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十诫(五) 葬犬,生命的妄证

标签:
冻死在秋夜的幼犬躺倒在瓮城的流浪汉被刺最后一剑的斗牛怕死的诱惑美人鱼的杀戒 |
分类: 人在旅途 |
http://s15/mw690/001LMVTrgy6SpmIwxMW9e&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14/mw690/001LMVTrgy6SpmILpNz2d&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一九八八年秋,华沙。
犹太裔女孩海伦,与德裔男青年费特利希分手。
在华沙大学校园的路边长椅,两人互道珍重,心平气和。
他很爱她,她也很爱他。
分开,与爱情无关。
事情的起因,源自午餐后的一段电视画面。
电视台当时正在播放一则旧新闻,内容是关于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献上鲜花之后,突然跪下的一幕。
那一年,海伦与费特利希都还是小孩子,对那段历史根本不了解。
他们是长大以后才了解的,但从来没有彼此谈论过这一类话题。
此时此刻,作为情侣的两个人,同时注视着电视里的这一幕画面。
片刻安静之后,费特利希首先开口:“有点过分了,这更像是一次改变外交形象的做秀!”
“请你安静!” 海伦略显激动的说。讲话的时候,双眼盯着屏幕,并没有侧过头去看费特利希。
“怎么了?毕竟他已经跪下了!” 费特利希继续讲了一句。
他那时候还没预料到,这竟是他对她讲的最后一句话。
“是的,他的确是跪下了。但是,一次下跪带来的震撼,换来的救赎,就足够拿来抵消所有关于屠杀的血仇?!”
“你记住,仇恨永远都是仇恨,永远不可能被忘记。一次下跪也无济于事!”
这是她对他讲的最后一句话。
http://s10/mw690/001LMVTrgy6SpmJaRSN19&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13/mw690/001LMVTrgy6SpmJD86Mdc&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看,水从右边涌出。那人手拿绳索向东走去,量了一千肘,遂叫我由水中走过,水深及踝。他再量了一千肘,再叫我由水中走过,水深及膝。又量了一千肘,又叫我走过,水深及腰。他又量了一千肘,水已成河,不能走过,因为水已高涨,成了可供游泳的水,不能走过去的河。于是他对我说:‘人子,你看见了吗?’遂引我回到河岸。”
——《厄则克耳》 47 : 2 - 6.
耶路撒冷圣殿,门下涌出的泉水,终将汇集成河,连死海的罪恶都被圣洗。
先知的神视,并没有实现于巴勒斯坦,而是实现在默西亚的天国。
http://s13/mw690/001LMVTrgy6SpmJYSFC5c&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华沙街头,一只很小的流浪狗一直跟随着我。
可能是我养犬的缘故,懂得一些与小动物交流的“语言”,通过手势和碎语。
它与我“并肩”走在华沙深秋的街上。
它看起来天真欢快,完全不在乎即将到来的、寒冷的冬夜。
走着走着,突然,小家伙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两只耳朵僵硬的竖了起来,然后,连“招呼”都没和我打,扭头一溜烟跑掉了,一边跑,一边回头望向我这边。
不远处走来两个警察,穿着厚厚的皮靴,腰间挎着警棍。
原来是这样。
路人看到这一幕,都会心的笑了。
可我笑不出来。
到了午夜,我怕它会被冻死。
一想到这里,我的心仿佛被插入一把刀。
我觉得自己和这条狗,很多地方都很像。
http://s15/mw690/001LMVTrgy6SpmK9Ie22e&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一只狗,一只小狗。
一只不知道什么是“死”的小狗。
正因为它不知道究竟什么叫做“死”,所以,它每天都很纯粹的活着。
所谓“活着”,也就是“生”,同样是人们眼中它的状态。
它自己漆黑的眼睛里,不会领悟到“生”的涵义。
它只能学会“求生”。
哪怕它肚子饿,哪怕它流落街头,哪怕它生病,哪怕它奄奄一息。
它也会认为自己只是睡着了。
是的,睡着了,不会再醒过来的睡着了。
假设所有的生命,根本不知道有“死”的存在,那么,当死亡来临时,会不会轻松很多呢?
http://s15/mw690/001LMVTrgy6SpmKmhhc1e&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瓮城,华沙老城的边缘。
灰色石墙拱起血红色砖瓦,彻底隔断了新城与老城两端不一样的纷繁扰攘,并且颓废的安静着。
没错,静悄悄伫立于两种不一样的喧闹之间,这份被忽视的宁静,让你想到了什么?
我想到的是,某种“进退维谷”的状态。
http://s14/mw690/001LMVTrgy6SpmKxgtvbd&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瓮城连接老城的路在半山坡上,沿着台阶走下来一段,还有一条更破败的小路。
流浪汉躺在路尽头晒太阳,脚旁,是被摔啤酒瓶的一地碎片。
旧时堡垒架构的瞭望台,成为现今仅有的遮阳处,“傅油”般滋润着写生的画家,拍婚纱的新郎新娘以及摄影师三人组,还有零星几个过路人。
http://s14/mw690/001LMVTrgy6SpmKLFYp2d&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4/mw690/001LMVTrgy6SpmL8WLp93&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窗,我们暂且称之为窗的所在,锈迹斑斑的铁栏杆外,一只白鸽犹如“圣灵”,飘飘然落在窗沿,然后,飞走。
相比这只白鸽,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阳光与暗影共同交织在红砖墙上的图案。
这图案告诉我,在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狰狞的面孔才会犯罪,犯罪后的面孔,也不一定狰狞。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犯下各种罪过:关于情感,关于道德,关于信任,关于伪善。
“十诫”对于华沙的规诫,也许并非杜绝,而是某种告解,因为,人们无法避免自己去“无力”的犯罪。
正如威严的上帝,同样只能无力注视华沙的苍生。
可是,他至少告诉了你:鸽子在看,鸽子会偶尔看到你所做的一切。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学会,学会尊重每一种生命的价值。
http://s4/mw690/001LMVTrgy6SpmLqxTZb3&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我本人最痛恨的,是驾车行驶在城市的高速路上时,会偶尔瞥到窗外路边的狗。
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会让你感受到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可是,又有几个人会在这时候停下车,去救一只狗呢?
我们都不要把自己当作救世主,我们都有无能为力的懦弱,只不过不会正视,反而会自嘲的开脱罢了。
所看到过的那些高速路边的狗中,绝大一部分,其实是被驾车的人,遗弃在高速路上的宠物狗。
它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主人抛弃。
它们傻傻的蹲在路边等待,吐着舌头哈着气,等待永远不会回来的主人。
它们突然跑到路中央,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至今仍然诅咒,诅咒那些做出抛弃行为的狗主人。
他们,是彻彻底底、纯粹的“杀人犯”。
不通过自己的手,给一个不知道什么是“死”的生命带来死亡,万分可耻。
可是,如果有那么一天,他们顿悟了,他们觉得自己有罪,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忏悔。
那么,接下来,他们一样会去“赎罪”,星期天的教堂,依然会为他们敞开。
http://s14/mw690/001LMVTrgy6SpmLxF5H6d&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情感世界里的人呢?
无法挽回、永远伤害了一个人的内心,这和“杀人”其实没什么两样。
谎言,说谎,按道德标准评判,是错误的,是不道德的。
从一个人的内心来看,是难免要自责的。
以信仰的戒律来讲,是有罪的。
那么,善意的谎言呢?
我敢保证,没有一个人敢承认,自己一辈子没讲过一句善意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是人类的原罪。
说谎的人之所以说谎,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听者,他希望听者不会因为“真实”而丧失对于生活的某种希望。
而听者呢?将善意的谎言信以为真,或许能看到短暂的光明,可是,这谎言经得起时间吗?听者“后来”会不会纠结?
要让他不再纠结,除非他“死”过一次。只有“死”过一次,他才能重生。只有重生,他才能学会换一个视角来面对这个世界,来呼吸这个世界并不新鲜、却至少是崭新的空气。
正如医生与病患。
病患将生死托付给医生,医生在他眼中,就是上帝的某种具象。
而医生呢,明明知道病患只剩下几天寿命,却还是要微笑着告诉病患,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病患没有骗人,他把自己的将来完全抛给了医生,生,是医生的医术所致。死,是医生的责任,病患家属甚至还要怪罪于医生。
医生骗了人,这是出于对他人生命延续的本能期望,也是对自己继续生存下去的心理渴求。
谁都无权将自己的难题与困扰完全抛给对方,将对方视作“上帝”,对自己施行审判。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骗人者就是被骗者背负的“十字架”。
反之亦然。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背负着“十字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谁对谁错。
http://s8/mw690/001LMVTrgy6SpmLIC2j37&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16/mw690/001LMVTrgy6SpmLTl6Laf&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华沙老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轰炸机夷为平地,现在看到的,是战后重建的“老城”。
老城可以仿照记忆重建,而记忆,永远不可能被重建。
午后的老城广场,空气中弥漫着秋日黄叶的泥土香。广场中央的美人鱼雕像,左手紧握盾牌,右手挥舞利剑。
这是全世界唯一拿着兵器的美人鱼。
http://s15/mw690/001LMVTrgy6SpmM9Ajs7e&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2/mw690/001LMVTrgy6SpmMmOdze1&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10/mw690/001LMVTrgy6SpmVfCmRb9&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4/mw690/001LMVTrgy6SpmVoKoX13&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美人鱼挥舞的长剑,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杀戮?
“杀戮”这个词,似乎欠妥。
可是如果将杀戮作为一个完全中立的中性词汇,我觉得没什么不妥。
人们在情感上太习惯于将杀戮的举动归类到那种去侵害无辜者的行为。
而对于以“防卫”为目的的反抗,以及反抗成功之后的继续报复,人们不但不认为那是杀戮,还要圣化为“复仇”名义的正义。
实际上,这同样是杀戮。对于无辜者而言,是的。
你可以说,我讲的这些,完全是基于一个伪命题的结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亘古恒定的原则。
你说得没错。
只不过,当我看到哥白尼的塑像,我并不认为这个命题是伪命题。
http://s14/mw690/001LMVTrgy6SpmVE9PL7d&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尼古拉·哥白尼的塑像,矗立在波兰科学院门外的小广场上,在克拉科夫郊区街(Krakowskie Przedmieście)。
我盯着“塑像哥白尼”的那张脸,总觉得他的面部表情很奇怪。
http://s5/mw690/001LMVTrgy6SpmVNhSkf4&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哥白尼,一生虔诚的天主教徒,却提出了“日心论”,这与罗马教廷的“地心论”完全相悖。
后来,他理论的忠实拥护者,意大利人布鲁诺,被罗马教廷活活烧死。
可是,当初,哥白尼为什么最终得以“病逝”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哥白尼怕死。
他怕死,所以,直到他卧床不起、奄奄一息之际,“日心论”的相关著作才出版问世,公之于众。
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
上帝惩罚了不怕死的布鲁诺,宽恕了一生信仰虔诚、怕死的哥白尼。
正如诺亚造了方舟,梅瑟在西乃山上被授予“十诫”,大卫用投石器战胜了巨人歌利亚,所罗门王建立了耶路撒冷圣殿,而耶稣,则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正如华沙那条战斗的美人鱼,右手挥剑的同时,左手紧紧握住盾牌。
http://s1/mw690/001LMVTrgy6SpmW2SWc00&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13/mw690/001LMVTrgy6SpmWhI4s5c&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16/mw690/001LMVTrgy6SpmWz42Xcf&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正如我从不认为斗牛士有一丝一毫的光荣可言。
没错,西班牙人可以这样说:正如英俊的斗牛士用手中长剑潇洒的向垂死挣扎的公牛刺出致命的最后一剑,而愤怒的公牛同样也可以用强有力的犄角顶死斗牛士,这是绝对公平、且完全对等的较量,是力与美的完美诠释。
没错,西班牙人还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斗牛这一古老传统的沿袭,我们才保证了最优良品种公牛的繁殖延续。
西班牙人只忽略了一点:公牛奔向斗牛士,是因为自身对于生命尊严、以及生存最后一丝希望的愤怒的挑战。在它眼里,目标仅仅只是对面的这个人。
而斗牛士的一切举动,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的,是做给在场所有人看的。
这是对生灵存在价值的极度蔑视,毫无任何自豪与尊严可言。
狗忠诚的陪伴,远远超过人对于爱的承诺。
甚至,当你把它遗弃,一旦它再次找到你,还是会摇着尾巴,激动的跑到你身边。
不像爱情的背叛,造梦者与伤害者,往往是同一个人。
http://s16/mw690/001LMVTrgy6SpmWZqfJ6f&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15/mw690/001LMVTrgy6SpmXbfgW2e&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对于死亡,对于生与死的选择,抑或没得选择的面对,我们可以疑惑,我们因疑惑而思考,从而决定自己该做些什么,该怎样去做。
而对于爱,我们不需要去疑惑,去思考,我们只需要相信,只要相信,这就够了。
这也许就是“爱”这个虚无飘渺的概念得以实际存在的意义。
葬犬,以生命的名义,与爱无关。
http://s14/mw690/001LMVTrgy6SpmXsqK1dd&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
http://s15/mw690/001LMVTrgy6SpmXH9Yq9e&690葬犬,生命的妄证" TITLE="蓝色十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