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基本上都是废话)
敲这篇博客的目的真心就是自己找虐,或许我是想减少成分表分析的痛苦,但是我觉得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分析成分表可能在其他产品中更多的作用是为了判断产品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起到自己想诉求的功效。但是我却觉得在防晒产品中分析下成分表反而有个好处就是能看看这个产品到底能不能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UVA防护水平。好了,下面是正文(之前的是我刚睡醒的胡言乱语)
很多人喜欢用FDA来参考某个成分是否安全,不过呢,如果完全遵循FDA审批过的UVA防护剂我只能默默看你一眼,然后在心里暗暗为你祈祷了。伟大的FDA将防晒成分按照非处方药来进行审批,一方面的确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同时也保证了只遵循FDA的人无法使用某些较为不错的防晒剂。目前FDA批准使用的较好的UVA防护剂只有阿伏苯宗,可能有人会问为何我不说Mexoryl SX(麦环),这个成分虽然也是很好的UVA防护剂,但是,少了他的兄弟Mexoryl XL,有点孤掌难鸣的味道。
好了,正文开始,下面我只打算写比较常见的UVA和UVB的防晒成分。
UVB或UVB+UVAC成分:
Octinoxate, 甲氧基肉桂酸辛酯,或者叫肉桂酸盐,OMC,
该成分算是目前市场上很常见的UVB防晒剂了,使用十分广泛,对于UVB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油溶性,较为安全,动物实验认为10%以上可能出现影响雌激素的作用。通常防晒中不用担心。
Octocrylene
该成分也较为常见,主要防护UVB部分和部分UVA,建议使用该类成分的防晒品之前配合VC抗氧化剂一同使用。
Oxybenzone,二苯酮-3
该成分同样具有UVB和部分UVA的防护能力,但是近年来对其争议较大,同时使用中可能会较高概率的引起过敏现象,通常国外要求在产品上标示使用了该成分。建议孕妇避免使用。
Homosalate
Cinoxate,西诺沙酯,也叫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Isopropyl methoxycinnamate,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
Octisalate,水杨酸辛酯
以上4种算较为常见的UVB类的防护剂,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
UVA防护剂:
Avobenzone,Parsol 1789,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也是我经常在微博上说的巴松1789
老牌的UVA防护剂,FDA批准使用。算是波段覆盖完全,缺点也较为明显
选用巴松1789作为UVA防护主体的防晒产品要注意:
1,是否该成分只和OMC配合使用?OMC和巴松1789复配使用可以增加巴松1789的光不稳定性,从而减小UVA的防护时间。但是,不存在安全性上的问题。同时,很多公司都为了稳定巴松1789,配合其他UVB类成分来稳定体系,国内最常见的就是露得清家的Helioplex技术,此外,香蕉船,欧莱雅集团也具有相关的稳定专利(欧莱雅专利:US5576354,US5587150)
2,巴松1789具有染色性,所以,尽量不要将其碰到衣服上,尤其浅色衣服。
3,巴松1789跟某类防腐剂成分复配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如果产品使用了巴松1789,那么防护剂要避开:DMDM乙内酰脲,咪唑烷基脲类成分。
Uvinul A Plus,二乙基氨基羟基苯甲酰苯甲酸己酯
较为不错的UVA防护剂,但是美国FDA没有批准。隐约记得用量不得超过10%,曼秀雷敦家一款防晒喷雾中应该有这个成分的身影。
Ethylhexyl Triazone,Uvinul T 150,乙基己基三嗪酮
BASF公司的产品,UVA防护剂,FDA没有批准使用。好像我目前还没有用过该成分。
Tinosorb S,双-乙基己基苯酚甲氨基苯嗪,天莱施S
油溶性UVA防护剂,最大吸收峰在342nm处,370nm后,吸收较差。光稳定性,FDA应该还没有审批通过,但是应该已经在审批的不同阶段了。
Tinosorb M,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天莱施M
水溶性UVA防护剂,虽然是一种有机颗粒,但是却可以溶解在水相,不仅可以吸收转化紫外线,同时具有一定的反射和散射紫外线的功能,与其兄弟天来施S和用,能弥补天来施S对于370nm后吸收变弱的缺点。
两种成分和用,我应该在国内的雅漾和OLAY的专柜看过。另外,安耐晒金色瓶里面应该也有天来施的身影。
Neo Heliopan AP,苯基二苯并咪唑四磺酸酯二钠
2000年某国批准的成分,水溶性UVA防护剂,光稳定性。上限10%
Mexoryl SX,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也叫麦素宁滤光环
Mexoryl XL,甲酚曲唑三硅氧烷,麦素宁滤光环
欧莱雅集团的双生姐妹花,前者SX 1982年由欧莱雅集团申请专利,1991年获得EEC批准,水溶性化学防晒剂,最大吸收峰在345nm处,2006年FDA批准上市。后者XL,1998年在欧洲皮肤科学术会议上被介绍,在303nm和344nm处有两个吸收波段。姐妹花合体UVA防护倒是十分不错,不过目前FDA通过了一个,所以,还是要配合其他成分来起效。
既然是欧莱雅集团的专利成分,想用这两个成分的防晒产品就去欧莱雅集团里面找吧。我记得我用过的科研氏的防晒霜用的是这2个成分哦。
氧化锌和氧化钛
悲催的2个物理性防晒成分。我讨厌总有人跟我说,这2个也是化学成分。我每次看到这个言论很想掀桌有木有~~说他俩是物理防晒成分,不是说他们就不是化学成分构成的。是说人家防护UVA起效的原理是通过反射和散射的功效其作用。你要是这么较真文字游戏,帽子,口罩啥的也是TM的化学成分构成的好么。
这俩个我不想做太多详细的解释,原因在于……成分表上只能标注氧化锌和氧化钛,但是其颗粒的工艺,包膜技术,会导致防晒效果,使用感觉,泛白程度,油腻程度千差万别。总之,如果看到有品牌标注了足够的浓度,你又喜欢物理防晒,同时使用感舒服,你就交出你的银子吧。
PS,单独的低浓度氧化锌作为UVA防护剂,购买前还是要慎重的。虽然有newbility的品牌能用较低浓度的氧化锌做出PA++以上的产品,但是,如果有效含量低于1%的话,我个人还是会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