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艾滋病还可怕的寂寞
(2010-05-21 14:13:23)
标签:
寂寞吴九箴精神病孤独爱情情感婚姻校园 |
分类: 图书连载 |
——吴九箴《让寂寞来,让寂寞走》
有很多人,即使没有对外表现敌意和恨意,但是他的人生意义,也是处于疏离封闭的状态,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不管做什么事,工作也好,照顾家人也好,常常因为潜意识的疏忽,而造成非常多的伤害,这虽然不是刻意的,但不经意的疏忽,无形中会造成重大伤亡,这也是另类的沉默抗议,抗议这个世界没有人在意自己。
例如,做餐饮的,有人把清洁剂掺在饮料里,或者加油站员工在油管旁吸烟,不顾他人死活,有的人被纠正,还恼羞成怒,强烈反驳。
这些人都是因为内心的疏离,也就是没有跟整个社会连结,形成的隐形寂寞所造成的。
所有的黑心商品,都是上述情况的延伸。例如,废弃轮胎拿去刻痕再售,不去考虑到这样做会出人命;或者,卖毒奶粉让小婴孩喝了洗肾……这类不顾他人死活的事,层出不穷。
可想而知,他们都只想到自己能够活下去就好,这些商品销售出去谁用了、会出什么事,都不关我的事。
对于这些人的反社会倾向,政府设再多的检验关卡,或再立更严格的法律条款,其实也都于事无补,应该从源头去解析他们的人生意义,为何发展的如此狭隘?
人生意义狭隘的人,必定会寂寞,而且这种寂寞,像艾滋病一样,有很长的潜伏期和杀伤力,还会透过基因流传下去。
当你因为失恋而寂寞,受影响的只是你和身边的人。
当你因为生命的疏离感而寂寞,受伤害的,却是整个社会的人,甚至是整个地球的所有生物。
这些人,因为害怕,所以会一直想逃离,一直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疏离感之中,就像上了瘾一样。
当你保持觉知,去检视这个源头,要接受跟大众一块生活,你才能存在的实相,必须跟这个社会连结,彼此相互合作,你才能有美好的人生。
从事服务业,像是法官、医疗人员、老师、军警这些行业的人,更需要保持觉知,因为这些人工作上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社会无可弥补的伤害。
所以,尽你所能,本着良心的觉知,不管你从事任何行业,才能够与整个社会连结,你的存在意义,才不会只是你个人妄想、主观的狭隘定义。
别人从我这边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必将会把负面的感受和认知,带给下一个人,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业报”或“果报”,这是实相的法则,很科学的,和宗教信仰或神秘主义没有关系。
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家庭,一个职场,一个小区,大至一个国家,整个地球就是整个“共业圈”。
觉者,能看到整个共业圈的业力轨迹,不用抱怨周边环境带给我们的不便或灾难,因为我们自己也是整个共业圈的一份子,我们做的每件事也都牵动着整个业力轨迹的发展。
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用觉知和良心经营的,如此才能慢慢建立连结,并且进而扩大到互相合作。
很多反社会人格、精神障碍、社会边缘人,能够从社会辅导的协助下回到正常轨道的,成效有限。
当你自己阻断了跟人或跟家人的互动,或跟社会的互动,身上没有任何感情线,真正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的觉知和勇气。
坊间出现一个类似搞笑的团体,去死去死团(反对成双成对),虽然对社会的伤害性并不高,而且难保日后团员自己不会谈恋爱,这是很幼稚的行为。
很多人宁愿花很多钱在信仰的仪式或器物上,却不愿把钱花在孩童营养午餐或更有意义的救助上。
保持觉知去做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这个事情的意义,并非定义在个人狭隘的眼光里也很重要。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消除寂寞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内在的欲求的力量,转变为奉献,你会发现寂寞全然的不见了。
当你看见有那么多的人需要救助时,会发现,自己所遇到的苦恼和困境,又算得上什么?
人们过去的习惯,总是一直不断的想抓取,透过神明或吸引力法则,得了许多,想要的却更多,欲望如无底洞,永远填不满。
当你有觉知,你也可以透过发愿,停止向外或向宇宙、神明祈求给你什么;相反的,把你内在的愿力和慈悲,从内而外的一直给予,你会发现一个奇迹,内心的平静和踏实,日渐满溢,寂寞与孤单从此解离。
在此也想以此书号召大家,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组织起来做些有意义的事,不管是协助公益团体、老人院、孤儿院都可以,发挥每个人的一己之力,看看对这个社会能有多少贡献,这才是我们身为人的最美妙的意义。
九箴九思
常常在想,台湾这块土地真好,因为有创世基金会,有慈济,有伊甸基金会,还有许许多多默默为这块土地耕耘,不求回报的慈善团体。
只要我们愿意把眼光放远,不再只是关怀自身自家的利益,在安顿照顾家庭之余,再把力量扩及到小区,甚至于社会,你也会有不枉此生的收获,就看你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