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悲心陀罗尼拳
(2016-03-10 14:13:15)
标签:
转载 |
分类: 精彩转帖 |
大
引言介绍:
大悲拳是佛门密宗内功拳法,全称为“大悲心陀罗尼拳”。大悲拳源出佛门典籍《大悲咒》是一套蕴观想、持咒、结印为一体的内外兼修的修持武功。密宗的修持,其戒律是极为严格的,对没有受到密宗仪式之人,绝不显示密法,因此大悲拳虽然有舒胜的修持效果,但在沧桑巨变漫长的岁月中,仅在佛门内秘传,对外绝不示人,而在佛门内则一直由主持方丈一脉脉单传。该拳实为佛门内的护教拳法,一旦寺内有顽劣弟子持武功而不服寺规的,方丈则用此拳来维护寺规戒律进行震慑。本人师祖奇云大师俗名史正刚乃是北京西郊上房山兜率寺少林密宗高僧,生前以千手观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简称大悲咒)为依据,按像寻索拳式,按全经梵文84句真言,每句均有一尊护法神像的姿势与变化,这种将持咒结合拳式的演练,行拳中口诵真言,心观想,手结印,禅拳一体的拳法为师祖奇云大师首创,实为当代大悲拳的开山鼻祖。奇云大师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武德高尚,名震北方武坛,被誉为北方的武坛领袖人物。七十年代前更被武林同道誉称为“南有海登,北有奇云”,得到武林界极高的赞誉和推崇。大悲拳过去再佛门中演练,第一件事就是先金盆洗手,佛前供香,然后净心非常虔诚的口诵大悲咒,念观罗汉像,手持契印而练,它不分姿式动作,经起而势起,经止而势止,这种练法,就是密宗瑜伽行,即手结密印,口诵箴言,意专观想,身与口协,口与意附,意与身会,三业相应。鉴于现在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我们这些嫡传俗家弟子在跟奇云大师的入门高足李道中恩师演练此拳时,由于大悲咒全经梵文84句真言,隐晦难懂,且发音与日常读音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在演练中一般不再背诵84句真言,而是在全套63式大悲拳每遇特定动作时,则口诵12字、21字、25字三种真言,此三种真言不是嫡传入室弟子决不外露、传播。今天凡能有幸得睹和修学大悲拳之弟子,实在都是福缘深厚之人。今天我这当今李道中恩师的嫡传入门第二代俗家弟子,把这套奇云大师所著的佛门秘拳,佛家练身,修心养性的秘宝贡献出来,以臻广大读者和大悲拳爱好者,使大家对大悲拳的风格和特点、要义和要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后续)
大悲拳的风格与特点:
大悲陀罗尼拳势庄严、舒展,自然优美。行动时,动作大开大展,大起大落,松柔圆和,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起伏屈伸,虚实分明,一动一静,皆有法理。神态端庄而宁静,姿式奇特,处处贯以罗汉形象,神妙无穷。另以坚凝意志,增进智慧,对神志、脏腑、筋骨、肌肉均有全面锻练作用。
本拳手法严谨,灵活多变,多彩多姿,技击实用性很强。
手法有:掐、拿、抄、托、切、错、劈、掳、拔、挂、撕、搧、搂、掖、提、按、摇、塌、刁、挽、镇、锁、指、探、撩、拽、撢、掤、拢、推、挑、舔、盖、挤、撑、捋、豁、扣、钓、点等;
手的变化有:十字手、钩手、错手、按手、挽手、刁手、切手、撢手、掤手、磨手、捧手、掳手、抄手、拽手、挑手、托手、推挤手、劈肩手、掐拿手、点手等;
掌的变化有:合掌、撑掌、分掌、按掌、塌掌、掖掌、盖掌、穿掌、劈掌、探掌、撩掌、横掌、托掌、切掌、舔掌、豁掌、扣掌、挽掌等;
拳的变化有:冲拳、劈拳、掖拳、叠拳、撕拳、搧拳、对拳、舔拳、豁拳、拢拳、镇心捶等;
诀的变化有:剑诀、三叉诀、毗卢诀
本拳腿法多变,进退运用自如,基本腿法有:蹬、踢、点、踹、踏、撮、盖、跨、弹等;
腿法变化有:直踢、撮踢、侧踢、侧踹、箭弹、跨盖、踏脚、蹬脚、点脚等等;
大悲拳的要义要领如下:
练拳要求肩要沉、肘要垂、掌要展、胯要收、膝要松,脚要稳;动作不论升降、进退、伸缩,其重心全都联系在腰,所以腰是主宰。
开与合,是指身体四肢而言,在做每个动作之前,应将有关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神经逐渐舒松开来。到这一动作结束时,再将有关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神经逐渐结合,这就叫肢体上的开合;在动念上,当做某一动作之前,动念先虚,到这一动作完毕时,再将动念换实。这就是动念的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