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读中学时的课文里,有一篇吴伯萧写的的抒情散文《歌声》一文,开篇第一句就是:“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大抵读过的人,应该都会有一些印象记得的。走到了47岁这不惑之年的后期年龄,总忘不了岁月深处,那些曾经在生命中的吟唱,脑海里,依然刻录着的是那不变而又长远动人的歌谣。
你听,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恢宏而又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歌声,阐释了多少英雄豪杰,古今多少事,都付与笑谈中,人间如梦了。继而把我们带进到意味隽永的境界,斯词藻丽其外,而凄咽于内乎!
当下,遍布于市的休闲娱乐场所卡拉ok、ktv歌厅,或多或少都会让人们涉足到唱歌的地方,让喜欢唱歌或应之邀约的人,到歌厅里一展歌喉来开心和快乐。
更不论你平时会唱歌还是不会唱歌,亦或偶然的情况下,只要被那歌声、那气息感染之后,你定会在大家的鼓励之下,一样也能唱出那耳熟能详的歌来。
这歌,它一定是既经典又曾震撼过你心灵的歌!
当唱着听着这歌儿的时候,就常会把我们拉回到那时代里去,回想起青春的花样年华,这激动人心的歌,犹如《歌声》里写道的:“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
是啊,回想上世纪的80年那会,我国在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三个年头,全国上下进入空前的讲学习、学技术、为全国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浓烈氛围当中,面临着高中毕业的我们,也正抓紧时间孜孜努力学习,为的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参加高考或中考。
我所在的闽北最出名、也最具规模的重点中学——建瓯一中,出台狠抓教育、出人才计划,记得学校将高中年段的10个班级,分别按抽考成绩分成一、二、三、四等好中差班。1-4班为迎接高考的尖子班;5-6班为中专重点班;7-8班为垃圾班;9-10班改为三年制回炉高中班。
在那两年的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优胜劣汰使班上的同学不断发生着变化,成绩掉下来的,唰入下一级别去,而成绩升上来的下一级别学生,则进入高级别的班里学习。
笔者恰是垃圾班里的尖子,矮子中的高个,属于还可再生利用且较有价值的垃圾,到了临考前的几个月时,也庆幸地升到中专班里,而且,住进了学校的学生宿舍,为的是不用再往返学校与家,将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但是,早已习惯了那垃圾班的自由自在悠闲,早已不把学习当回事而破罐破摔的我,当到这陌生的班级里,看到同学他们埋头努力的学习时,发自内心的就觉得他们太苦了,离最后考试时间,不也就是那么简短的了,哪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行的呢,何必呢。因而,校园旁的小树林、池潭边那弯弯的小路,伴着哼唱那《流浪者之歌》,最是我继续乐得个悠哉、悠哉之地……。
那时,电视才刚刚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里,偌大的一个中学,四处黑黢黢的旷野般,就一台14吋黑白电视机摆放在操场一隅,它是最有吸引力之源地,只是在晚自习前的时间段内,同学们争相观看,可当晚自习时间一到,同学们纷纷离去。而我,还钟情流连于电视上的画面和谛听那美妙的歌声,记得那会最为走红流行的歌曲,什么妹妹找哥泪花流、边疆的泉水轻又纯,太阳岛上等等,这些歌儿是那般的动听和以至于拨动着我灵魂的心弦,完全忘情了融入到优美抒情的歌声之中,最忘不了那些个跳跃的音符、舒缓、激昂的旋律组成的声音呵,深深地震撼着我那颗年轻又单纯的心。
那会的歌,也没什么这音响那什么的,有的只是一根电线杆顶高音喇叭里的播出,也不必要在舞台上要追求这效果,那效果的,更不必像现在一些年轻的歌手,施展出百般舞姿或制造噱头,来取悦和博得听众、观众的注意力、看点。可那歌声,依然如此般地震撼着我们的心!
一次,电视里正好播放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词作家桂涛声的《在太行山上》歌曲,当听见“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歌声放出,我问我的孩子和他的几个同学听过这首歌没有,感觉如何?他们说,这歌声有一种触动灵魂、震撼于心灵又悲壮之感,但我们没听过、不爱听,我们爱听如今时下流行的年轻人唱的歌曲!他们的回答让我愕然!我不知现今有的歌手唱出如念经般的所谓流行歌,不知能有几首能会成为经典留存下来!这些孩子们能否在我们这年龄时,像我们这样如此的怀念那时代的歌!
一组歌,是一段岁月的拼接,是一份无法忘却的岁月记忆。
歌厅里,看着同学们象走马灯似的,焕发着青春,你方唱吧我登场,听着这些曾震撼于我心灵的歌,不知曾震撼过朋友你没有!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九日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