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十诫(六) 蒲公英

标签:
向东的飘絮未央的蜡滴浓香曲奇派叉腰的天使玛利亚的圣宠 |
分类: 人在旅途 |
http://s8/mw690/001LMVTrgy6T6Bnl7Mjf7&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7/mw690/001LMVTrgy6T6Bnxa1o46&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对于妳说的,妳无言的话,象征妳的心事。
好像蒲公英,风里,雨里,昂然伫立,等待命运的消息。
微风轻轻吹过,带走妳飘散的踪迹。
细雨霏靡,洒落在妳遮泥的粗衣。
阳光中是否……………是否有妳真挚的爱?
露水里是否……………是否有妳喜悦的泪?
美丽的花蝴蝶,请莫再迷恋妳的芳香。
朝阳,向妳绽放他的微笑。
那,是妳永恒的憧憬。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nGEB61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仍是初秋时分,午夜的华沙,就已经寒风凛冽。
在国际长途车站,搭上“波罗的海”巴士,漫漫长夜的颠簸,断断续续的睡眠,第二天一早醒来,已经来到了立陶宛的城市,首都维尔纽斯。
我决定从华沙来到这个地方,是为了看一位旧时的朋友。
和伊芙莉娜相识,是在几年前了。
在德累斯顿,春天的易北河畔。
那时候,她和来自考纳斯的小伙伴瑞贝卡结伴在德国游学旅行。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偶尔会想想,那个叫做立陶宛的东欧国家,那座名叫维尔纽斯的城市,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
在约定的时间,伊芙莉娜款款而来。
毕竟几年过去了,虽然时常邮件往来,但对她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那一年在德国的相片里。
结果,在旅店大厅最初见到她的一霎那,我竟然完全没能认出她来。
那年,她还是一个带着“婴儿肥”的天真小姑娘,身上散发出浓郁的学生气,脸上肉嘟嘟的。
这次看到她,明显清瘦了很多,目光中也多了几分社会历练的稳重。
熟悉的,是她那不变的一头金发、深蓝色的眼睛、还有鼻梁上那一小段独特的、突出来宛如“指环”一般的骨头。
伊芙莉娜的嗓音和语气,很像歌曲《Big Yellow Taxi》里面、27岁的Joni Mitchell。
她平时仍在维尔纽斯大学攻读经济管理学位,一到了寒暑长假,就去时装公司做市场调研的工作,累积自己的职业经验,外加赚钱,前段时间,刚刚从瑞典斯德哥尔摩跑公务回来。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nSFhqf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nYFVG8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9/mw690/001LMVTrgy6T6Bo6A4038&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我们走到老城的教堂广场,按照自己对欧洲城市的大概了解,我想这里应该是维尔纽斯最中心的地方。
虽然还是初秋,维尔纽斯俨然一派深秋景色。泛黄的叶子洒落在白色大教堂外,宁静的色彩,仿佛透过光的琥珀。
我告诉伊芙莉娜,千万、千万不要按照思维定式,把我当作游客,我们只需要四处随意走走,这样就好。
她看着我,笑了笑,刚好上午的阳光洒落到她金色的发梢,形成一圈独特的白色光晕,仿佛一束天使的白色花环戴在了她的发上。
缓步走上一座名叫格迪米纳斯(Gediminas)的小山丘,大概百米高的样子,伊芙莉娜说,走到山顶,可以看到维尔纽斯的城市全景。
上山的石路并不好走,我们边走边聊。我告诉伊芙莉娜,自己就是某一类人:某一座城市,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在那里读书,在那里毕业,在那里开始职业生涯,在那里为生活日复一日的努力,在那里失去爱…………
讲到这里,伊芙莉娜突然笑了。我望向她尖尖的鼻子上明亮的眼眸,很明显,她的目光中充满了恶作剧意味。
山顶的一片开阔地,有一座类似古老碉堡的建筑物,逝去岁月泛旧的红色,沧桑着东欧古城颠沛流离的时光。
古建筑的两端,一端,是老城;另一端,是新区。
老城那一边,尽是一座座教堂、风格迥异的穹顶。
新城那一边,有一座“包豪斯”简约风格的高层写字楼,以及每一座城市几乎都具备的、乏善可陈的地标——电视塔。
http://s14/mw690/001LMVTrgy6T6BodiGhfd&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oJ8vO4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新城那边可以望到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我问伊芙莉娜,河的名字,她叽哩咕噜讲了一句立陶宛语,其实她也不知道这条河的英文名字该怎么讲,只是告诉我,同一条河上的某一座桥叫做“白桥”,某一座桥叫做“绿桥”,还有某一座叫做“什么什么”的桥。
后来看地图,我才知道那条河的译名,叫做“内里斯河”。
走到老城全景这一边,站在最外沿、半人多高的古老石台前,伊芙莉娜特意指给我看一座远方的穹顶,花花绿绿的颜色、巨大的洋葱头形状,说那是俄罗斯人的教堂,我点点头,没错,那的确是一座典型的东正教教堂,一讲到这里,我突然问她:“难道妳不是东正教徒?”她说她不是,她是天主教徒。
嗯,我本以为这个国家的人们,几乎都信仰东正教。
http://s16/mw690/001LMVTrgy6T6Bp26wDdf&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mw690/001LMVTrgy6T6Bpoaicc0&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下山路方向,正对着远方的另一座山丘,在那座山丘的顶部,矗立着一座很奇特的建筑物:三个巨大的白色十字架,根植于土地上。
自然而然,我问伊芙莉娜这“白色十字”的故事与象征意义,自然而然,伊芙莉娜天真的摇摇头,她只知道,这一切在她出生时就在那里。
伊芙莉娜对我说,到了冬天,石路完全被冰覆盖,从山顶走下去,才是真正的滑到万分凶险。那真是对身体平衡的最极端考验。
我猜她那时候一定没有手扶路边的栏杆,而是冒险径直走下去。嗯,我想是的。
http://s11/mw690/001LMVTrgy6T6BpxuuCca&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mw690/001LMVTrgy6T6BpMju000&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走下格迪米纳斯山,来到一座名叫“Bernardinai Garden”的公园,我们坐在长椅上休息。
好奇的伊芙莉娜摆弄起我的长焦镜头,特意把相机的背带套在脖子上,挂在胸前,然后对着公园的远处开始对焦,中午的阳光透过泛黄的树叶,洒落在她暗影婆娑的彩色围巾上。
http://s4/mw690/001LMVTrgy6T6BpSxhx03&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我突然发现一个细节:这部相机虽然已经伴随我很多年了,走过很多地方,但我从来没有把这个老朋友挂在脖子上面过。
真的,从来没有过。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究竟为什么。
我告诉她,第一次拿起相机拍照,是我十岁的时候。
在当时很有名的一座公园,我完成了一张自认为很有意义、很了不起的相片。
在那张相片里,我留下了父母那个时候最自然、最亲切、也最美丽的笑容。
这是我的自豪,永远都是。
很多人喜欢把拍照行为叫做“玩相机”。
这个称呼我完全不赞同,甚至讨厌。
就像所谓的专业和业余之间的区分一样讨厌,并且无聊。
拍照,是一种举动,无论谁在拍,都是、也应该是一种饱含热爱、去记录生命状态的举动。
每一张用心拍出来的相片,都值得尊敬。
因为记录的,是那一刻的某种真实。
试想,如果你的老父亲在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拿着一部相机记录你一天天的成长,即使那部老相机现在已经挂满尘土、早就报废不能用了,你会舍得把它扔掉吗?
当你拍出来的相片,给哪怕仅仅一个观者带来感悟、甚至生命的希望、生活的热爱,你还会深究这张相片的“用光技术”有多少缺陷吗?
所谓的专业和业余,我想,唯一的区别,就是你是否借此养活自己的肚子,是否靠此为生赚钱。
这是仅有的区分。
当然,总会有一些人,深深陷在“照相机”的漩涡之中。他们耗费大把金钱来购买器材,却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相机当作过“朋友”;他们会一次又一次拍餐桌上的红酒杯,然后分析各种光学条件下的成像差别,却永远也不懂得,相机是你带在身边、和你的双眼一起去了解、去感受世界的伴侣,直到镜头与你的双眼交融,快门与你的食指契合的那一刻。
他们会在天气条件近乎完美的时间,扛着三角架跑到半山腰,为自己即将获得的美丽风光而沾沾自喜,作为日后红酒沙龙的谈资。
他们永远不会在陌生城市的地下铁、公交车上晃晃荡荡,四处游走,去捕捉突然来临的一张充满生命力的笑脸。
他们不懂,突然迎面而来的瞬间,也许不到一秒钟就会转瞬即逝,根本没有时间留给你去放好三脚架,去测光,去打光。
照相机带给你世界,但照相机不是世界,它同样需要你带领,才能真正走入这个世界。
这一点,有些人永远不会懂得。
哪怕他们以此为生。哪怕他们永远被视为专家。
我告诉伊芙莉娜,旅行当中也有一些人,这些人很奇怪,甚至在他们去过一些地方以后,仍然对那个地方的一切一无所知。所以,除了在回国之后向亲人好友炫耀他们“血拼”归来的战利品,以及高套阔论在世界各大机场退税窗口的攻略之外,他们什么都没有。
这是一种不那么正常的快感。
甚至,我认为这种行为,准确地应该称之为“境外因私采购”,而并非什么旅行。
伊芙莉娜津津有味的听着,时而惊叹,时而微笑,不时发出些语气词,表示她完全理解我的意思。
但我认为她并不完全懂得。
比方说,在维尔纽斯,在这座全世界最盛产琥珀的城市,她会很心平气和的告诉我,这里的琥珀很多,应该不错。
仅此一句话,只说了一次而已。
从她的眼神里,我能读出她的意思,那就是:在这里,在这个地方,琥珀,就是琥珀,只不过要区分好的琥珀与不那么好的琥珀。
而在我们所熟悉的思维逻辑中,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这里的琥珀,是真的?还是假的?
http://s11/mw690/001LMVTrgy6T6Bq6MLo0a&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起身,我们继续四处走走。
几个转弯,伊芙莉娜带我走进一座静悄悄的教堂。
她告诉我,这座教堂名叫“圣安妮”,十六岁的时候,她在这里唱诗。
我笑了笑。
刚好此时阳光照耀在教堂的红墙上,是的,又是熟悉的泛旧朱砂色,烘衬出一份独特的冥想空间。
于是我特意叫她走到红墙边,轻松自然的站好,为她拍下一幅肖像。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qdTpa8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一走进教堂,身旁的伊芙莉娜很熟练、并且快速的右膝跪地,如同芭蕾舞演员的俏丽身姿,然后,在胸前默默划了十字。
我对她小声说,妳的祈祷手势用汉语发音是这样讲的:“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阿门”。
伊芙莉娜点点头,目光中闪烁出独特的光芒。
在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十六岁时她的样子,那个在安息日夜晚、望弥撒时唱诗赞颂上主的白衣小天使。
http://s4/mw690/001LMVTrgy6T6Bqpqg383&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音乐,唱颂天主的圣咏,穿透空气,与倾听的双耳通灵。
所有的弥漫,令我想起薇罗尼卡。
是的,就是那朵两生花。
两个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几乎一样年轻、一样美丽、一样拥有天籁嗓音、也一样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薇罗尼卡。
下雨了,华沙的薇罗尼卡,没有和唱经班的女孩子们一样跑回教堂躲避,而是独自伫立在雨中的教堂外,继续歌唱。
下雨了,巴黎的薇罗尼卡,躺在公寓房间的床上,刚刚享受过肉体的欢愉,默默注视着滑落在玻璃窗上的雨水。
华沙的薇罗尼卡,热爱歌唱,哪怕雨水将她淋得湿透,哪怕高音会让她脆弱的心脏承受不住,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担任音乐会的第一主唱。
巴黎的薇罗尼卡,热爱歌唱,可她深深警觉到唱歌对于自己心脏的伤害,于是她选择放弃自己的天赋,在一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过着平平静静的日子。
华沙的薇罗尼卡,是空灵的,以纯粹的精神意义存在着。
巴黎的薇罗尼卡,是现实的,享受着生活中灿烂的阳光。
华沙的薇罗尼卡,在音乐会演出的最高潮,在竭尽全力唱出整个乐章最难完成的一个音符的那一刻,心脏病突发,倒在了舞台上。
她死了。
与此同时,巴黎的薇罗尼卡正在与男人交欢,却突然停止,然后,心头涌起莫须有的一阵悲伤,不知不觉间,眼泪流了下来。
她活着。
其实,在从前的某一天,在波兰,华沙的薇罗尼卡,结束在教堂的唱诗,走到广场中央,无意中看到了和自己几乎一模一样的、作为旅行者的、来自巴黎的薇罗尼卡。
可是巴黎的薇罗尼卡并没有注意到她,只是在登上旅游巴士之后,无意中隔着车窗拍下一张相片,相片中,有华沙的薇罗尼卡存在。
曾经,“精神意义”邂逅了“现实生活”,可“现实生活”并没有注意到“精神意义”。
当巴黎的薇罗尼卡在某一天终于注意到,在冲洗出来的相片中、那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女孩子的时候,华沙的薇罗尼卡,已经死了。
当“现实生活”终于找到了“精神意义”的存在,“精神意义”已经走向了永生。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qBfnmb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9/mw690/001LMVTrgy6T6BqJoKI48&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6/mw690/001LMVTrgy6T6BqWbCla5&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华沙的薇罗尼卡,我们不知道她是否觉得自己孤独。
巴黎的薇罗尼卡,她,不一定不孤独。
…………………………………………………………………………………………………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拥有精神存在的同时,忽略其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渴望现实生活的滋润。
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在现实生活的乏味之中,渴望业已死掉的精神存在,重新回归。
眼前的伊芙莉娜,也是一样的。
在维尔纽斯圣安妮教堂唱诗的伊芙莉娜,搭乘夜巴士去华沙看流行音乐会的伊芙莉娜,当年德累斯顿易北河畔阳光灿烂的伊芙莉娜,当今结束斯德哥尔摩职场磨练的伊芙莉娜。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辗转于“双重的自己”之间,一生,始终如此。
我也一样。
http://s14/mw690/001LMVTrgy6T6Br5Vhz0d&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mw690/001LMVTrgy6T6BvYusMe0&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we4ZCe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只不过,局限于彼此母语不通的交流障碍,我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我只是想告诉在教堂祈祷的伊芙莉娜,这个还是婴孩、就已经接受洗礼的天主教徒,在东方,在印度教、佛教的教义中,有一种叫做“轮回与六道”的诠释,这种精神,不同于妳所了解的关于“罪与罚”的审判。
相对于天国,那里存在着转世。
相对于天主的恩赐,那里存在着一种叫做“姻缘”的前世因与后世果。
尽管表述不清自己的意思,但身处教堂之中,我不得不为这份圣化的氛围所感染。即使站在虔诚祈祷的天主教徒姑娘身旁,我反而在内心身处,祝福着遭遇情感伤痛与人生流转的那个东方姑娘,真心祝愿,能够在她生,转世成为天真无邪、满颜欢乐的小女孩。
对于这份祝福,我满含热泪的献出。
http://s5/mw690/001LMVTrgy6T6BwlBuka4&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或者,人还能拿什么作为自己灵魂的代价?”
——《玛窦福音》 16 : 26.
伊芙,妳是与生俱来的天使,笑容里,充满了信仰与希望。
与东方某些“无病呻吟”的病态美感截然不同。
只是,除此之外,仍然存在着一些真实的东方女孩子,和妳,是不一样的。
她们也很健康,只不过,她们的内心,比妳脆弱得太多太多。
妳从小就有教堂庇佑,而她们,只能靠自己离乡背井的打拼,坚强的支撑起内心的脆弱。
她们同样美丽着,那是与妳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美丽。
http://s16/mw690/001LMVTrgy6T6Bwxqr54f&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走出圣安妮教堂,伊芙莉娜仿佛看到了什么,驻足在大门反方向最后面的几排画板前,画板上面,粘贴着一些以往教堂圣事活动的相片,她告诉我说,她想找到当时自己唱诗的留影,所以她一个接着一个耐心的找。
我默不作声,等待惊喜降临。
可惜的是,直到最后,还是没能找出她说的那张相片。
这,或许就是自己所说过的,关于相片存在的意义。
不自夸的讲,我想是的。
“他们的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在天之父的面。”
——《玛窦福音》 18 : 10.
“最后的,将成为最先的,最先的将会成为最后的。”
——《玛窦福音》 20 : 16.
走在Pilies主街,一座座建筑物,如同长条形状的巧克力盒子。
http://s3/mw690/001LMVTrgy6T6BwK8b8c2&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7/mw690/001LMVTrgy6T6BwY354c6&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4/mw690/001LMVTrgy6T6Bx8ust8d&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经过圣卡西米尔教堂,来到维尔纽斯老城的中心——市政厅广场。三角形的广场中央,是一座叫不出名字的歌剧院式建筑。
午间,层层叠叠的云,轻抚着圣尼可拉斯教堂高亢的塔尖。
市政广场的男男女女,究竟是在彩排舞蹈?还是在摆拍某一种情境?
http://s14/mw690/001LMVTrgy6T6BGxeuVad&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5/mw690/001LMVTrgy6T6Bxwtdq24&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我不再问伊芙莉娜,只是和她坐在木长椅上,平平静静的观望眼前的一切。
直到摩托车队轰隆隆的噪声响起,伊芙莉娜才露出讶异的笑。
http://s16/mw690/001LMVTrgy6T6BxJGc79f&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午后,啤酒的味道实在奇怪,我竟然喝出了类似“甜姜”的辛辣。
市政厅广场,原本躺在长椅上酣睡的流浪汉,突然起身,神情变得恐怖,不知道究竟什么事情突然刺激到他,一路走开,一路破口大骂,不是骂别人,而是低垂着头自骂,骂起来没完没了。
我与他步行的距离并不算远,试图摆脱他,但是无论加快速度还是放慢速度,这个流浪汉还是形影不离的与我几乎并排同行。
我有些不安,不知道他即将对我做出什么举动:乞讨?或者抢劫?
我实在是想多了。
流浪汉突然快步超过了我,走进街边一座很小很小的教堂。
这次换成了我尾随他,走进教堂。
教堂外门里面还有一个内门,从内门的玻璃窗上,可以看到里面的宗教活动。
内门里面正在举行弥撒圣祭,神父口中唱诵着圣咏,把象征着圣体与圣血的无酵饼与葡萄酒,按次序分发给祷告的信徒。
流浪汉没有走进去参加弥撒,只是默默蹲坐在内门外、外门内的角落里。
他不再骂,一句话都不再讲,看得出来,他在用心聆听神父的声音,面部表情变得万分祥和。
这或许是他抵御寒冷的方式。
http://s4/mw690/001LMVTrgy6T6BxVDqzb3&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身体。’然后,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由其中喝吧!因为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了,直到在我父的国里那一天,为你们同喝新酒。”
——《玛窦福音》 26 : 26 - 29.
教堂外,衣食不保的流浪汉,可能是魔鬼撒旦的化身,也可能是叛徒犹大的信众,更可能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同样拥有自己尊严的乞讨者。
这个世界,远远不是伊甸园的样子。最难的,我认为并不是生或死,因为生死很多时候由不得自己去选择。
最难的,是相信。去相信一件事情,去相信一个人,这个才是最难的,因为它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http://s15/mw690/001LMVTrgy6T6By3qAm9e&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0/mw690/001LMVTrgy6T6Bydhgd49&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临近黄昏,天色阴沉下来,维尔纽斯大教堂(Arkikatedra Bazilika)的白色,也随之显得更凝重,更肃穆。
老迈的妇人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迈进教堂,跪在右侧尽头的圣徒卡希米尔礼拜堂前,开始祈祷。
教堂对面,钟楼下的少男少女,手拉着手围成一圈,进行着特别的游戏。
http://s3/mw690/001LMVTrgy6T6Byu4rE52&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0/mw690/001LMVTrgy6T6ByLtdnb9&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公园里散步的人不多不少,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几只紫色“鹈鹕”不知道在做什么。
是的,那些都是仿造出来的生物。
吸引我停下脚步的,是一条无名小路:苍树,黄叶,老木,连垃圾桶都像是艺术品。
http://s2/mw690/001LMVTrgy6T6ByTaHn71&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我庆幸这条路很久没有走过来一个人。
人不要总是觉得自己那么重要,你可能就是某种氛围的破坏者,仅仅是你。
人可以走入另一个人,可是,人无法走入景象。
你只是景象中的某个暂时存在的事物,仅此而已。
继续走,横穿过公园,走上一座桥,桥下流淌的,还是那条叫做“内里斯”的河水,过了桥,不经意间走上一段颓废的台阶,穿过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被废弃的楼房,然后,来到了另一个“国家”。
http://s11/mw690/001LMVTrgy6T6Bz8OOC5a&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4/mw690/001LMVTrgy6T6BzmjP78d&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8/mw690/001LMVTrgy6T6BzxUWPa7&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5/mw690/001LMVTrgy6T6BzKEv244&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嗯,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个地方。
没错,这个地方,真的是一个“国家”。
Uzupis
这个地方在维尔纽斯老城的正东方,与公园仅仅一河之隔。
这个地方在十多年前曾经宣布“独立”,并拥有自己的“总统”、“国旗”和 “国歌”,一面墙上还刻着“共和国宪章”。
这里曾经是艺术家、梦想者的国度。
不,这种说法太官方了,应该这样讲,这里是流浪汉和醉鬼的地盘。
艺术家就是流浪汉,梦想者与醉鬼,实际上也没什么分别。
http://s3/mw690/001LMVTrgy6T6BMs1Kab2&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MQWEA7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4/mw690/001LMVTrgy6T6BN8Rdz4d&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昏暗的巷口,骑滑轮的少年一溜烟飘过。
四对新人手牵着手,走过内里斯河上的桥,从“乌祖皮斯共和国”走回维尔纽斯。
天空在日落前突然放晴,积攒了一整个下午的阳光倾洒而出。
一座教堂的壮观全景,豁然开朗。
黄叶,白墙,红顶,绿水。
维尔纽斯原来这么美。
http://s8/mw690/001LMVTrgy6T6BNmaTd47&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2/mw690/001LMVTrgy6T6BNxtIta1&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9/mw690/001LMVTrgy6T6BNGQli18&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NTzSk6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9/mw690/001LMVTrgy6T6BO09UQ68&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2/mw690/001LMVTrgy6T6BO81zze1&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慢慢的走,走回维尔纽斯老城的南部边缘,走到黎明之门(Aušros Vartai)。
走进门内,上二层,里面是一间小礼拜堂,供奉着黑色与金色相间的圣母玛利亚圣像。
http://s7/mw690/001LMVTrgy6T6BOe8nkd6&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耶稣用自己的血立定了新约,结束了梅瑟以牛的血所定立的旧约。
十诫呢?
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
没有比这条诫命更大的了。
http://s6/mw690/001LMVTrgy6T6BOq91315&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http://s2/mw690/001LMVTrgy6T6BOBC8N11&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置身于拱门的黑暗中,伊芙莉娜的身影,不知道究竟变得更模糊,还是更清晰。
………………………………………………………………………………………………………
穿过黎明之门,就算是离开老城了。
路两边的建筑明显凌乱了很多,不过倒也次序井然。
经过一个很大的市集,走到路的尽头,是一座半山坡,看到坡上有铁轨,还有停靠的火车,知道这里自然是火车站了。
向右转,沿水泥台阶走上去,走在一条尽是落叶的寂静小路上。
http://s1/mw690/001LMVTrgy6T6BOJguQd0&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我们随意聊着一些轻松话题。
人们有没有想过,离开一个地方,更倾向于选择午后,还是傍晚,抑或深夜?
到达一个地方呢?我想,只要到了,就无所谓时间。
而“离开”,是不一样的。
直到现在,我仍然参不透,参不透自己离开时的状态:潇洒?悲伤?或者都有?
嗯,总之绝不是欢喜或者开心。
如果你心存留恋,就不会开心。
还好,今夜我不会离开。
http://s2/mw690/001LMVTrgy6T6BOSdJD11&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
我只知道,我的名字,现在可以叫做“Nobody”。
Yes,My Name Is Nobody。
蒲公英,随风四处飘散的蒲公英,带走被风吹散的自己,飘落到伊芙莉娜的鼻尖。
http://s13/mw690/001LMVTrgy6T6BOYHhi7c&690蒲公英" TITLE="蓝色十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