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计算思维,北师大张进宝教授的学习材料记录

(2023-11-27 16:40:52)
分类: 研究-学习
周末参加了几次北师大张进宝教授在线组织的元卓论坛,了解到了张教授组织的BEBRAS计算思维在线认证活动。利用几天的时间学习了视频【Bebras中国社区教师研修课程
欢迎参加Bebras教师研修与初级教练认证活动! 联系思悦老师18010108609获取密码,研修并成为认证教练 组织你的学生参加Bebras主题活动吧!】,觉得很有收获。记录如下:
主题一:从全球胜任力到计算思维
全球胜任力/全球素养培养,是面向未来教育的根本目标。
张教授形象地描述成剥洋葱,即最外层到最内层依次是:全球胜任力、核心素养、信息素养/数字素养、计算思维。
信息素养/数字素养在核心素养中有重要地位。
全球核心素养框架中关注的核心素养包括两个维度:
、领域素养
1、基础领域素养(语言、数学、科技、人文与社会、艺术、运动与健康)
2、新兴领域素养(信息、环境、财商)
二、通用素养
1、高阶认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
2、个人成长(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控、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
3、社会性发展(沟通与合作、领导力、跨文化与国际视野、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中国在这方面的实践是在信息科技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作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计算思维是重要核心和抓手。
课程观的转变:将课程名称从“信息技术”改成“信息科技”,实现从0到1的突破;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的DNA,指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大概念、主题式、综合性、体验性教学;从育人价值角度,培养学生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从学科价值上,“促进人的一般、共性、整体发展中的特殊/局部价值的作用”。
“信息科技”课程名称的改变,还体现了几个转变:从“学科立场”转为“育人立场”;从“知识本位”转为“素养本位”(“学生发展本位”);从“操作、编程、知识点”转为“学科大概念(学科本质概念)”;从“培育熟练、技巧、记忆”转为“关注认识、理解、态度;训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迁移应用”。

二、关于“计算思维”:
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数字时代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家,都应热心于它的学习和应用。
计算思维可将问题清晰、抽象描述出来,并将问题的解决方案(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表示位信息处理的流程。
国际趋势:3R+CT :读写算+计算思维(将计算思维提升到与“读写算”重要性并列的高度)。

思维是一种在大脑内发生的、抽象而复杂的活动,它更关注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而忽略细枝末节。(不是大脑内的所有思考都能称为思维)。思维必须以知识为载体,在实践应用时才能发生。

计算思维: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是一种思维模式)。
专家思维方式:调用背景知识:降低认知负担;积极调用程序性知识:化大为小、逐个解决、剪枝、化繁为简;大概念与知识的内在连接:触类旁通和洞见的涌现。
计算机科学家最核心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范式。
举例:如图灵机,简单解决的理论模型,理想上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2、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这句话的引申是“计算思维培养于解决问题中,在解决问题中考查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实践路径:
计算思维必须在解决问题中培养,目前共有两类实践探索:
(1)编程、机器人课中训练计算思维
(2)bebras的脱离技能培养而直面计算思维,创设连接真实生活的情境和问题。
【大概念本质】知识埋藏在情境和问题之中。发掘知识、解决问题、训练思维。

设想的课程:KUD(knowledge understand do)教学目标组思路,组织大概念教学;
用大概念组织教学目标组;
只保留指向学科核心概念的必要知识;
动手实践、游戏化学习、体验式学习。

bebras方法论:
阅读题目(题目不依赖记忆性知识)、提取知识、链接概念--> 调用思维: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迁移应用、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思维

面向数字时代人才培养的计算思维教育
张进宝教授围绕“计算思维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为何开展”“应如何”三个方面展开。
我们的世界正在被数字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采集渔猎”“农耕畜牧”“工业社会”三个阶段;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现在的“现代文明社会”
科技发展已经成为驱动现代文明社会与发展的关键性力量。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多次更为深刻转型、社会发展全新形态,发展数字技能、高效率使用计算机、满足当前和今后学习、生活与工作的需要,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优先事项。

人们的数字足迹:电子邮件、移动电话、网购、公共场所监控、医院医疗记录等,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科学研究方式的变化:基于计算方法的科学
如计算物理学、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计算建筑学、计算社会学等

周以真教授关于“计算思维”的定义: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她的出发点是从计算机科学家的角度提出“计算机科学的思想方法”,但思维“要脱离某一学科独立发展”,所以要跳出计算机科学领域。
计算思维到21世纪中叶将成为每个人的一项基本技能。

Jim Gray:科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经验科学:主要是描述自然现象
理论科学:使用模型、归纳法进行科学研究,主要是逻辑推理。
计算科学:模拟复杂现象。
数据探究:统一于理论、实验和模拟

对自然现象(人工现象)三种抽象方式:
物理抽象:将问题单纯化,成为一个验证体系(经验学研究)
数学抽象:将问题逻辑化,成为一个推理系统(理论推理)
计算抽象:将问题符号化,成为一个计算系统

人类科学研究三大思维模式:
理论思维(推理思维),代表学科:数学。特征:以推理和演绎为特征
实验思维(实证思维),代表学科:物理。特征:观察和总结自然规律
计算思维(构造思维),代表学科:计算机科学。特征:设计和构造。

Richard: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内含丰富的信息,正确提取这些信息变换,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之成为能够利用计算机处理的形式,这就是基于计算思维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论。(脱离人类加工,转变为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

计算思维的内涵:
作为数字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用于解决的问题不限于计算机科学领域;
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问题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
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将其迁移到与其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问题解决的四个主要阶段:
(1)对问题情境的理解与表达(2)设计或选择已有的解决方案(3)监控和执行解决策略(4)反思和评价解决策略

计算思维运用的三个阶段:问题表征(抽象)、解决方案表达(自动化)、解决方案执行和评估(分析)

生活中的计算思维:
抽象:剔除非关键信息,抓住事物本质
分解:将复杂问题拆解为独立的部分逐个解决
迭代:实际生产中产品需要不断迭代更新
算法:流程改选提升效率
并行:同时实施多项任务

在其他学科教育中融入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功能具有普适性,开展计算思维教育不局限在信息科学领域,可以开阔至其他学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