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MA与ACCA的对比

(2011-09-21 22:12:36)
标签:

教育

分类: CMA

CMAACCA的对比

CMA是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ACCA是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它们是分别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不同范畴的国际知名专业认证。要理解他们的不同之处就要先了解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分。

会计领域从理论上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历史交易信息的记录、分类并遵循各国不同的财务准则进行报告,汇报给企业外部信息需求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

管理会计主要是依据财务会计信息以及其它各方面信息(包括销售、采购、市场、人事等非财务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面向未来发展需要,面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报告、制定预算、进行成本控制、提供决策和战略支持等。

会计理论的这种分类也体现在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能分类上,一般性企业财务可以分为四个模块:会计部、资金部、成本部、预算控制和分析部。受企业性质和规模等 因素制约,一些小企业的职能划分不会这么明细,一些大型集团划分可能更为细致,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四个业务模块作为财务职能的基本单元,在任何企业都有体 现。

会计部的绝大部分业务属于财务会计,主要执行从凭证审核、记录、记账、编制报表这一系列流程,其功能是对历史交易的反应,确保财务记录的真实可靠,但本身 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职能模块包括的初级岗位主要有:往来款会计(应收、应付款会计)、固定资产会计、费用报销审核、现金银行日记账会计、税务会计 等,中级岗位有:总账会计主管,高级职位有:会计经理。

资金部主要执行现金和银行的收付款结算业务以及企业投资、融资业务。收付款业务比较简单,中小型企业一般由出纳执行,大型企业集团涉及比较多的资金往来、 资金预测和现金流控制以及企业投资和融资业务,需要有比较专业的人员,他们需要熟悉银行业务,同时也要具备管理会计知识,熟悉企业预算控制流程,熟悉投资 分析,熟悉金融市场等。值得一提的是资金部往往承担着企业风险管理的角色,所以还要求其熟悉内部控制流程和风险管理以及保险相关专业知识。因此与大型企业 集团的资金部往往设有资金主管和资金经理等中高级职位。相对于会计部的总账会计主管和会计经理,他们在企业管理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成本部既有财务会计功能又有管理会计功能,成本核算、存货或仓库会计执行记录功能,属于财务会计范畴,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属于管理会计范畴,成本主管和成本经理等中高级职位的主要业务应该是建立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与控制体系,主要执行管理会计功能。

预算控制和分析部门的全部业务都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因为其执行制定预算、制定考核目标、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等功能全部属于管理会计范畴。

从上门四个财务模块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财务会计的领地越来越少,而管理会计的领域十分广阔,特别是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这也印证了时下流传的一些说法:现代会计不能仅仅做一个账房先生,要更多的参与企业管理,要通过改善企业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ACCA培养人的主要方向还是财务会计和审计方向,虽然也涉及管理会计内容但不是其重点。ACCA的优势在于对财务会计所有领域全面覆盖,而且研究深入,对英国的财务会计准则也花费大量篇幅研究,完成ACCA的认证完全具备财务会计领域的中高级职位的知识结构要求。

ACCA的劣势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财务会计主要依据各国不同的财务会计准则,ACCA依据的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应用面有限,由于英国同欧盟的融合,国际 财务会计准则也已经部分的适用于英国企业,而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并不能通行欧洲。美国又始终倾向于使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同欧洲和美国准 则还有比较大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ACCA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应用领域狭窄,其实企业更看中的是ACCA学员的学习能力,而不是ACCA学员实际学到的东 西。值得说明的是在英国国内,更为广泛认可的财务会计和审计认证资格是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而非ACCA。另一方面在于:ACCA课程包括16 门,课程难度也非常大,全部学完ACCA通常需要四年或四年以上,对于四年的紧张生活对于人生来说也是一种煎熬,具会计视野网的调查统计,竟有83%的学 员中途放弃,使人遗憾这些学员当初的草率决定和大笔金钱投入。

CMA的优势在于其代表着会计发展的方向,不论你选择财务会计、审计、税务、成本、预算、资金或是其它会计模块,随着职业发展,都必将走入管理会计领域, 并很可能因在管理会计领域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走向最高管理层。同时CMA课程设置比较简单:四门课其中三门课程考试都是选择题,考试时间设置灵活,只要 自己学完有把握通过,随时可以约考,平均通过时间在一年左右。

CMA美誉度很高,特别体现在外资企业的中高层。但CMA目前在中国还十分稀缺,欧美公司中高层职位对CMA认证会员的需求极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CMA和CPA比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