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露珠(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2010-01-10 19:15:21)
标签:

五年级上册

语文练习

2009

教育

分类: 五年级上册语文练习

_____________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每年夏秋之际,我喜欢早起在野外散步。此时残月如钩,晨星闪烁,绿柳和庄稼低语,晨风吹来,格外清爽。
    星光慢慢退去,火红的太阳撩开它的面纱。在万道霞光中呈现了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看!那无边的绿叶上  闪动着无数晶莹的珍珠  一颗  两颗  千颗  啊  像夜空璀璨的繁星  像碧波上撒满了的宝石  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  啊  露珠  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的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风那样挟风雷闪电以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人类,而对禾苗却从来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案在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孩子们的心田上。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uǎng  suǎng)       润(zī      zhī)
(zàn      zhàn )        现(chéng  chěng)

2.按要求填写词语,相信你能行。
反义词:崭新(          )    短暂(            
近义词:普通(          )    炫耀(            

3.在第3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4.按要求在原文中找句子。
①拟人句    ②比喻句   ③排比句:

5、把下面这句话分别改写成带有“把”字和“被”字的句子。
      火红的太阳撩开了它的面纱。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只要……就……
   

  (1)     )露珠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        它却是不平凡的。

(2)     露珠的生命还没有逝去,(    )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7、作者借“露珠精神”赞美了什么?

答:作者借“露珠精神”赞美那些默默无闻、勤奋工作的人们。

 

8、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9、用“||”将文章分段,再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分,然后才概括出各段段意。

                                                                                                                                          

 

10、本文所写的_________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而“园丁”和“老师”却是由事物产生的_____________。

 

11、用“——”标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

 

12、“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中,“它”是指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应加标点是 , 。 、 、 …… ! , ,…… ! ! !

7、作者借“露珠精神”赞美那些默默无闻、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老师。

8、《露珠赞》

9、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具体描写了露珠。

   第三段(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露珠精神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0、露珠、联想

11、“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

12、露珠、露珠、园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