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名为CCI贿赂门的事件,不温不火的在媒体中间被传播着。但似乎更多的媒体对此保持了沉默,也许觉得无法可说,也许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CCI(美国控制组件公司)成立于196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严峻工况用调节阀设计及生产的跨国性工程公司,主要为电力行业、核工业、石化天然气行业等工业领域的不同用户提供产品。在中国市场,CCI已为近百个电厂不同类型的汽轮发电机组提供了旁路系统,占有70%以上的市场份额。CCI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大连、广州均设有办事处。
据京华时报报道,19日美国司法部系列文件中还包含一份CCI高管Mario
Covino的认罪书,该认罪书中涉及的中国企业除上述6家外,还包括DingzhouPower(China)(音译定州电力)、DatangPower(China)(音译大唐电力)、China
ResourcesPower(音译华润电力)。CCI对中国企业每笔行贿细节,回扣、旅游、孩子学费等五花八门的行贿手段乱人眼球。
据Mario
Covino认罪书,从2003年3月到2007年8月,为了获得订单,他的手下和代理人支付总计100万美元给国有企业官员,公司因此获得利润约500万美元。行贿款项除了中国企业外,还有巴西、印度、韩国、马来西亚、阿联酋5个国家的相关国有企业。在认罪书中,Covino承认提供虚假和误导性陈述,自己并指示他人删除电子邮件中关于贿赂款项的内容,以应对公司的内部审计。
据了解,Covino在2003年到2007年为CCI公司全球工厂销售业务的负责人,负责海外30个国家的新建项目和更换项目的销售工作。
对于这些言之凿凿的数据,中国的企业和司法机关对此安之若素。司法机关对此不置一词,似乎这是美国的事情,和我根本没有关系,我们的精力是在国内。而中国的一些企业则发布了声明,声称没有受贿,或者没有业务往来。
对于这些反应,个人非常不理解的是,难道这一切都是该死的Covino或者CCI公司,为了提升在中国的知名度,为了让大众更多地知道CCI这个词而编造的谎言、假证据?
从司法制度的角度,就没有必要太多的论述了,很多专家都此都有专业的观点。博主只是很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和司法机关能够有如此良好的素质。这难道不是又一次揭开腐败冰山的一个机会?
另外的一个解释就是,这些在中国是非常合理的事情,是商业伙伴对我们业务合作的一种增值服务,如果是商业贿赂,我们也只是“被商业贿赂”。这也许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也许CCI公司的业务太少了,根本不值得关注。
“被商业贿赂”,“被就业”,“被加薪”,只是众多“被”现象中的一小撮分子。我们有没有必要深究,不知道,也许只有上帝知道。
可以肯定的是,“被商业贿赂”的当事人在度过一阵恐慌之后,就是很坦然,然后就是继续被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