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六一”童心依旧
(2024-05-31 09:15:00)| 分类: 老有所乐 |
忆“六一”童心依旧
有些年儿童节全镇小学生列队游行,打腰鼓、扭秧歌,踩高跷、乐队奏乐。同学们挥舞纸花或标语,穿行在大街小巷。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1956年儿童节,我有幸参加了杭州市少先队代表在杭州昭庆寺");">广场举行的庆祝活动,令我终生难忘。
为人母了,儿童节临近,为儿女准备节日衣服,买布料、自己裁剪、手工缝制,忙得不亦乐乎。退休后升级为外婆、奶奶了,陪伴着孙辈一起在幼儿园欢度“六一”。二十一世纪校园现代化的设施,绚丽多彩的儿童节,幼儿们灿烂的笑容感染着我。外孙读大班那年,观看幼儿画展,外孙的【采枇杷】获得一等奖;孙子读小班,他戴着大公鸡头饰,奶声奶气演讲《漂亮的大公鸡》获得特等奖,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添上一抹亮色。
任教37年,儿童节的安排都列入学校重大议事日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农村小学儿童节安排大多千遍一律:全校集会,少先队辅导员讲话,表彰三好学生,新少先队员入队宣誓。然后提早放学,孩子们回家割羊草。渐渐地也能像城镇小学一样,像模像样地搞庆祝活动。儿童节从放羊式或兴味索然的模式转变到能真正让孩子们欢度自己的节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塘南李家桥小学任教。随着办学条件的提升,“六一”,校内张灯结彩,扮靓节日盛装。广播里一遍遍播放着乐曲:“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呀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跳啊!过呀过这快乐的节日。”一派喜气洋洋。学生干部主持“六一”庆祝大会,教师也挂红领巾,我仿佛回到快乐的童年。
1985年后,实施计划生育后的第一批独生子女陆续上学了,大队和家长对孩子们的节日得以关注。节前学校负责人可以名正言顺地向大队和企业领取儿童节赞助费。“六一”孩子们都能领到一份节日礼物,诸如颗粒糖、饼干、面包、棒冰之类。在那物质尚且匮乏的年代,孩子们欢天喜地过“六一”。除了全校表彰三好学生,发奖状和奖品。各班再自行奖励,“学习积极分子”“劳动积极分子”“爱集体”“团结同学”“出勤好”“讲卫生”“进步快”等奖项。班级奖励也发奖状和奖品。奖状贴在自己堂屋显眼的
白墙上,家长和学生都感到骄傲。
学校每年的庆祝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轮番着换新花样:文艺会演;搞游艺会;拔河比赛;看电影;登超山;烧野餐等活动。节前教师们就格外忙碌,因势利导抓迎“六一”思想教育。早早地进行节前准备,特别是文艺会演,一个农村小学出一台戏还真不容易呵。班主任们想方设法让节目新颖吸引人,舞蹈、歌咏、相声、小品、快板……课余都花大量的时间排练,还得准备服饰等道具。我班的节目大多是诗朗诵或大合唱。也搞相声和三句半,自编自导。自己不善歌舞,扬长避短,再则诗朗诵和大合唱人人能参与。
既然是演出,“六一”清早得给孩子们化妆。没有胭脂口红,红纸蘸点水在小脸蛋上擦擦,在眉心的中间点个红点,都成了漂亮的小精灵。后来用胭脂口红眉笔等正儿八经的化妆品,都是借来的。服装的整齐也是评分标准之一,那时最流行的服饰男孩子是红领巾、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女孩子穿花衬衫,头上佩戴彩色邹纸扎的蝴蝶结,一经打扮,丝毫也不比城镇孩子逊色。农村孩子很少有白衬衫,白球鞋的,白色不仅嫌难洗净,且白色素净大多农家犯忌。于是预先便张罗着到处借,亲戚朋友家的,儿女镇上同学的,别班学生的,有时等别班同学刚演出完,急忙换上,“临时上轿穿耳朵”,忙得团团转。
“六一”文艺会演在学校操场上进行。各班学生搬着凳子按顺序排列围成半圆。简短的开幕式紧接着观看节目。在那农村缺少文化娱乐的年代,孩子们的兴奋无与伦比。手里拿着奖品,嘴里吃着糖果,个个笑逐颜开。精心筹划的节目在全校师生面前亮相,演出者心情无比激动。观看者对每一个节目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有什么比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节日更开心呢!
“六一”搞游艺会活动,孩子们都玩得十分尽兴。每个游艺馆教师预先精心设计布置。每人一张活动项目表,印有班级、姓名、项目名称和得分。活动时小干部配合记分,根据得分去领奖处领奖。一般在室内外设置:“ 猜谜语”“套圈圈”“ 点鞭炮”“小皮球投篮”“单脚跳 ”“小猫钓鱼”、“瞎子添鼻子”“过独木桥”等8--10项活动。新颖的主题,简单的游戏规则,吸引着同学们积极参与。每个游戏区域都有序地排着队,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在队伍中观看。参加游戏的同学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摩拳擦掌,大有一股“鼓足干劲,力争奖项”之势。
每个馆都有其特色,一阵阵欢笑声夹鞭炮声、喝彩声和哄笑声汇成一片,荡漾在校园内外,经久不息。一个个馆都游遍了,孩子们便拿着记分卡跑到领奖处,兴致勃勃地根据得分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奖品。这样的活动,个个尽兴尽情,那情景也许一辈子挥之不去。儿童节像一束明亮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
人到老年,最忆年少时。老同学聚会;儿时小伙伴相聚;参加学生同学会,有的别开生面 ,人人戴着红领巾,好些已是爷爷奶奶辈了。那些聚会,不谋而合的是时而飘着悠悠童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哈哈,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忆“六一”,童心依旧。但愿能保持一颗童心
保留一份童趣,保守一份童真,像个孩子一样活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