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杜鹃花,是在儿时。因清明节的祭扫祖墓,到郊外的山上,杜鹃花突显的红色嵌在新绿之中,东一丛西一簇的开放着,极似万绿之海中燃起的堆堆篝火,错落于枝桠上的串串艳丽花朵又如火焰般燃烧。
许是受海拨高度、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地处闽北丘陵山区的建瓯——我生活之地,极少能见到满山遍野大片大片宏大场面的杜鹃花。
石塔山,海拔一千多米,山高水长之地,建瓯境内的一座石头山,毗邻交界的是古田县、南平市,独处一隅,远离城嚣。此山以奇石似塔,嶙峋俏立、景优而出名,然最令我心驰神往的,却是塔山顶那片天然又媚人的杜鹃花。
四月下旬里的一个下午,匆匆而过地上了一趟山,也是我第一次踏进石塔山。
车行在玉山镇至石塔山的山区公路上,山路虽然崎岖蜿蜒,而且一路爬坡,但两旁的青山满眼稠绿,清风扑面,虽已过了清明节,还是随处点缀着依然盛开的红杜鹃,又见溪涧流水潺潺,景色煞是优美,新打的水泥公路舒适又不颠簸,那心儿就飞了起来,好像远方正在自由飞翔的苍鹫一样。
杜鹃花,或叫映山红,常盛开在四月初的清明时节,家乡福州人也叫它清明花,觉是很贴切。它多是一株紧挨着一株,一簇紧连着一簇,待花期一到,竞相开放,十分艳丽,尤像火一样的能把整座山都映红了。
抵近塔山千米山峰,树木变得稀疏,且大多是小矮的灌木,间或伫立着的松树,也长得遒劲,又阿娜多姿了。
登到山顶,极目四望,整大片的杜鹃树散布在灌木丛中,瞅不见想象中那火样红彤彤绽开的杜鹃,所视之树,尽是略染猩红的花骨朵儿和星星点点的绿叶芽,枝条上的蓓蕾与芽儿竞相萌发着。
再看它,粗大矮实的兜头,遒劲的枝干,疏朗的枝桠所添新枝不多,倒也愈发显得它的斑驳和豪迈,竟是与别处见过的杜鹃树不同。
入丛辗转,眼帘底下,是一大片已露出红顶含苞待放的花蕾,它们错落在枝枝桠桠上,嗬!恰是好大一匹如染红斑点的碎花布呐。此景,以“万枝丛中点点红”最为贴切形象了。
因为我们来早了,那令人万千倾慕的,层林尽染、满山红遍的杜鹃还未盛开,那知山上、山下的差别竟如此之大,真如唐人所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记得儿时看的影片《闪闪的红星》里,画面采用许多艳若燃烧火焰,又灿如红霞的映山红点染烘托,充满了诗意和令人遐想不尽。
再加上一首好听又抒情的《映山红》插曲,“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熏染出了当年南方苏区人民坚持斗争的心声!使儿时的我,就对红杜鹃——映山红,这革命的英雄花,如痴如狂了。
石塔红杜鹃,长在山野深处,与高风气节的松树遥相对守。环视其周,突兀在高岗之颠,天生天养,不羁于茫荡中,仰笑长天落日,品极世外。当缄默之时,可让日月感伤;而璀璨之日,亦使天地妒忌。但在它整个生命的长河里,永远释放出一种居傲、洒脱和坦然。
同行的同学安慰说,可惜来早了点,若再过半个月左右时间到石塔山的话,就能欣赏到令人神往、开满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了。我说,此番并无憾!其实,那浓墨重彩而又恢宏的石塔杜鹃,已在我心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