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转慕尼黑

标签:
体验旅行 |
分类: 奥地利、德国、欧洲大陆中部 |
这次来到慕尼黑,纯属偶然。去西班牙之前早早的做了计划,尽管来去都会有中转,却并不在德国。由于机票的意外改签,使回程中突然多出近半天的时间,在并无事先准备的慕尼黑中转。从西班牙过来,由于都是申根签证国家,在德国落一下脚并不需要额外签证,只要时间够用就可以。那还犹豫什么呢?
慕尼黑机场距离市中心不过30公里,火车2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很是方便,似乎都在意料之中。但当火车到达市中心广场站下车后,大家随人流从地下车站来到地面时,那个“惊艳”是出乎意外的。欧洲的广场一般都不大,而这座车站的出口却建在了老城区被叫做玛利亚广场的边上,可以说就在广场之中,当我们踏上地面的那一瞬间,一座大体量的哥特式建筑扑面而来。这几乎是零距离的突然间接触,大家似乎还未做好准备,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见多了哥特教堂,第一眼很容易误认为这是栋教堂建筑,高高的钟塔,外立面典型的哥特装饰。作为慕尼黑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新市政厅建筑,其实其历史并不长,建于欧洲启蒙运动中后期的19世纪末。按理说,那种将“古典置于自然”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正是大行其道的时候,哥特复兴式建筑、尤其是比较大型的则比较少见,似只有同期建造的布达佩斯议会大厦与之相呼应,可见当时这里还是比较保守的。新市政厅部分对外免费开放,其塔楼也可以凭票登塔参观,而建在塔楼上的报时时钟是观光客的一大看点,每当整点钟声敲响,会有彩塑的12骑士从时钟里跳着舞蹈转出来,据说再现的是威廉五世的婚礼场景。长方形广场的一端,高高竖立着一座圣母金像,广场名字便由此而来。有着强烈巴伐利亚风格的老市政厅建筑位于广场东侧,与新市政厅形成直角。广场南侧的圣彼得教堂那高高的钟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最令人难忘的,还是这座哥特式的新市政厅建筑那窗台上鲜艳的红色鲜花,一栋看似令人敬畏的建筑,在盛开的鲜花中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
由于是飞机中转,不太可能有太多时间深度探访这座令人着迷而又令人捉摸不定的城市。但坐下来吃顿饭喝杯巴伐利亚啤酒的时间还是有的,啤酒,便是这座城市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慕尼黑最早的酿酒屋1589年开办于宫廷,其实这个年份不算太早,但以后酿出的啤酒却很快风靡欧洲大陆,如今每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节已经使城里一铺难求了。除了啤酒,人们还是有太多理由记住这座德国南方的巴伐利亚城市,慕尼黑曾经站在德国文艺复兴的前沿、巴罗克艺术的中心;汽车爱好者也会提起设在这里的宝马车总部;球迷们自然不会放过拜仁慕尼黑足球队,如今也是这座城市的另一张名片。而令人捉摸不定的原因,或许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这里就诞生过巴伐利亚苏维埃;希特勒也曾在此发迹;还有割让捷克苏台德地区的《慕尼黑协定》;而那曾经令人不寒而栗的党卫军黑色军服和金色佩饰,却是来自14世纪路易四世时代以来的慕尼黑官方色彩;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最终酿成的慕尼黑惨案。尽管如此,还是低挡不住慕尼黑的诱惑,有那么多人热爱这座城市。
慕尼黑机场候机楼外广场
市政厅前的小广场,火车直接到达
每到报点时刻,彩色小人会随着舞步转到前面
新市政厅庭院内的一角
建筑上的鲜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市政厅门前的小广场大社会
广场上往来与聚集的人群
新市政厅东侧的旧市政厅建筑
慕尼黑的另一张名片,初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大教堂,罗曼风格
慕尼黑街景之一
慕尼黑街景之二
慕尼黑街景之三
慕尼黑街景之四
前一篇:【西班牙】热情似火巴塞罗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