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有几句话

(2009-06-20 14:53:04)
标签:

阿来

地震捐款

杂谈

十七号凌晨写完那回应,电邮给麦家请他挂在他的博客上,第二天就到北京了.到中国作协的<民族文学>杂志办的一个少数民族文学研讨班讲课, 同时,长篇<格萨尔王>即将出版,与出版社作些细节的协商.

到北京后,和研讨班的学员一起住在西客站近旁一个酒店.新浪的编辑打电话来,动员我干脆自己开个博客算了,想想,也就同意了.原来也想过什么时候开一个,不承想,开了,却是因为这么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机缘使然.

所住的这个酒店不能上网,开了之后的情况,从几个采访的记者的转述中听到一点,本来,关于这件事情我不想再多说什么了.但是,昨天(18号)晚上麦家打来电话,说有人还在咄咄逼人地追问,为什么明知项目失败了,他还在媒体上说募捐了一千多万.只好请大家再容我补充几句吧.

我们和广州公司合作的项目,麦家只参与了前期的工作,因为工作调动,他已经在半年多前到了杭州工作.他到一个新地方,忙于安顿,且手里有个新剧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所以,后来的变故,我就没有立即告诉他.项目流产的那段时间我的心情也很不好.以至好些日子都没有继续写作正在进行中的长篇,就是基于这个考虑,怕影响他在一个新地方的心情,暂时没有用这个消息去打扰他.他也是直到我写了<募捐记>才得知事情现在成了这样一个样子.所以,此前有媒体关心此事,问起他来,他按原来的思路说说,也不为过.因为如果与广州公司的合作成功了,整个项目的投资就是一千多万.前面说过,后来项目流产,不是公司方的责任,而是我们的方式与节奏与灾区重建的规划与速度不能很好协调,而这个协调不好,完全是我个人的责任,经验与能力不够所致,他不过是以为事情还按原来的构想在顺利推进,才偶尔对媒体说了这样的话而已.

今天晚上,结束这里的讲课后我将飞往重庆,当年曾经属于同一个公司的<电脑报>和<课堂内外>杂志(前文说过,我和麦家去北京参加义卖时,他们曾替我们买了机票,并坚不收钱)的朋友请我过去.一来,知道我长篇完成,去休息一下.二来,他们搞员工培训和笔会,让我去讲讲过去做媒体工作时的一点经验.我知道在那里上网没有问题,所以,早上(十九号)起来,写下这么一段话,希望到了重庆,让他们派个人教教我操作方法,把这段文字挂到博上去.

顺便再说说,据我所知,地震期间,好多的捐助,你要让他拿出发票来,他是拿不出来的.身边的好多朋友,买一车东西就拉到灾区发放,谁给你发票?就有曾打算要参加我们重建行动的朋友,不耐烦这漫长的过程,改了主意,自己买了药品食物等物资,雇了大卡车,直接把物资拉到灾区,他们到哪里去弄发票?地震前,成都去汶川只有一百五十公里,这时再要去汶川,绕道雅安,小金和马尔康,单边的行程就将近一千公里,路上翻越两座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大山-------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和第二座雪山:夹金山和梦笔山.我为去取发票也曾两次翻越.第一次是六月份,长长的盘山道上,缓缓爬行中许多载着救灾物资的卡车,许多卡车是从遥远的广东江西等地奔赴而来,更没有想到在夹金山海拔三千多的山口上,当地政府组织了人专为过往的救灾车辆提供热饭,至今,捧起饭盒,喝到热汤时那种感动,犹在心中.第二次去,七月底了,山下正是盛夏,山上却在下雪,我在雪中停车,却看到山坡上积雪下顽强开放的野花.看似乎柔弱的生命生存得那么顽强,正与在震区看到人的顽强感受相仿,于是,怀着感动,在黯淡的光线下拍下了那些花朵.那时穿着夏天的单衣,在没有被冻僵之前,居然拍下了十余种顽强开放的野花:乌头,紫宛,飞燕草,虎耳草,红景天,珠芽蓼,马先蒿,柳叶兰,黄花紫堇,钟花报春等等.在肃杀的氛围中看到了生命的美丽.

想贴上一张,送给大家.可惜没有存在这台随身的电脑里,那就另外附上一张六月五号拍于贡嗄山的一丛冰川前的杜鹃吧.

还有几句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