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小谈
(2013-01-19 17:28:39)
标签:
杂谈 |
这篇文是12年夏天写个某杂志的,突发奇想的转到博客来,大家可以不用在意夏日的问题。防晒需要4季都要进行的工作。
夏日防晒迷思多,逐一破解现真相
每到夏日,防晒工作就会自动变成各位美女们日常护肤的核心所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会对肌肤造成严重的负担,导致肌肤暗沉,色素沉积,晒伤蜕皮甚至引起肌肤胶原蛋白变性导致了光老化,最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癌。紫外线对肌肤伤害不言而喻,即便最轻微的肤色暗沉和色素沉积也是美女们非常讨厌的事情,更别提肌肤老化了。因此适时做好防晒工作是各位美女们每日的必修课。可是即便护肤老手在面对防晒的问题上恐怕也有众多未解迷思,不如让我们看看如何破解不为大家所知的防晒迷思吧。
迷思一:防晒标示上的SPF PA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有PA值得防晒能放心使用吗?
常见误区:现在很多老观念认为越高SPF的防晒越好,认为高SPF值防晒时间长,肌肤不容易被晒黑。而PA值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示数值,没有PA值的防晒产品一定不会防护UVA。
迷思解答:SPF值是由专业的实验室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来的参考值,其计算方式为SPF=使用防晒化妆品皮肤产生MED/未防护皮肤的MED(MED为最小红斑量)。主要针对紫外线中的UVB进行的测试。在理论上的确是越高的SPF值防晒时间越长,效果也越好。但是研究认为脱离实验室后的日常应用发现,足量使用后SPF15和SPF30+对于紫外线的阻挡效果差别并不是很大,中间的差异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上班族们在日常上下班时选用SPF15和SPF30+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若外出时间过长SPF15的防晒霜防晒时常还是不足的,需要根据外出时长,地点来选择相应的高SPF,防水防汗的防晒产品。PA的计算方法为:PA=使用防晒产品防护皮肤的MPPD/未防护皮肤的PPD(MPPD=最小持续黑化量)。现在许多美女喜欢国外代购回来的防晒产品,有一些防晒产品上并没有PA值,但这并不是说所代购的产品不能防护紫外线中的UVA。而是目前来说全球范围内对UVA的标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PA是日本提出关于UVA的标准,而英国则喜欢用star星级来表示,美国则没有有关UVA的标准,因此若是美国代购的防晒产品很可能是看不到PA标示的,但产品却依然含有防护UVA的功能。当然,若在国内专柜看到无PA值得产品,美女们就需要慎重考虑下这款防晒霜是不是真的不含UVA防护能力了。
迷思二: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到底有何区别?该如何选择
常见误区:现在网络上一直在说着物理防晒厚重,化学防晒轻薄。物理防晒安全,化学防晒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物理防晒适合敏感肌,化学防晒适合大油田。二者差别真的如此大吗?
迷思解答:其实,防晒产品中的防晒成分无论是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都是采用了化学成分来阻隔紫外线。物理防晒剂主要为氧化钛和氧化锌两种成分,作用原理为反射阳光中的紫外线。而化学防晒剂则是通过化学转化,将紫外线辐射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到防护紫外线的作用。物理防晒剂中的氧化锌有一定的抗炎,抗敏感的作用,对敏感肌肤相对来说负担较小,但是因为物理防晒剂不会被肌肤吸收因此在使用后还是要做好足够的清洁工作以免物理防晒剂在肌肤沉着引发一些其他的肌肤问题。化学防晒剂会有一定的肌肤渗透风险,因此各个品牌都在考虑如何在配方中减少化学防晒剂的渗透问题。至于轻薄和厚重的感觉并不是取决于防晒剂,而是取决于产品的配方和工艺,现在已经有良好的物理防晒产品也可以做到清爽不厚重,同样一些配方不够好的化学防晒产品也会有油腻厚重感。在选择上敏感肌肤,准妈妈们倒是可以优先考虑纯物理防晒品,若没有对某类化学防晒剂过敏的美女在选购上只需要注意肤感和紫外线防护波段是否全面即可。没有太大必要刻意选择纯物理或者纯化学防晒。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纯物理防晒产品的美女们要注意看配方中是否有且只有氧化锌加氧化钛两种紫外线防护剂,若添加了其他化学防晒成分如:阿伏苯宗,桂皮酸盐,天来施,麦素宁滤光环,奥克立林,二苯酮-3等成分,那么这款防晒就变成了物理加化学防晒了。
迷思三:室内,车内,阴雨天,海边,高尔夫球场防晒霜使用有何区别,该如何选择
常见误区:很多人在选购防晒产品的时候只选用一款产品,然后在不同的场合来使用,无论室内,车内,阴雨天,海边等都直接使用了SPF30+的产品。
迷思解答:其实在不同场合完全可以选择不同SPF的防晒产品来使用,尽管很多人认为在室内也需要防晒产品,许多人认为UVA具有高度的穿透性可以穿过玻璃窗到达室内对肌肤造成伤害。这样说法并没有错误,但是现在许多白领工作的地方并非在窗下或者玻璃窗附件。只要远离玻璃窗5米以上的距离,穿过玻璃窗的UVA已经难以检测到,所以在室内的时候只要不是距离玻璃窗很近,完全可以不用防晒产品。在车内的防晒工作还是需要做好的,因为在前挡风玻璃进入的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还是非常大的。阴雨天通常云层较厚,外出时一般都会打伞,紫外线已经被大为削弱因此可以考虑只使用简单的SPF15的防晒霜即可。外出去海边游玩时,防晒工作必须要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地覆盖,在海边不仅太阳直射的紫外线十分强烈,海水沙滩等反射到肌肤的紫外线的量也不容忽视。同时在海边肌肤会大面积裸露,因此一定要选用一款防水效果好且延展性能好的防晒产品,并且做好及时的补涂工作。在下水后、大量出汗后,防晒霜损失会较大,因此补涂时间最好适当缩短。而在高尔夫球场,因为地面绿化面积较大加之会使用帽子和墨镜,地面反射的紫外线较少,只要选择一款SPF30+ PA+++的防晒产品并且做到足量及时的补涂还是可以阻挡掉大部分紫外线的。
迷思四:为何使用防晒还会被晒黑,到底该如何有效防晒?
常见误区:很多美女认为使用防晒产品之后,就能完全的阻挡紫外线,认为选用了SPF30+ PA+++的产品之后就可以再阳光下安心的站数个小时也不会晒黑。
迷思解答:不论SPF和PA值到底多高,有效防晒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2,
3,
4,
迷思五:日霜,隔离,BB霜,粉底,矿物质粉都有SPF,使用了这些是不是可以代替防晒霜?
常见误区:市面上越来越多的保养品,彩妆品都带有了SPF和PA值,许多美女们都认为购买了这样的产品就不用在使用防晒产品了。
迷思解答:的确现在市售的产品许多都带有防晒指数,但是许多日霜中只添加了UVB的防晒成分,对于UVA几乎没有任何的阻隔作用,若只用这样的产品来代替防晒,恐怕要不了多久即便是白富美也会变成黑屌丝的。至于隔离霜一直被网友们传的神乎其技,又能阻挡脏空气,又能防辐射,又能抵御紫外线,还能修容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可是隔离只是国内对Makeup Base的翻译,其实真正能起到上面功效的“隔离”是不存在的。要么隔离是个妆前乳,起到一定的润色修饰作用,要么就是一款防晒产品。本身物理防晒剂中的氧化钛就具有一定的润色效果,若合理配合其他防晒剂倒是完全可以当做一款防晒产品来使用比如某品牌的一款无油隔离是完全可以胜任防晒这一功能的。至于BB霜,矿物质粉,粉底等彩妆类型的产品,虽然具有SPF和PA值,但是按照防晒霜的用量每次约0.9~1g,如此用量的BB霜,粉底液、矿物质粉相信用在脸上没有人敢出门的。因此在使用彩妆之前,一定要使用一款防晒效果良好的防晒产品。晨起外出上妆的美女们,请自动忽略彩妆和日霜上所标注的防晒指数,乖乖地选用一款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才是王道。
迷思六:脸上画好彩妆,外出应该如何补防晒?使用防晒产品之后一定要进行卸妆吗?
常见误区:很多人认为化妆之后就没有办法补防晒了,因为在使用防晒霜妆就会花掉,若是不化妆的美女们,都在想防晒是否都需要使用卸妆产品来帮助清洁。许多人每天使用防晒后,都会使用卸妆油来清理防晒。
迷思解答:脸上画好彩妆之后的确会不好补涂防晒霜,但是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选用一款带有一定防晒指数的粉饼,因为之前涂抹在脸上的防晒产品不会那么快的就失去效用,可以适当是通过补涂粉饼来延长防晒时间,但是长时间外出还是需要硬防晒措施加以配合。对于防晒霜是否需要卸妆的问题,许多专家达人一直争论不休,对于防水防性能良好的防晒产品是要使用卸妆产品的,但就为卸除一个防晒倒是没有必要使用卸妆油这么强力的卸妆产品,可以考虑使用卸妆乳或者卸妆水来帮助卸除防晒。或者也可以考虑选用温和的植物油比如:葡萄籽油,甜杏仁油,橄榄油等来按摩肌肤然后用洁面产品彻底清洗也是可以卸掉高倍数防水的防晒产品。低倍数的防晒产品,可以先考虑用普通洁面清洁,通常不防水的防晒一般都可以清洗干净,当然如果不放心那就使用卸妆产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