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审计报告收件人是( A )。
A. 审计业务的委托者
B. 审计报告的使用者
C. 被审计单位
D. 证券监管部门
2.
(
)是通过观察法不能取证时,可以使用的一种方法。( B )
A. 审阅法
B. 鉴定法
C. 盘存法
D. 调节法
3. 下列专用术语哪些表示的是保留意见(
B )。
A. 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
B. 除上述问题造成的影响以外
C. 除存在上述问题以外
D. 由于无法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
4.
按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结束后.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的日期应当在:(
D )
A. 15日内
B. 30日内
C. 60日内
D. 90日内
5. 下列关于审计目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审计目标在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B. 审计目标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C. 审计目标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审计证据
D. 审计目标具有全面性和长期性
6.
注册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时,应同时附送已审验并经被审验单位签章的(
C )。
A. 审计报告
B.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
C. 注册资本(股本)实收情况明细表
D. 被审验单位投入资本声明书
7. 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
B )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A. 最高者
B. 最低者
C. 平均数
D. 加权平均数
8.
注册会计师应审验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是否不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
C )
A. 35%
B. 15%
C. 20%
D. 25%
9.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D
)
A. 观察法
B. 盘存法
C. 比较法
D. 核对法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B )
A. 1994年1月1日
B. 1995年1月1日
C. 1996年5月1日
D. 2000年1月1日
11.
财务审计项目的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总体合理性通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所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性做出估计,审计人员使用的方法通常有:(
B )
A. 层层审核方法
B. 分析性复核方法
C. 监盘方法
D. 计算方法
12. 下列有关重大错报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A. 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B. 财务报表在审计后依然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C. 审计人员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D.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有效预防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13.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是(
B )
A. 固有风险
B. 控制风险
C. 检查风险
D. 经营风险
14. 下列有关审计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过程与结果
B. 审计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相同的
C. 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D. 审计总目标由审计具体标准组成
15. 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是针对下列哪个层次重大错报而确定的(
A )。
A. 认定层次
B. 审计执行层次
C. 审计计划层次
D. 账户余额的重要性
16.
以下关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论述,正确的是( C )。
A. 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B.
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一种外部审计,在工作中要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因此,内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
C. 从独立性和权威性而言,由议会领导的政府审计最为适宜。
D.
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对审计客体而言,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仅在审计方式上存在较大区别。
17.
下列工作中,属于审计准备阶段的是:( D)
A. 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B. 对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
C. 对会计报表总体合理性进行分析性复核
D. 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了解
18. 抽查法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D )。
A. 规模大业务复杂的企业
B. 会计资料较多的单位
C. 管理基础工作较好
D. 内部控制健全但执行无效
19. 审计分为全部审计、局部审计和专项审计,分类依据标准是( B )
A. 审计内容
B. 审计范围
C. 审计时间
D. 审计主体
20. 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类审计工作底稿的是:(
B )
A. 内部控制调查表
B. 审计工作方案
C. 现金盘点表
D.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下列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CDE
)
A. 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的控制
B. 是其他组织对审计的制约与控制
C. 包括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工作质量的控制
D. 包括对审计作业过程的控制
E. 包括对审计人员素质的控制
2.
审计工作底稿按类别划分为(
ABC )。
A. 综合类工作底稿
B. 业务类工作底稿
C. 备查类工作底稿
D. 一般工作底稿
E. 专用工作底稿
3.
下列关于合理保证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鉴证业务的区别正确的表述是(
BE )
A. 合理保证鉴证业务是指财务报表审阅
B. 有限保证鉴证业务的鉴证业务风险较高
C. 合理保证鉴证业务所需的证据数量较少
D. 合理保证鉴证业务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E. 有限保证鉴证业务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4. ( AC )一般采用突击性盘点。
A. 现金
B. 固定资产
C. 黄金
D. 产成品
E. 在产品
5.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审计人员应当拒绝出具验资报告并解除业务约定(
ABCDE )
A. 出资者投入的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资产的价值难以确定
B. 首次出资额和出资比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C.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比例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D. 外汇管理部门在外方出资情况询证函回函中注明附送文件存在虚假、违规等情况
E.
被审验单位减少注册资本或合并、分立时,不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告、债务清偿或提供债务担保。
6. 审计证据的特点是( )ABCDE。
A. 相关性
B. 重要性
C. 客观性
D. 可靠性
E. 足够性
7.
审计按照其执行的地点划分包括(
BE )
A. 事前审计B
B. 事后审计
C. 事中审计
D. 就地审计
E. 报送审计
8.
为了避免法律诉讼,在执业过程中应(
ABCDE )
A. 审慎选择客户
B. 签定合理有效的审计约定书
C. 强化审计质量控制
D. 遵循审计准则
E. 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9.
如果审计项目组成员的其他近亲属是审计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特定员工,将对独立性产生影响。其他近亲属包括(
CDE)
A. 配偶
B. 子女
C. 哥哥
D. 妹妹
E. 祖父母
10. 下列有关顺查法的提法中,正确的有:( ABCD
)
A. 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
B. 审计人员沿着原始凭证一记账凭证一会计账簿一财务报表的顺序进行审查
C. 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D. 审计过程全面细致,不容易遗漏错弊事项
E. 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大、内部控制较为健全的被审计单位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民间审计是指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通过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查证、鉴证和评价的一种审计形式。(
B )
A. 错误
B. 正确
2. 函证法属于“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A )
A. 错误
B. 正确
3. 审计人员取得的书面证据证明力都很强。
A. 错误
B. 正确
4.
记录如何处理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相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助于审计人员关注这些矛盾或不一致,并对此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以恰当地解决这些矛盾或不一致。因此,审计人员需要保留不正确的或被取代的资料。(
A )
A. 错误
B. 正确
5.
标准意见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不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B )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