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身实践线上教学后的思考

(2022-12-31 11:01:14)
分类: 研究-学习
2022年的年尾,因为guojia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我们所有人都直面了这一波疫情。年底的高二学测因为疫情延期了,全体学生在家进行长达10多天的网课,这些个机缘巧合使得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第一次也同步转入了线上教学。
一开始是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因为复习阶段的线下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个别指导。而线上课怎么练习呢?
好在因为疫情放假的前一天我通过同学关系找来了全套复习的电子文稿,包括选择、操作和综合分析等所有题型的题目及答案。一开始是预备布置给学生回家自主学习记忆和理解,但后来了解到基本没有学生静下心来去看的。因为临近学测考试,年级部线上课表中安排了信息技术课,而且是破天荒的一周排了三节。
虽然在线上课开始的第二天就得到了学测考试延期的消息,但我想也不能荒废了这些课,还是按照之前预定的方案,每次课上集中学习两套复习题,主要是记忆选择题中的知识点。对于有些比较灵活、需要理解的题目,要求学生提出来后由我集中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现了线上课的很多问题,比如一个班有有多少学生还坐在电脑面前听讲的,有多少学生在认真按照布置的任务去学习的……这些都是未知的,所以我就多进行一些互动,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找学生回答、让学生统一在一个时间点在聊天窗口回复一个消息等等,尽可能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真实状态。
通过这些互动,了解到一个班虽然平均有8成以上的学生是在线状态,但真正在听讲的也就一半左右的学生。
我将这个情况反映给一个比较熟悉的班主任,他安慰我说他上课从来不点名,想听的学生就听。他还说他是不想上这个网课的,但又担心有家长有意见,才这么随便上上的。其实并不是我的这位同事工作不负责任,我看到的是他对线上课这种形式的教学信心严重不足。
线上教学也跟我大学学习的专业相关,所以我就把这几天发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老师教学的、管理的等等一一罗列出来,发给了分管年级的领导。

根据这几天我在高二几个班线上教学的观察,个别班级的老师和学生可以在以下方面注意一下:
1.学生实名制登陆:有的班级没有要求学生实名制登陆,学生有使用昵称的,有使用姓名首字母的,实名的学生很少,不方便师生在课堂上开展互动。实名制能够时刻提醒学生的身份意识,同时也体现对上课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尊重。
2.老师的课堂互动意识:有班级专门安排一个学生对每节课学生在腾讯会议的登陆情况进行考勤。但学生是否整节课都在持续听讲,还需要老师及时地进行一些互动:比如用一个简单的问题请某位同学回答,了解一下他是否在线,是否在听讲;讲解了一个知识点却不知道学生的接受情况,可以用类似“听懂了回复1没听懂回复2”进行反馈;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请同学说一说,避开一节课老师从头讲到尾的情况。
因为互动需要时间,所以一节课的容量可以较平时稍微小一点。
3.老师线上教学的手段:发现有一位老师整节课在QQ群内用QQ电话的方式上课。如果没有结合“分享屏幕”的功能,学生只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师生同时看线下的试卷),这节课的效率应该也不会很高。腾讯会议系统采用共享桌面和语音的形式,让学生不仅能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也能够看到讲课的内容,同时打开了声音(耳朵)和画面(眼睛)两个感官通道,如果只采用“广播”的听讲形式,信息接收通道大幅降低,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也很难长时间保持。
建议采用长期的腾讯会议号,无跑班等特殊情况不要频繁更换会议房间号。
对于有难度的知识点,可以用录制微课的方式让没有及时掌握的学生在课后自主反复观看学习。
4.老师教学的计划性:某班正在进行线上课时,班级QQ群弹出一个其他学科老师布置的试卷,要求抽时间完成,下午集中评讲出错较多的题目。这次的线上教学日程安排较满,连平常的早读、午练时间段都布置了相应任务。上午到下午,除午饭时间段学生有点自主外,其他都已安排的满满当当。学生哪里的时间“抽时间完成”,会不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下午上课时的“针对性评讲”估计也很难有针对性了。
不是直接面对面接触学生,老师对学生的“掌控力”肯定也要打一些折扣的。
5.学生线上课的硬件配套:学生线上上课的设备大约会有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或者手机(手机屏幕过小,不适宜长时间使用)。上课互动,点名要求某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他却半天没有反应,等到准备换一个学生时,他在聊天窗口回复两个字“没麦”;还有学生直接通过聊天窗口打字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些都降低了课堂的节奏。线上课堂要提高效益,进行一些必要的硬件投入也是必须的,比如台式机最好配置耳麦和摄像头,耳麦方便语音交流。上课时提倡师生都打开摄像头,营造创设一个好的“学习场”。

他在礼节性的点赞回复之后,我也没发现有管理措施上的跟进。原因我想一是因为这一期的网课应该会随着元旦假期而迅速结束了,第二也是他们对线上课的低预期。
线上课就只能是低效率吗?能不能通过某些促进手段使得能达成接近线下课的学习效果?

我考虑再三,线上教学这种形式并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终止,其他比如极端天气、寒暑假节假日的补差提优等也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如果用的好了,也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效率的,比如说免去了来回交通的时间,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来保证学生的睡眠等等,可以说不管线上教学的真实效果如何,它已经真实地深入了师生包括家长的内心。我把这个称为“后疫情时代”的线上教学。

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我觉得主要就是解决两类人(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预期,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状态,帮助提升老师线上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等等。结合这些去开展调研和培训。
教师方面:线下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如何迁移到线上?比如线上上课与线下课相比,可以增加或优化哪些教学流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还比如文科老师的板书、理科老师经常需要的讲演,线上课可以通过哪些硬件软件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可以结合这些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减低老师线上课的技术忧虑。
学生方面:线上课的真实状态是什么样的?能否很好地遵守线上课的作息时间?有没有线上学习的独立空间?父母对线上课的接受态度怎样?平常自己能否调控好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与娱乐的关系?家里有没有配备适合线上课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线上学习设备设施是否齐全?若没有适合的设备家庭配备起来是否吃力?线上课的网络费用有没有额外花费?
了解到学生线上课的真实状态,便于学校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如对于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可以通过班会、师生恳谈会等时机促进转化,对于因家庭经济原因线上课硬件设备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智慧教室配备用的平板、机房定期淘汰的计算机设备等暂借给学生使用,使用结束后返还。等等。
后来将自己的想法思路发送给了校长,他表示肯定并支持,鼓励我可以朝着教学研究课题的方向规范开展。
希望这也是真问题、真研究的一个开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