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是因为贪食症还是抑郁症?
(2012-11-07 11:09:23)
标签:
健康神经性贪食症暴食体重代谢性碱中毒 |
神经性贪食症:症状
(1)有暴食史。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患者常常是吃到难受为止。
(2)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
(3)在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常是秘密进行。
(4)暴食行为可为以下因素引发:情绪烦躁。人际关系不良。节食后感到饥饿。或对体重。身体外形不满等。暴食可暂缓烦躁情绪。随后不久病人便对自己不满而情绪低落。
重性抑郁也会出现贪食,除此之外需要的鉴别:
2)Klein-levin综合征。又称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表现为发作性沉睡(不分日夜)和贪食。持续数天。患者醒了就大吃。吃了又睡。一次患病后体重增加明显。无催吐。导泻等控制体重行为。亦无对身体外形或体重不满的表现。故与神经性贪食症易于鉴别。
3)重性抑郁症。患者可出现过量饮食。但没有为减轻体重不恰当的补偿行为。如催吐。导泻等。故与神经性贫食症不同。
4)精神分裂症。该症患者可继发暴食行为。患者对此视之默然。无任何控制体重的行为。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
5)癫痫等器质性疾病。可出现暴食行为。病史。体检和各项实验涉及EEG等功能检查。均有器质性病变基础。则不考虑神经性贪食症。而且这类病人缺乏控制体重的不恰当行为。
神经性贪食症并发出现抑郁和焦虑
可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内容多数与体重或身体外形有关。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水电解代谢紊乱。表现为低血钾。低血钠等。呕吐致使胃酸减少而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导泻则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疾病后期。因食道。胃肠道。心脏等并发症而有致命危险。
预防护理:
(2)药物治疗护理:因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对服药有抵触情绪,有藏药现象,故在发药时有两人在场,帮助患者服药,以保证药物治疗的疗效。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是聘请北京大学、北师大心理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众多心理专家共同打造的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