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9黄石日报—耀旭:历史深处的回声

标签:
评论耀旭历史深处的回声 |
写乡村民俗文物保护题材的小说并不多,读罢吕永超先生的中篇小说《盐仓》,感触颇深,意犹未尽。文中主人周爱国是一位乡村大户人家的后裔,时代的变迁,命运的安排使他的晚景显得颇为潦倒凄凉。深爱的老婆,因为他的原因不惜舍命以证自己的无心过失,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唯一的儿子在五岁时因一场高烧落下了病症,成为大龄青年难以婚配。周爱国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根本无力改变儿子的命运。恰恰在这样的时候,儿子却在年轻时代的同学和好友杜峰的帮助下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人。可是,儿子要娶这个女人的代价却是要卖掉祖传老屋盐仓为代价,而盐仓是他周氏家族的根,一座有着极高保护价值的乡村民俗老宅。卖与不卖,儿子的媳妇能不能接回家,对妻子和儿子的愧疚,对老宅深厚的情感,使周爱国左右为难。
这是一个极其现实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在现实生活中,随着这些年乡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很多百年老宅,有价值的民俗建筑都被拆了毁了,甚至,很多很多村庄都消失了,一些美好的乡村记忆已经再也无法传承。像盐仓这样具有珍贵价值的乡村民俗文物的保护、修复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对于一个直接拥有其产权的主人也都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境。保留它,不但无法获得它的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还要投入不菲的代价进行维修保护,往往卖掉它才是更加现实的选择。而小说《盐仓》的主人翁周爱国所面临的困境尤其突出,因为儿子身体的特殊情况,难以娶妻。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心仪的女人,似乎唯一的选择只有卖掉这座无比宝贵的老宅。小说在这样一种揪心的矛盾中展开,层层推进,演绎着人物在目今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中的特殊命运,而最终的结局却是出人意料。
《盐仓》在艺术结构上也是颇具匠心,特别是小说的后半部分,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塑造,峰回路转,荡气回肠,既让人喟叹,又令人感动。比如儿子宗孝的命运,作为盐仓的唯一继承人,尽管他因为上苍的不公落下毛病,但正因为如此,他对爱情的追求更显可贵。虽然在精神层面上,他和宋晓之间也许谈不上真正的爱情,但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他应该也有这样的权利。他最终命运的结局,一方面与他本身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有关,同时间接地与周爱国对盐仓的守护,没有同意他与宋晓提出的卖掉盐仓为他们结婚买房还债的方案也是有关的。这种人物命运的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包括对于宋晓怀孕。在周爱国与宋晓见面的时候,宋晓明确承认,孩子并非宗孝的,而最终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偏偏宋晓怀下的却是宗孝的骨肉。及至周爱国向国家捐献了盐仓之后,宋晓一反当初坚决不来道士洑生活的态度,反而带着宗孝的孩子、周爱国的孙子来到道士洑和年迈孤苦的周爱国一起生活。一切情节的反转,人物命运的周折,都是围绕着人情、人性的客观线索掘进,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至此,对盐仓的保护已经不仅仅是对一处普普通通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是关乎着底层人物的传统美德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延续。
中篇小说《盐仓》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情怀、历史情怀非常珍贵,人物形象的开掘、现实生活题材的敏锐把握,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具有特别深刻的现实意义。《盐仓》的结局是既圆满又略有遗憾的,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命运和历史。黄毛哈子在盐仓里朝天长叫,声音久久在盐仓回荡,仿佛就是历史深处的回声。
链接:2022.5.9《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