腹地对土耳其的重要性。当一战后土耳其人的生存空间被再次压缩的时候,其坚韧勇敢的性格又一次地被点燃,在被誉为现代土耳其国父的穆斯塔法(即阿塔图尔克)领导下进行的土耳其独立战争,便是以安卡拉为基地,依托广大中部进行的,并且又通过一系列改革,最终让土耳其走上了现代国家的道路,其疆域也终于稳定了下来。

 

汽车沿着土耳其中部的公路,穿行于草场、麦田及山丘之间,不时可以看见成群的安纳托利亚肥羊漫步于牧场。也许这里是所谓不太发达的农村地区,但却是土耳其的面包篮子。很多小镇还保留着许多的手工作坊,人们坐在一起喝着恰伊茶,吃着串烧聊着天。人们一般去小店铺买东西,也会有周末集市。尽管内陆一点的土耳其人穿着打扮相对随意,但也丝毫不落伍,有一种说法是,时尚在伊斯坦布尔登陆,而在中部地区流行。内陆地区就像是个暖炉,温暖、呵护着土耳其人,就连两千年前的罗马和拜占庭时期,当基督徒受到迫害逃亡时,也是来到中部的卡帕多西亚地区进行避难,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当地旧石器时代穴居人所留下的古老洞穴体系,并做了进一步的开发与发展,这就是规模宏大、令人惊叹的地下城。

 

卡帕多西亚奇特的地貌与地下城,如今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观光客,当地居民将许多洞穴或岩洞改成宾馆、饭店供游客体验使用。傍晚在乡间散步,你会看见日落夕阳将卡帕多西亚峡谷染成玫瑰色的迷人景色,晚上可以就着卡帕多西亚美酒,一边欣赏肚皮舞,再吃上一顿地道的土耳其晚餐。如果你运气好,在无风的早晨可以乘坐热气球飞行,以俯览卡帕多西亚独特的地貌,这也是最为特别的体验之一。但最最吸引人的是,这里有地中海地区最好的田园生活节奏。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穿行在土耳其中部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中部地区的大片牧场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牧场上的羊群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安纳托利亚半岛中部的丘陵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村庄里的清真寺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这座村庄里的清真寺,显得古老而特别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古老的孔娅街头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土耳其内陆乡镇集市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村镇集市上聊天的村民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乡村聚会的村民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收玉米的妇女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卡帕多西亚格雷梅村附近,由火山岩风蚀形成的奇特岩石被称作为“仙人烟囱”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这一地区的奇特地貌,吸引着大批观光客前来探访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由多个美丽山谷所环抱的蜂巢崖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夕阳将山谷里的村庄染成了玫瑰色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蜂巢状的火山岩被掏空后所形成的洞穴建筑,包括住所、教堂等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小型的“蚁穴”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大型洞穴,经过改装后成为宾馆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更大型的洞穴,可以数百人同时边用餐边观看表演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建在岩洞里的教堂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教堂中十世纪反映基督故事的拜占庭壁画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有些规模较大的地下城达7层之多。左前方转弯进去,是用于祈祷的大厅。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地下城里的浴池遗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土耳其】内陆腹地。安放民族灵魂的地方。

卡帕多西亚的自然风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