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五
(2017-11-23 11:41:17)
标签:
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
一、判断题(共 17 道试题,共 34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6分),说明:学生将下面的16道填空题的答案写到答题框中。
1.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2.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
3.现代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具有
4.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主要策略有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
6.按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学习评价主要可以分为
7.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在学习方式上具有
8.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
9.从数学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
10.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主要指
12.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
13.按层次可以将思维分为
14.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
15.小学数学的运算技能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
答案:
1. 创设情境 、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 总结运用 。2. 创设的问题情境(须)有效 、 注重儿童发现知识的过程 、 要注意适时的指导
3. 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 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 、 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4. 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 、 增强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 、 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景
5. 定向环节 、 行动环节 、 反馈环节
6. 目标取向的评价 、 过程取向的评价 、 主体取向的评价
7. 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 重要规则逐步深化 、 有些规则不给结语
8. 空间方位 、 空间距离 、 空间大小
9. 认知能力 、 操作能力 、 策略能力
10.设置问题情景 、 提出假设 、 获得结论
11. 行为参与 、 情感(参与 、 认知参与
12. 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 、 数学思维能力 、 数学的语言能力
13. 动作思维 、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14. 情景导入、 活动导入、 问题导入
15. 认知 、 联结 、 自动化
三、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
答: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很多时候,儿童是在游戏中体验与建构数学知识的。因为游戏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思维,游戏还能促进儿童策略性知识的形成。
如:教者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时,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然后通过择优选用简便科学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打下基础。
在创设情境,回顾旧知。以旧引新,通过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分一分、数一数,体会初步的统计思想,为下面探索统计的方法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的基础上,继而进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计问题,激发统计兴趣。
⑴“每组小朋友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现在小朋友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⑵师:大家想知道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怎样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几个?可以用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统计方法。
2、参与游戏,探索统计方法。
⑴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你来说,我来记”,做完游戏,大家想知道的问题,就会得到答案了。
⑵老师对同学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
⑶学生分组活动搜集数据。
⑷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
②□□□□□
△△△△△△△
③□|||||
○||||
△|||||||
④□√√√√√
○√√√√
△√√√√√
⑸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记录的方法,得出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简便。
学生可能会体会到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比较简便,愿意使用。
3、整理数据,学会应用。
我们把记录的结果整理有表格里(出示表格)
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一共
看图:你从这个表中知道什么?
学生把表格填完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找到自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