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国王的末世离殇(下)

标签:
佛牙寺康迪佛牙舍利斯里兰卡自助游 |
分类: 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 |
僧伽罗人来到锡兰岛,摈弃了婆罗门教改信了佛教,而后自娱自乐了九百余年。这期间,来自南印度、信奉印度教的泰米尔人逐渐在锡兰岛落脚,尽管数量在不断增多,但总体上这里还是佛教的世界,岛内依然一片歌舞升平,不同宗教也能相安无事。然而,当印度教的泰米尔王国的翅膀不再柔软,佛教的僧伽罗王国不再宽容的时候,征战是必然的。于是,两大阵营自西元5世纪起,在打打闹闹中差不多过了一千多年。而后,葡萄牙人来了。原先的打打闹闹,虽说不上是亲兄弟之间的诟病,但在约二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也应当熬成表兄弟了。但这一次却不一样。
开创了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登陆上了锡兰岛,毫无疑问,这些来自西方世界的大鼻子白种人,在当地人眼里就是外族洋鬼子,而早来几乎二千年的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在那些外来入侵者眼里就是土著。最后,土著撤退到了岛的中部山区,来自西方的入侵者却占据了沿海。锡兰岛中部山区由于地势易于防守,传统上一直是各路皇朝的中心,有斯里兰卡文明金三角之称。金三角南端的顶点,便是距离锡吉里耶(Sigiriya)不远的著名城市康迪(Kandy)。康迪城之所以出名,部分原因是由于佛教圣地佛牙寺的缘故,那里有安放佛祖释迦摩尼牙骨的佛殿,但同时,这里又是斯里兰卡最后的皇城。
葡萄牙人在锡兰岛上混了一百五十多年,前来接盘的是后起之秀的荷兰人。尽管荷兰人后来也差不多在此混了一百四十年,但岛屿中部却始终没能拿下。不仅如此,早在葡萄牙人时代的1592年,那些“土著”还在康迪建立了王朝,以此对抗那些外来统治者。到了18世纪末,发生在欧洲的拿破仑战争正好给了英国一个机会,在荷兰即将成为拿破仑菜的前夕,英国人抢先登上了锡兰岛。当新郡主与斯里兰卡旧王朝之间再次发生冲突的时候,这一次,本土王朝却不再那么走运了,英国人终于控制了整个锡兰岛 --- 1815年的情人节那天,康迪皇城走进了历史,末代国王也流亡去了印度。旧皇宫内的觐见厅见证了所发生的一切。日后,斯里兰卡在历经了漫长的殖民统治,终于在1948年2月取得了独立,于是锡兰人照着康迪旧皇宫里的那座觐见厅,在科伦坡进行了仿建,并在此与英国总督签下了独立文书,寓意殖民者哪来回哪去,这是后话。
背靠山林而建的康迪旧皇宫平日对游人开放,但这组宫殿建筑群里最重要、也最有影响力的建筑,要数存放佛祖释迦摩尼牙骨的佛殿佛牙寺了。斯里兰卡是以佛教为主导的国家,在教徒们的心中,舍利只是佛祖的化身,而佛牙则能够帮助释迦牟尼进行传教,如同活着的释迦摩尼,一般庙宇所保存的舍利自然无法与之相比。因此,在佛教世界里,佛牙寺才是最神圣的殿堂。相传,佛牙寺中的这颗佛牙舍利,是在公元317年南印度羯陵伽国战败后,由公主将佛牙舍利藏在发髻中带到锡兰并送给国王的,以后便成为了锡兰历代国王的镇国之宝和王权象征。
由于佛牙寺对外可以开放到很晚,于是大家先沿着康迪湖的四周慢慢闲逛,直到太阳慢慢变成红色,渐渐沉入山林。坐东朝西的佛牙寺,坐落在开挖成长方形状的康迪湖边上,伴随着雨后夕阳,佛牙寺建筑群最外面的八角塔楼已被渲染成红色。散坐在楼前草坪上的信徒,平静、安详地观望着塔楼色调的变化,国王早已逝去,唯有佛祖常在心中。此刻,只有我们这些手拿相机的游客,不时去打扰他们一下,真是罪过,阿弥陀佛。。。
佛牙寺建筑群。最外面的八角塔,柱子用眼镜蛇做装饰。
夜晚灯光照射下的佛牙寺
佛牙寺庭院一角
见证末代皇朝殒灭的觐见厅
觐见厅内的木柱
佛牙寺漂亮的木雕窗户
佛牙寺建筑一角
供人们供奉的佛祖脚印
VIP通道,直接通往二层珍藏佛牙的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