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马古道之滇藏线

(2012-06-28 10:01:22)
标签:

阿得酋

滇藏线

茶马古道

川藏线

川藏公路

文化

分类: 文保杂谈

茶马古道之滇藏线

茶马古道之滇藏线

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
青藏线:从长安迤逦西行,经甘肃,到青海,过日月山,经大河坝,到达黄河源头。(发展较早,兴于唐)
滇藏线: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
川藏线: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
        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
        都通往卫藏地区;
        南线: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
        向卫藏地区。(川藏线影响最大,最为知名)


滇藏线:
滇藏茶马古道早在唐代就已存在,最初只是用于军事目的。相传大历十四年(766年),吐蕃与南诏王阁罗凤联合了20万兵马,分兵三路准备进攻成都,欲在成都建立东府。为此,吐蕃军队在横断山脉艰难地开辟了几条网状的栈道,用以输送军队。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成为云南最强大的封建集权统治者,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时,吐蕃与大理国的贸易不但没有间断,反而因大理国与宋朝建立大型的互市而有所扩大。当时大理国主要向内地输送马匹、牛羊、鸡和刀、毡子、甲胄、漆器等工艺品,还有一些麝香、熊胆之类的珍贵药材,从内地可获取汉文书籍、缯帛、瓷器、中药材、金属工艺品等。吐蕃则从贸易中获得了用以制造农牧工具、刀具的铁以及茶叶、布匹、糖等商品。

北宋后期,长期生活在滇西北地区的麽些人(今纳西族),在丽江地区逐渐形成了势力,不断向吐蕃边界扩展,并开拓了周边地区的贸易通道。至宋宣和元年(1119年)前后,麽些人取代了大理国在吐蕃的贸易地位,与吐蕃直接建立了贸易往来,确立了麽些人在滇西北地区商贸中转站的地位。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麽些首领被赐以木姓,次年又被任命为丽江知府。此后,历代木氏土司经过上百年的商贸交易,把用于战争的滇藏栈道发展成为一条以运输商品为主的通商渠道。

清代顺治十八年(1661年),朝廷批准西藏在北胜(今永胜)互市。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又批准在中甸建立互市。 1688年,康熙皇帝还批准云贵总督在中甸设立了茶关,从此更引来了大批茶马商人。至全盛时期,来往马帮的牲畜可达上万匹之多。这条通商渠道由于朝廷的认可,有了正规的互市地点和优惠政策,从此滇藏线茶马古道的贸易往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滇藏线路:有三条道路。
第一条:由内江鹤丽镇汛地塔城,经过崩子栏、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
第二条:由剑川协汛地维西出发,经过阿得酋、再与上一条道路相合至西藏;
第三条:由中甸出发,经过尼色落、贤岛、崩子栏、奴连夺、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主要通道与今滇蒇线接近。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的起点就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首府所有地大理。其中,大理、丽江、中甸、阿墩子(德钦)等地是茶马贸易十分重要的枢纽和市场。滇藏线茶马贸易的茶叶,以云南普洱的茶叶为主,也有来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叶。滇藏线茶马贸易有自己的特点,由云南内地的汉商把茶叶和其他物品转运到该地转销给当地的坐商或者西藏的贩运商人,又从当地坐商那里购买马匹或者其它牲畜、土特产品、药材,运至丽江、大理和昆明销售。西藏、川藏的藏商,大多换取以茶叶为主的日用品返回西藏。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和牦牛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茶 间 雅 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