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就去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事
文/我是圆的
.
8.25中午,单位突然要我马上带领前来福州参加福州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的几位馆长去永泰嵩口镇,参观一家体制外的农村社区图书馆——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
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是一家自愿管理,自行服务管理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同时也是乡镇文化站、村居文化活动室的的有力依托和补充。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现有馆舍分2层,约400平方米,藏书一万二千多册。坐落在中国文化名村嵩口镇的中心区。自2017年4.23第21个世界读书日挂牌成立以来,已举办美术、手工制作、摄影、电影沙龙、绘本阅读交流、国学讲堂等读书活动约50场/次,助力读书,深得当地政府、学校和居民好评,并成为当地乃至福州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标杆。
当问起他们的办馆资金、人员以及馆舍来源时,义工吴婧老师回答得很简单。她说“全来自社会”。
我追问:你说的社会,指的都是谁呀?
她说有政府,也有个人和相关单位。话说得相当轻松和自信。
“你能说具体点吗?”我饶有兴趣地问。
她不加思索地回答说“行呀”!她的话很直接。她说:就拿房子来说吧!她说房子是村里的,给图书馆无偿使用。图书馆办多久就用多久。
接着她又说,这里的书,有的源于作者赠送,有的是县里文联、图书馆、民政局、团县委、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扶持。她说想当初,大家一听说我们要办图书馆,我们这里没有人不支持的。你要知道我们这里可是有名的文化名村!我们这里出过像爱国词人张元干、闾山派道教宗师张圣君这样的名人,因此我们这里也早就有耕读持家的老传统,所以大家就有力的出力,有空就过来做义工,有书的出书,大家都把闲在家里书送到我们这里让大家读。她说他们没花多少精力,就把图书馆办起来了!而且每天来这里读书帮忙的人还不少。帮忙的人中不仅有学生,也有老师、家长和村镇干部。
大家都为了孩子。闲聊中,她突然问我:“你知道办图书馆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是什么?”我反问。
她说“是服务呀!”
她的话很朴实。她说每天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人在这们这里读书,我们就不打烊。每逢周六周日,我们都举办两三场与读书有关的活动。以文化人,帮助读书,弘扬文化正能量......
她说就这样我们大家不计报酬地使劲服务,知道我们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过来读书的多了,过来帮忙的人也多好多。再后来像福建少儿出版社、福建师大图书馆,还有省义工支教团等单位也都知道了我们。她说省少儿出版社、福建师大图书馆他们很快都给我们捐了书,省义工支教团的老师在赠书的同时,也过来支援我们办活动......现在我们是风声水起,想什么就有什么了。
是呀!只要为了孩子,你就一定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呵护。因此你就大了强了。
大家都在为孩子做事,我也应该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事:捐书,做事,交流读书心得。
不以善不而不为。抛砖引玉,我这就去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事。寄书,讲课,尽个人之心......
2017-08-29 15:43:01
第一次要捐的书,9.2早上已经邮出了!希望书能顺利寄达读者的手中
:
===
1福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现场
相关链接:
============
嵩口镇距永泰县城五十公里,离福州一百二十公里。嵩口历史悠久,古称嵩阳,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越先人活动,目前已发现八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宋时期嵩口渐渐形成一个繁荣的小集市,元代置镇后,这里逐渐成为人口密集、货船如梭、商埠兴隆的永泰西南重镇。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闾山派道教宗师张圣君的故乡,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120多座。镇上最出名的古厝,是位于霞坂村的用坦厝,建造年代距今已有160多年。据其后人介绍,用坦厝最著名的是传了六代人的十六扇屏风,都是用名贵黄梨木雕刻而成,并请长乐金匠用金箔贴金,整栋房子建成,历时27年。而这十六扇木雕就耗时24年。与古厝相呼应的是镇上的古街,三丈宽的街面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
2008年10月14日嵩口镇被国家文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福建省第三个,福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
捐书邮址:350703永泰县嵩口镇,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负责人收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