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伴侣定律1 相欢

标签:
杂谈 |
幸福伴侣定律1
相欢就是俗话中“来电”,不管怎么说,还是要选择能来电的,能真正玩到一起高兴得起来的。光来电是不行的,但是不来电是肯定不行的。
有人或许会说,我们的父辈没有爱情还不是挺好的。但我不认为一个婚姻能维持下来就是“好”,不认为经过百回千转的多年挣扎煎熬后的平静和相依是“好”,因为在我眼里,人生不是追求一个所谓“好”的结果,人生的过程本身是最大的“结果”。两个人不来电,会无趣,会孤独,说狠一点就是“白活”,呵呵,至少是在作为男人或者女人这方面来讲是“白活”。
来电很少是两个人同时来电,大多是有一个人先来电,然后去接近对方,慢慢两个人都来电,坠入所谓爱河。
为什么看到某些人会来电?电从何来?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有先天气质,生而不同,你的气质决定你被某些特定的人吸引。有些人天生喜欢豪放的,有些人偏偏钟爱内秀的,这不多说了,人各为镜,人各为例。
环境这东西可说的可就多了。首先是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第一个参照也是一生中的主要参照。请允许以下我用女性为例。一个女孩子潜意识中是想嫁给父亲,这有很多变数,一种是直接地以父亲为原型,像父亲那样优秀、强大有责任感等;一种是改良后的父亲、变好的父亲,不像父亲本人那样暴躁、酗酒、不负责任、软弱的父亲;一种是有取舍的父亲,有一部分要像父亲,有一部分是修改后的父亲。
接下来是学校环境,参照学校中的某种价值观,有些女孩子喜欢学习成绩优秀的男孩子,这样的很多;有些女孩子喜欢运动健将,打漂亮的篮球,健美的身材等;有些女孩子喜欢边缘的男孩子,比如落寞寡言忧郁敏感的男孩子,比如飞扬跋扈谁也不敢惹得男孩子。总之,学校是个小社会,里面有各种或主流或边缘价值取向,每个人都深受影响。
然后就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比较势利,所以才有“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宁做三奶不嫁穷人”。那么,在这种环境下,又有三种情况(怎么都是三种情况呀,不管它,姑且说之)。其一是完全屈从型,我用我青春的下半身换取富裕的后半生,笑贫不笑娼,大有人在,这部分人完全被势利所统治;其二是逆其道而行之,所谓物极必反,他们追求稀缺的精神价值,正因为稀缺所以珍惜,正因为难得所以追求,古今中外不乏可歌可泣的例子。其三,不用说了,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努力兼顾。
我其实真正想说的是“情结”。遗传和环境尤其是后者给了我们每个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情结。有的女孩子是非军勿扰,有的女孩子是非富不嫁,丑女迷恋帅哥,矮男偏爱高妹……我本家两个爷爷,一个爷爷的儿媳妇不好看,这个爷爷就说媳妇聪明不聪明没关系,先得长得好看;一个爷爷的儿媳妇不聪明,这个爷爷就说媳妇好看难看没关系,脑子必须好使。并不是所有的“情结”都这么明显和典型,但是每个人都有“情结”,“情结”导致来电,只要有心有能力就能发现每个人“来电”背后的情结为何。
“情结”是一种内心未满足的渴望,来电是对这种渴望有可能满足的条件反射,跟饿极了看到包子流口水一样。只不过,这个“饥饿”和“包子”都是精神方面的。没有“饥饿”就没有“情结”,没有情结,就没有“来电”,谁见过佛对凡人“来电”的?因为佛不饥饿。
我们需要情结,情结是我们的动力和苦乐。没有情结,还活个什么劲儿,像佛一样普渡众生算了(或许普渡众生是佛的情结,但那不是来电所指得有关爱情的情结)。但是,情结太强烈,也容易误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