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动员频发猝死, 却换不来一台救命机器

(2015-11-12 00:09:50)
标签:

杂谈

​运动员频发猝死, <wbr>却换不来一台救命机器 17岁泳坛新秀猝死

1110日,中国泳坛传来令人痛惜的消息:在国家游泳队代训的17岁女运动员庆文怡,于119日凌晨在宿舍突然死亡。庆文怡是被寄予厚望的游泳新星,上个月还拿下了两枚青运会蛙泳金牌。

9日凌晨3—4点钟,同屋队友被庆文怡的一声大叫惊醒,赶紧开灯叫她,发现她没有了回应。室友请队医过来进行了初步诊断。队医认为情况不好,叫来了120救护车。救护车医生一边对她施行紧急抢救,一边将她送到天坛医院继续抢救。此事通知了庆文怡的父母、国家队、北京队、北京市体育局的相关领导和负责人后,他们分头赶到了天坛医院。在实施了将近1个小时的抢救之后,天坛医院宣布庆文怡去世。


 

​运动员频发猝死, <wbr>却换不来一台救命机器 17岁中乙球员猝死

20141112上午,大连超越队在大连市新体育场进行假期之后的首次集训。一位大连足球界的知情人透露,超越队昨天的训练强度并不大,与其他队友一样,王仁龙是在慢跑到第3圈的时候,突感身体不适,随后倒地。 超越队随即将王仁龙送至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然而到医院时,王仁龙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运动员频发猝死, <wbr>却换不来一台救命机器 中甲外援猝死

201573晚,中甲球队青岛海牛外援戈基奇(右)在训练结束坐上大巴后突然捂住自己的胸口,表情非常的痛苦,并且很快休克,完全失去意识。大巴车紧急将他送往附近的青医附院东院区。不幸的是,戈基奇抢救无效离世。

 

三位年轻运动员,在身边教练和队友甚至队医围绕之中,没有心肺复苏没有AED除颤,而是等待救护车或被送至医院,都是死亡结局,令人惋惜之余,还有悲愤。

 

现代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体育强国,然而对于运动员突发意外的应急急救,却非常薄弱。


20144月份,国际足联向包括中国足协在内的所有会员协会发去了一份通知,建议各协会责成其国字号男女各队、各级职业球队及其梯队配备急救包这套急救设备其实就是一套自动除颤仪(AED),用以帮助比赛、训练过程中出现心脏骤停的人复苏心脏功能。一位参与国字号医务管理工作的人士透露,对于这套设备,国际足联只是推荐,并没有强求,再加上这类设备即便为国产品牌,其单套价格也都高达几万元,目前就连部分中超球队都没有配备这样的设备,中甲、中乙的情况更可想而知。 据了解,国际足联、亚足联此前分别向中国足协寄发了一套赛场急救包,而这也是目前中国足协仅有的两套急救装备。(北京青年报)


据夜鹰所知,一套AED设备仅仅2万元而已。对于足球俱乐部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对于国家队来说更是小雨滴。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意识问题。这是对运动员生命的漠视。


学习急救,仅仅是需要拿出4小时的时间,参加一堂急救训练课,就能学会关键的心肺复苏技能,就能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中最大程度的拯救年轻的生命。

 

在这样一个时代,你很难想象一个体育强国的所有运动训练基地几乎找不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踪影,也很难想象这些年轻的运动员现场急救意识和技能的毫无所知。而那些所谓的队医却仅会治伤却不会救命。

 

我倡议:

尊敬的国际足联、国际游联、国际田联、国际篮联……, 在中国运动队 未在训练基地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急救设备、队医未进行急救培训取得证书之前,拒绝中国队参加任何国际体育赛事。

 

愿这些年轻的生命能换来中国体育运动整体急救保障的完善。

 如果你也同意我的倡议,请转发支持!!


微信公众号:jizhenyeying  同步推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