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孔娅。神秘面纱下的城市。

分类: 土耳其、希腊 |
之所以说神秘,是由于尽管有悠久的历史,但能够见到的东西不多;尽管这里发生过许许多多哀婉的故事,到头来又虚无缥缈起来,而终究却变为了神秘的传说;或是因为某种“固执”的坚守,使之最终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而带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孔娅(Konya)便是座这样的城市。
LP旅行指南里将孔娅描述为土耳其的“圣经地带”,旋转托钵僧的故乡,塞尔柱文化的堡垒,一个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小心做着平衡的城市;城市经济繁荣,但有着庄严的表情,且相对保守。实际上,前往孔娅的旅行者并不多见,就是去了多半也算是路过,最后,LP用几近哀求的口吻说到,“最起码,你可以在这里吃顿好饭”。我们自番红花城、安纳托利亚腹地的卡帕多西亚,向地中海方向一路过来,为了放慢脚步,计划中的孔娅也的确只是个歇脚的地方,尽管这里的历史不可谓不长,故事也不可谓不丰富,但相比其它地方似乎又不够鲜活。因此,大家在去到孔娅的这一路上,并没有给予多大的期望。然而,旅途中总有不确定因素,也会有惊喜。
为了进城后方便问路和寻找,先是以孔娅最著名的阿拉丁清真寺作为地标,并在附近预订了酒店,只要找到阿拉丁,就能较容易地找到酒店。那日,我们的车在接近孔娅外围时,已远远看见一座由四根日光塔伴随下的雄伟清真寺,也许是入城道路正在维修中的原因,一时找不到确切的路牌标识,来回转了两圈进到城区后,在复杂的单行道里又费了一番周折才绕到了大清真寺跟前,接下来便是寻找酒店了。当拦住一位戴着伊斯兰头巾的妇女进行询问时,岂料她却哑然失笑道,“这哪是阿拉丁啊,只是个阿拉丁丁”。原来这里还不是孔娅,只是其外围的一座卫星城。于是重新上路、出城、再入城,幸运地在漂亮英语女教师的指引下,最终来到了真正的阿拉丁附近,却又被其周围更复杂的道路所迷惑,况且已经是晚高峰,停车还是个问题,这一次,即便有自告奋勇的当地人坐到车里亲自带路,也只能来到所谓“酒店附近一带”。就在一筹莫展之间,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位中学教师,不但会说点英语,更神奇的是还拥有一个QQ号。于是再次上演自告奋勇的上车指引,先是到附近他家去取了车出来,并在前面引路,穿过几条狭小的老街区后很快便转到了酒店门口。原来我们所订的酒店被一大片断断续续的旧区与绿地所隔断,正在封路改造,难怪是超级难寻了。自此,我们与这位中学教师也就成为了网上经常交流的朋友了。
经过这番折腾,晚上便在酒店附近一处漂亮餐馆用餐。餐馆坐落在一个大院子后面的老房子里,长长的餐厅中,暖色的灯光透过宽大的木窗缓缓地泄在了庭院里,服务生白色衬衣配着黑色领结,一切都非常的庄重、典雅,当地传统菜肴也相当可口,但这里不像其他地方的餐馆出售酒类,这也印证了这座城市庄严、趋于保守的说法。孔娅在1150年至1300年曾经是RUM塞尔柱苏丹国的首都,这短短的150年,相对于土耳其纷乱复杂的历史变故,或是孔娅差不多4000年历史本身来说,实在不值一提。然而,就是这不经意的150年,却像烙印一般,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土耳其社会,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甚至有些诡异。
早在罗马时期,这里便是座重镇,并且有个响亮的拉丁名字,公元初世纪时,基督教最重要的奠基人、使徒圣保罗还曾经多次来这里布道。再往前可以追溯到中古的希腊以及4千年前的赫梯(Hittite)时期。然而世事难料,公元十一世纪,突厥人在西进途中遇到了阿拉伯人,并随之信仰了伊斯兰教,当突厥人在古波斯地区替代了阿拉伯人之后,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上的土耳其塞尔柱部落随之崛起,也许是因为与这股西进突厥人同为游牧民族,亦或是因为同样使用土耳其语的关系,塞尔柱人前往巴格达接受了苏丹封号。当信教后的塞尔柱人再次遇见基督教的拜占庭时,征战便有了更充分的理由,也更加骁勇,趁着拜占庭的衰落,塞尔柱人在安纳托利亚建立了第一个突厥帝国
如今我们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不免会产生疑惑:究竟谁才是我们通常理解中的突厥人?其实早在古波斯时期,就有许多游牧民族部落在中亚与安纳托利亚半岛间的广大区域间游弋,并深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说土耳其语也许是他们的共同特点。“突厥人”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文献里是在公元6世纪,指生活在蒙古和西伯利亚操土耳其语的游牧民族。实际上,突厥人是后来定居在中亚的塞尔柱人、匈奴人,以及游牧的奥格泽等多个部落后裔的统称,而说土耳其语的人口及其分布,如今更是远远超出了今天土耳其的国土范围。
塞尔柱土耳其帝国建立于拜占庭的衰落之际,却很快在其权利争斗和基督教十字军东征中四分五裂。RUM塞尔柱苏丹国成为了庞大帝国的主要继承者,孔娅作为其首都历时150年。顺便说一下,RUM一词源自于ROME,土耳其人也称自己为罗马人。但无论此时的土耳其人如何骄傲,也实在是生不逢时,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在踏遍安纳托利亚之后,这个在战火中翻腾的半岛分裂成了无数个自治领和蒙古封地,但也同时孕育出了新的生机:一个独立的土耳其酋长部落最终脱颖而出,这便是日后如日中天的奥斯曼王朝。而这一历史变故,则扑灭了拜占庭人复兴帝国的最后一丝希望。
今天我们对拜占庭所遗留下的遗产比较容易理解,毕竟这是个超过千年的帝国。而塞尔柱文化遗产得以很好的传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孔娅在成为RUM塞尔柱苏丹国首都之后,很快便成为了当时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深受波斯文化影响的塞尔柱人,于12世纪将织毯技术带到安纳托利亚,据马可波罗游记中称,13世纪的孔娅已是地毯编织中心,如今的土耳其手工织毯更是家喻户晓。而出生于今天阿富汗的伊斯兰神秘主义教派大师杰拉莱丁·鲁米,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神秘主义哲学家之一,信徒称之为梅乌拉那(导师),在他去世后,他儿子将他父亲的追随者们组织了起来,并在孔娅创造了梅夫拉维规则,又称旋转托钵僧体系。该体系曾有过极为不同的命运,大起大落,但终究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尽管如今这种宗教仪式已不再那么神秘,甚至转化为一种叫做Sema的旋转舞蹈,但对信徒来说依然极为庄严神圣。
孔娅只是我们计划中的一个落脚点,但也并不急于赶往下一站,随遇而安地随处看看是最好的选择。这里的白天似乎比夜晚还要来得安静,走在街头的妇女也普遍带着伊斯兰头巾,想想如今土耳其的许多文化传统均源自这里,心底自然生出几份敬意,上天仿佛是看穿了大家的心思,竟然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给宁静的孔娅戴上了又一层神秘的面纱。。。
安纳托利亚半岛中部的美丽牧场
汽车穿越在安纳托利亚大地
孔娅街景
孔娅街头的店铺
街头走过的妇女
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时装店橱窗
带着浓郁阿拉伯风情的尚装广告
店铺里的时尚顾客
穿着耐克鞋的指路少女
虔诚的信徒
走过街边的大婶
汽车站候车的妇女
孔娅街头旋转托钵僧(旋转舞)塑像
孔娅的街头少女
孔娅最古老的清真寺,阿拉丁清真寺
阿拉丁清真寺一侧的围墙与大门
漂亮的大门与墙体装饰
清真寺院子里的副楼建筑
阿拉丁清真寺内院建筑。建筑风格上,清真寺受到拜占庭与古罗马建筑风格的部分影响
阿拉丁清真寺里的冥思
有着精细雕刻大门的细塔神学院,如今为木器与石雕博物馆
细塔神学院外八角形的宣礼塔,装饰着青绿色浮雕。塔顶部分于1901年毁于雷电。
细塔神学院内极为漂亮的砖砌拼花穹顶
院内展馆
博物馆内的石刻藏品,土耳其塞尔柱帝国的象征,双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