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 晋国(上)

标签:
晋国(上) |
分类: 《史记》故事 |
晋国的先祖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从前,周武王认识叔虞母亲时,梦见天神对他说:“我要让这个女人给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地给了他。”
后来叔虞的母亲果然生下一个儿子,生下来时手心里就有个“虞”字,于是就把他取名叫做虞。
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唐有乱,周公诛灭了唐。
成王继位时年龄还小,经常和叔虞一起玩耍,有一次成王将桐叶削做珪板给叔虞说:“我把这个封给你。”史官因此记下了这句话,便要择日封立叔虞。成王说:“我是和叔虞说着玩的啊。”
史佚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入史书,成礼,成颂。”
这样,周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叔虞。唐位于黄河和汾河东面,方圆百里,因此史书称叔虞叫做唐叔虞。
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儿子燮,被封为晋侯。传位八世至穆侯,前五代人纪年不详。
弟兄敌对
穆侯四年,娶齐姜氏为夫人。七年攻占条,生太子仇。十年攻占千亩,生少子成师。有个晋国人叫师服的说:“太奇怪了,国君为啥要这样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呢?太子仇,仇即互为仇敌。二子叫成师,成则成功、成事,这是他们各自命上带来的啊。两个公子的名字有抵触,难道晋国的将来有安宁吗?”
穆侯死后,弟弟殇叔自立,太子出逃。四年,太子仇袭击殇叔继位,即文侯。
文侯死,传位昭侯伯。昭侯封成师于曲沃。曲沃是个大邑,比国都翼还要大。为此,国人称成师叫做桓叔,桓叔以栾宾为相。是年,桓叔五十八岁,仁德,很得民心。有见识的人士说:“晋国的动乱将在曲沃。末大于本,而且得民心,哪有不乱的道理。”
果然,昭公七年,大臣潘父杀了昭公而迎立桓叔。桓叔正准备入晋,晋人先发兵前来攻打桓叔,桓叔战败,回到曲沃。晋人立昭侯的儿子孝侯平为君,处死了潘父。
孝侯八年,桓叔逝世,子鱓(音上)继位,即庄伯。
十五年,子鱓在翼杀了孝侯。晋人再攻曲沃,庄伯回到曲沃守卫。晋人立孝侯的儿子卻为鄂侯。
庄伯死后儿子武公继位。哀侯八年,晋人入侵陉廷,陉廷和武公共谋攻晋,九年,武公俘虏了哀侯,晋人立哀侯的儿子小子为君。小子元年,武公派韩万杀了哀侯。
晋献公
晋小子四年,武公诱杀了小子,周桓王派虢仲攻曲沃武公,武公退守曲沃。晋立哀侯弟缗为君。晋侯缗二十八年,武公灭了晋侯缗,将晋侯的宝器贿赂周釐(音泥)王,周釐王命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
曲沃武公三十七年,始称晋武公,晋武公通年在位三十九年。他死后,由儿子献公诡诸继位。
献公五年攻骊戎,掠得骊姬姐妹为妻,非常喜欢宠爱。
献公八年,士蔿(音为)劝献公说:“原晋侯的公子太多,若是不把他们杀了,他们随时都可能叛乱。”献公于是派人去追杀晋众公子。众公子集中到绛城反抗,第二年战败便逃亡到虢去了。
虢公为群公子不平攻晋,不胜。十年,献公要攻虢,士蔿说:“等虢国内部发生内乱时再攻不迟。”
献公十二年,骊姬生了奚齐。献公就想废了太子申生,他说:“曲沃是我祖先的宗庙所在,蒲位于秦国边境,屈位于翟国边境,这三个地方我的儿子们不去驻守,我不能安心。”于是派太子申生往曲沃,重耳往蒲,夷吾往屈。献公和骊姬、奚齐住在绛。为此,晋国人知道太子得不到继位了。
太子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齐姜,齐姜很早就死了。申生母亲的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重耳的母亲是翟国狐氏的女儿。夷吾的母亲是重耳母亲的妹妹。献公有八个儿子,数这三个儿子最有出息。然而献公得了骊姬之后,就开始疏远他这三个儿子了。
十六年,献公作二军。自统上军,申生统下军,献公的战车由赵夙驾驭,右为毕万。晋军攻灭了霍、魏、耿。然后回师,申生回曲沃,献公赐给赵夙耿,赐给毕万魏,升任二人为大夫。
士蔿说:“太子要被废了。让他占有都城,却居卿位,太子已经到了最高位置,又哪来继位?不如趁早逃走,免得获罪。象吴太伯那样,还能留个好名声。”太子不听。
毕万得封魏后让卜偃占了一卦,卜偃说:“毕万之后必会强大。万,是个大单位,魏即‘伟’。有了这样的赏赐,可奠定诸侯之业。自古天子得兆民,诸侯得万民。这是命数。”
从前毕万占卜去晋国为臣的前途,得“屯”和“比”卦。占卦的辛廖解释说:“这是吉卦,屯犹城邑,比犹众多,两卦相合,大吉利。你去晋国以后,后世必然发达。”
十七年,献公命申生攻打山东,里克劝告说:“太子是社稷后嗣,得朝夕奉祀祖宗,因此叫做冢子。君出征则太子有守有从之说,从则监军,守则监国,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统领军队这样的事,在于专权,在于军队将士用命,只有国君才能拥有这样的权威,这不是太子的职责。因为将士如不用命则统帅不威,统帅要立威则任统帅的太子就不能尽孝,所以太子不能统帅军队。现在你让太子领军去攻打山东,他该怎么办呢?”
献公说:“我有的是儿子,现在还不能说一定就是太子继位。”
里克没了话说,退下后去见太子,把献公说的话告诉了太子,太子说:“我要被废了吗?”
里克说:“太子也不用过于悲观,既然让你统领军队,就不会被废。你这次去,不要担心废立之事,尽管谨慎行事,只是不用严令,不用责下,这样可免于难。”
太子出征了,献公赐给他偏衣,金印。里克称病没有随行。
借路灭虢
十九年,献公说:“我家先祖庄伯、武公诛晋乱,虢公经常助晋攻我后方,还包庇晋众公子,虢既与我为敌。我若不诛灭虢国,将遗患子孙。”于是命荀息以屈产宝马送给虞公,请求借路去征伐虢国。虞公答应了,于是晋军经过虞国去攻打虢国,夺取了虢国的下阳。
献公私下对骊姬说:“我想废掉太子,让奚齐代替他。”
骊姬哭着说:“申生是诸侯公认的太子,又多次领军出征,有功于国家,百姓都拥护他,你怎么能为了我而废嫡立庶呢?如果你一定要这样做,我只好自杀。”
骊姬表面上赞誉太子,私下却令人在暗中说太子的坏话,以实现立儿子奚齐为太子的目的。
二十一年,骊姬对申生说:“献公梦见齐姜了,太子应速去曲沃祭祀你的母亲,回来再向你父亲报告,以表你的孝心。”
申生于是按照骊姬的吩咐去曲沃祭母,回来时将祭肉献给父亲。献公当时正在外打猎,祭肉就暂时搁在宫中。骊姬派人在祭肉里放了毒药。祭肉在宫中放了两天,献公打猎回来,厨子把祭肉做好了拿出来给献公吃,献公正准备吃饭,骊姬说:“祭肉来得远,得先试一下。”
于是叫人把祭肉置于地上,地上坟起,给犬吃,犬死,给宫人吃,宫人死。骊姬哭着说:“太子为何这样狠心啊,他是要毒死父亲自已好即位啊。太子都这样狠毒,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你已经老了,要是你死了以后,哪还有我母子二人的活路啊!”
骊姬接着又说:“太子要毒死你,都是为了奚齐的缘故。我愿意带上奚齐逃往其它国家,何必等到太子即位后再来谋害我们母子。从前你要废掉太子,我没有同意,以至于现在后悔了,都是我糊涂啊。”
太子申生听说这话以后,就逃往新城去了。
献公很生气,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有人对太子申生说:“这肉放在宫里两天,肯定是骊姬下了毒,你为啥不为自己申辩呢?”
太子说:“父亲老了,没有骊姬,他会寝食难安。我如果辩明真象,父亲一怒之下,可能杀了骊姬,这样做不行。”
那人又对申生说:“那就逃往国外吧。”
太子还是不同意,他说:“我背着谋杀父亲的恶名出逃,有谁敢收留我呢?我还是自杀算了。”
十二月戊申,申生在新城自杀了。
这时重耳、夷吾来绛城见献公,有人把这事告诉骊姬说:“二公子对你谗杀太子的事很不高兴。”骊姬听说后很害怕,就对献公恶人先告状说:“申生要用祭肉毒死你这事,重耳和夷吾事前都知道。”
重耳和夷吾听说了这话后慌忙逃走。重耳逃往蒲城,夷吾逃往屈城。
当初献公让三个儿子分别驻守三个城邑的时候,曾派士蔿去筑蒲和屈城,士蔿不仅偷工减料,还磨洋工。申生把这事告诉了献公,献公责怪士蔿。士蔿谢罪说:“这两座城邑地处边疆,又没有外患,建筑好了有什么用。”
士蔿退下朝后,边走边唱:“狐裘蒙茸,一国三公,我为谁从?”随即下去应付筑完二城。
现在申生死了,二公子各自回本城自保避祸。
二十二年,献公对二公子不打招呼就走很生气,认为他们真要图谋不轨,便派兵去攻打蒲城。蒲城人宦官勃鞮(音低)奉命督促重耳自杀。重耳跳墙逃跑,勃鞮一刀砍去,砍下了重耳一块衣服。重耳逃亡到翟。献公又派人攻屈,夷吾率屈城人坚守,一时没有攻下。
这年,晋国第二次向虞借路攻虢。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君说:“不能借路让晋军过,晋军是要灭亡我虞国啊!”
虞君说:“晋国和虞国同姓,它不会攻打我的。”
宫之奇说:“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逃走了,所以没有继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文王的卿士,有功于王室,立誓世代和好,誓书还收在朝廷的档案里。现在晋却要去灭亡虢国,晋献公连有过誓约的虢国都敢打,怎么会不打虞国呢?要论亲疏,虞国能亲过桓公和庄公吗?桓公、庄公有什么罪,何至于灭族。虞国和虢国的关系,犹如嘴唇和牙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同意借路让晋军过境。
宫之奇知道了,就带着族人逃出了虞国。这年冬天,晋国灭亡了虢国,虢公醜(音丑)逃到周去了。晋军回师途中,顺路灭亡了虞国,俘虏了虞公和虞国的大夫井伯百里奚,并将他们作为秦穆姬的陪嫁奴才送去秦国。
荀息牵来从前送给虞公的宝马还给献公,献公笑着说:“这是我送的那匹马,只是老多了!”
二十三年,献公再次攻屈,屈城守不住了,夷吾想逃往翟国,冀芮对他说:“不行,重耳已经在翟国了,如果现在去,晋军必然攻打翟国,翟国害怕晋国,你和重耳都逃不掉。不如去梁国,梁国挨着秦国,秦国强,晋国必然不会攻梁。待献公死后,我们再回国。”于是夷吾去了梁国。
二十五年,晋国攻打翟国,翟国为了重耳亦攻打晋国,经齧(音捏)桑一战,打败了晋军。
这时晋国很强大,向西占领了河西,与秦国接壤,向北直到翟国边境,向东占有了河内。
是年,骊姬的妹妹生下了悼子。
短命的奚齐
晋献公二十六年夏,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献公有病迟到,路上遇到周朝宰孔。宰孔对他说:“齐桓公越来越骄傲了,不干对诸侯有利的事,只图号令诸侯的权力,诸侯全都心怀不平。我看你就不用去了,不如回国去吧。”
于是献公掉头回国。到家后,献公的病更重了,他召来荀息说:“我要立奚齐为后,但是奚齐年龄太小,大臣们不服,恐怕他们作乱,你能帮助奚齐吗?”
荀息说:“能。”
献公又问:“你怎么证明能做到呢?”
荀息说:“我可以性命担保,只要我活着就一定做到,不信可以验证。”
献公相信荀息,于是将奚齐托付给他,并任荀息为相,主管朝政。
是年九月,晋献公死了,里克、邳郑准备扶立重耳,联合三公子的党徒造反,他们对荀息说:“三公子久有怨恨,现在都暴发了,而且还有秦、晋相助,你看怎么办才好呢?”
荀息说:“我不能违背先君的重托。”
十月,里克在献公还没下葬时就杀了奚齐。荀息想要自杀,有人对他说,你死了有什么用,还不如立奚齐的弟弟悼子为君,于是荀息听从了那人的劝告,安葬了献公,立悼子为君。
十一月,里克在朝廷上杀了悼子,荀息以死殉节。人们都说:“《诗经》上说:‘白珪微瑕,犹可磨去;人若无信,不可为也。’这难道是针对荀息说的吗?荀息以死兑现了对献公的承诺。”
当初,献公攻打骊戎,卜得卦辞说:“齿牙为祸。”到占领了骊戎,获得美女骊姬,十分宠爱,最终骊姬成为晋乱祸根。
里克等人杀了奚齐、悼子,派人去翟迎接重耳回国。重耳推辞说:“我违背父命出逃,父亲死了又没能主持丧事,我怎么敢回国继位呢?请大夫们另立其他公子吧。”
晋惠公
派出的使者回来把重耳的话对里克说了,于是里克另外派人去梁迎接夷吾回国。夷吾准备动身,吕省、卻(音卸)芮说:“国内还有其他公子可以继位,现在请你回国,难以让人相信。不如先去秦国,借助强国的力量保送回国,方才可免遭祸患。”
夷吾于是派卻芮出使秦国,重贿于秦。卻芮与秦立下盟约说:“如果夷吾能得继位,晋宁愿割让河西给秦国。”
夷吾又派人送信给里克许诺说:“我如果能得即位,将把汾阳封给你。”
秦穆公于是发兵送夷吾回国即位。
齐桓公听说晋国内乱,也约会诸侯去到晋国。秦兵送夷吾回到国内,齐国的隰朋已奉齐桓公的使命到了,两家同时拥立夷吾即位,即晋惠公。
惠公既立,齐桓公与诸侯至晋高梁不再前往,就各自撤军回国了。
惠公元年,派邳郑去秦国感谢秦穆公说:“当初夷吾以河西之地许诺割让给秦国,但是现在大臣们说:‘土地是先君的土地,夷吾流亡在外,没有这个权力,怎么能擅自许诺给秦国呢?’晋君与大臣争辩,不能说服。因此派我来向秦谢罪,说明情况。”
当然,惠公回国前对里克许以汾阳之地的话也同时不算数了。为了防止里克不服,便削免了里克的权力。
四月,周襄王派周公忌父与齐、秦大夫共去祝贺晋惠公即位。
惠公坐稳了位子,但仍担心重耳在外,里克在内,于是赐里克死。惠公对里克说:“没有你,我不得立。虽然是这样,但是你杀了两任国君和一任大夫,你若不死,这不是叫我很为难吗?”
里克说:“我不杀他们,你何能得立?现在要杀我,难道就没别的理由吗?你既然这样说,我听命就是了。”说完就拔剑自杀了。
邳郑因为出使秦国在外,所以得免于难。
邳郑听说惠公杀了里克,就对秦穆公说:“其实是吕省、卻称、冀芮三大夫不准割让河西之地,若是重贿他们,要他们赶走惠公,接回重耳,这事就成了。”
秦穆公同意按邳的意思去办,派人去晋,重贿三大夫。三大夫说:“送给我们那么多钱币,话又说得那么好听,肯定是邳郑出卖了晋。”为此三大夫诛杀了邳郑及里克党羽。邳郑的儿子邳豹逃往秦国,希望秦穆公能攻打晋国,秦穆公没有理会。
晋惠公即位后,不履行对秦和里克的承诺,又诛杀了邳郑和里克的同党七舆大夫,晋国人不服。二年,周派召公礼见晋惠公,惠公很傲慢,遭到召公讥讽。
四年,晋国发生了饥荒,向秦国借粮,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晋遇天灾,救灾拯民,这是国家大义,可以借给他们。”
邳豹说:“应该趁机攻打晋国才对。”
穆公说:“晋君这人是很可恶,可是人民没有过错啊!借给他们吧。”于是派人把粮食从秦国的雍城运往晋国的绛城。
第二年,秦国遭遇大灾,向晋国借粮。惠公与大臣们商议,庆郑说:“君主依靠秦君方才得立,继位后又悔约背秦。去年晋国遭灾,秦国借粮食给我们,让我国渡过了灾荒,现在秦国向我国借粮,有什么好商量的,不能不借。”
虢射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让给秦国,秦国不趁机攻打夺取晋国,反而借粮给晋,这是愚蠢的做法。现在上天把秦送给晋国,晋怎么能象秦那样逆天而行呢?应趁机攻取秦国。”
晋惠公采用了虢射的办法,不借粮给秦国,发兵攻秦。秦穆公大怒,出兵予以还击。
六年春天,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军声势浩大,怎么办?”
庆郑说:“你是秦君拥立的,你先违约;接着又不救秦灾,反倒要攻打人家,秦军哪有不气愤的道理。”
惠公占卦选右御,以庆郑为吉。惠公说:“庆郑不行。”随即改用步阳驾车,家仆徒为右御,发起对秦军的攻击。
九月壬戌,秦穆公与晋惠公于韩原大战。惠公的战马不听驾驭,眼看秦兵就要追上来了,惠公无奈,只得召庆郑任战车右御,庆郑说:“先前不用卜,现在想起来要用我了,合当吃败战。”说完就走了。
惠公又命梁繇靡为御,虢射为右,他们与秦穆公遭遇,并抓住了秦穆公战车前的横木。这时秦穆公的壮士拼死冲向前来,穆公方才得脱。冲上来的壮士活捉了晋君。秦穆公要将晋惠公血祭上帝。穆公的夫人是惠公的姊姊,她带着孝向穆公哭着求情。
穆公说:“活捉晋侯本要杀他泄愤,既然夫人说情,就算了吧。我听说箕子见唐叔时说过:‘其后人必定发达’,晋国哪里会就这样轻易完了。”
于是秦穆公放了晋惠公,并和他在王城立誓为盟,让他回国。晋惠公先让吕省回国报信说:“我虽然能得回国,但是无脸再见父老乡亲,另立我的儿子子圉为君吧。”
晋国人听说了,都伤心得痛哭流涕。
秦穆公问吕省说:“晋国人团结吗?”
吕省回答说:“不团结。百姓害怕没有国君如同害怕没有亲人,却不害怕子圉为君。他们说:‘宁肯向戎、翟投降也要报此仇恨。’当官的则为了他们的国君而知道对秦有罪,愿意听凭秦君处置。他们说:‘必报秦国的如此大恩’。有这两个原因,所以说晋国人不团结。”
听吕省这样一说,秦穆公让晋惠公住进旅馆,还送给他七牢的大礼。
十一月,穆公送晋侯回国。晋侯回国后,首先杀了庆郑,然后重修政治,他说:“重耳流亡在外,国内国外都有很多人想让他回国为君,必定要除掉他才行。”于是派人去翟国刺杀重耳。重耳听说了这事,就离开翟国转到齐国去了。
晋惠公八年,惠公以太子圉作为人质住在秦国。圉是夷吾流亡梁国时与梁女生的儿子。梁伯当时卜过一卦,预言这个男孩将为人臣,女孩则为人妾,于是取名叫做圉。
十年,秦灭梁。
梁伯喜好土功建筑,长期滥用民力构筑城池,百姓怨恨,经常喊叫:“秦兵来了。”以惊散众人,干扰工程进度。到秦军真的来了时,梁国人以为又是恶作剧,不予理睬,就这样秦国没费力就把梁国灭了。
惠公十三年,惠公病倒了。住在秦国作为人质的太子圉对妻子说:“我母家在梁国,梁国现在被秦灭了。我在秦国的地位又低,国内没人支持。君父若有不测,国内大夫们会另立其他兄弟。我得回国去才是。”
圉的妻子秦女说:“你是一国太子,忍受屈辱生活在秦国。秦国派我服伺你,是为了让你安心。你现在要逃回国去,我不能跟随,也不敢告密。你去吧。”
子圉就这样悄悄地离开秦国,回到晋国。
十四年九月,惠公病逝,太子圉即位,即怀公。
对于子圉的逃走,秦国人很不满意,于是寻找公子重耳,要送重耳回国继位。
怀公即位后,害怕秦军攻打,下令国内凡是跟随重耳流亡的随从家属,必须按规定时间回国,否则一律灭族。狐突的儿子毛及偃跟随重耳在秦,不肯听令,怀公就把狐突关押起来。
狐突说:“我儿跟随重耳已经多年,现在要召唤他们回来,是要他们背叛重耳,我怎么能这样做呢?”于是,怀公就杀了狐突。
秦穆公发兵送重耳回国,派人告诉栾、卻两家作内应,刺杀怀公于高梁,重耳方才回国即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和士人交往,到他十七岁时,跟随的贤臣已有五人。即赵衰、狐偃咎犯(重耳的舅舅)、贾佗、先轸、魏武子等。
献公还是太子时,重耳就已成人,到献公即位,重耳二十一岁。献公十三年,由于骊姬的原因,重耳防守位于秦、晋交界处的蒲城。献公二十一年,骊姬进谗杀了太子申生。重耳朝见献公时,又听说骊姬进谗,就不辞而别回到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派宦官履鞮去杀重耳,重耳跳墙逃跑。履鞮砍下一块重耳的衣服。以后重耳逃亡到翟,投靠了母亲的族人。那一年,重耳已经四十三岁。然而跟随他的五人始终不渝,还有不知名的十多人,与重耳一道流亡在外。
翟国攻打咎如,获得两个美女,翟人就将长女赏给重耳,次女赏给赵衰为妻。重耳妻生下了伯鯈(音条)、叔刘。赵衰妻生下了赵盾。
重耳居翟五年,晋献公逝世,里克等杀了奚齐、悼子,派人去翟国迎接重耳回国。重耳害怕被杀,不敢回国。于是里克等人迎接夷吾回国即位。
惠公在位七年,一直担心重耳回国,再派履鞮带领杀手去翟国刺杀重耳。
重耳和赵衰等人商量说:“当初我们来到翟国,为的是翟国离国内近,消息快,所以到这里就住了下来。我们在这里住的时间久了,形势也没有什么好转,看来还是应该去大国。我听说齐桓公处事公正,志在称霸,结交诸侯。现在管仲和隰朋已死,齐桓公很需要有贤人辅佐,我们是否可以去齐国啊?”
重耳一行决定去齐国。重耳对妻子说:“你等我二十五年吧,到时候我还不回来,你再嫁人。”
他的妻子笑了,说:“二十五年后,我坟上的柏树怕都长大了。你就别说了,我等你就是了。”
重耳等人在翟住了有十二年。
重耳一行经过卫国,卫文公不予理睬,重耳等人没了饭吃。过五鹿时,他们向一个在田里劳动的庄稼汉要吃的,那人也不说话,只拿起一块土放到他们的饭碗里。重耳大怒,要杀了这个农民,赵衰赶紧说:“泥土是国家的象征,这是好兆头啊,应该跪拜接受才对。”
到了齐国,齐桓公对重耳很好,把宗室的女儿嫁给重耳为妻,陪嫁了二十辆马车。重耳等人于是安心地在齐国住了下来。
第二年,齐桓公死了,竖刁等人作乱,齐孝公继位,齐国政局一时不稳。
重耳在齐国居住了五年,特别宠爱齐国的妻子,不再想离开齐国了。
赵衰和咎犯在桑树下商量如何才能离开齐国的事情,重耳妻子的伺女正巧在树上采桑叶时听见了,回来把这事告诉了主人,齐女得知此事,怕伺女泄密,就把这个伺女杀了。齐妻劝重耳听赵衰他们的主意,赶快离开齐国,去实现自己的愿望。重耳说:“人生有了安乐,还管其它事干吗?我什么地方也不去了,就想和你住在齐国老死。”
齐女说:“你是一个国家的公子啊,是因为穷困才来齐国的吗?跟随你的那些人怎么办。你不急于回国报答他们对你的忠诚,只是贪恋于我,让我感到害羞。你不去努力,何时才能成功?”
重耳不听,齐女于是与赵衰等人商量,把重耳灌醉了,抬上车离开了齐国。等到重耳醒来时,已经出了齐国领土。重耳大怒,拿起干戈就要杀了咎犯。咎犯说:“你杀了我,要是能成功回国即位,我死也值得了。”
重耳说:“要是回国不成,我吃了你全家的肉。”
咎犯说:“要是不能成功,我咎犯的肉又腥又臊,有什么好吃的。”
重耳方才住手,跟着大家走了。
经过曹国时,曹共公对重耳很不礼貌,要看他的骈肋。曹国大夫釐负羁说:“晋公子重耳贤,又和曹国同姓,在他受困时经过我国,你为何要对他不礼貌?”
曹共公不听釐负羁的,釐负羁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悄悄给重耳送去吃的,并在饭盒里藏了一块玉璧。重耳吃了饭,把饭里的璧玉还给了釐负羁。
经过宋国时,正遇宋襄公兵败泓水。但襄公听说重耳贤德,仍以国礼相待。宋司马公孙固与咎犯关系密切,私下对咎犯说:“宋是个小国,又新吃了败战,帮不了你们什么忙,你们还是去寻求大国帮助为上。”
经过郑国,郑文公不接待。郑叔詹说:“听说重耳贤,跟随他的人都有安邦立国的本事,而且又和郑国同姓。郑国出自厉王,晋国出自武王,都是同族,应该礼待才是。”
郑文公说:“逃亡经过郑国的列国公子多了,哪能都尽礼节。”
叔詹说:“君主如不礼待重耳,就应该杀了他,免留后患。”
郑君还是不听。
重耳到了楚国,楚成王按诸侯礼仪隆重接待重耳,重耳不敢接受。赵衰说:“你流亡国外十多年了,小国国君都轻视你,何况是大国啊。现在楚国礼遇于你,你不该推让。这是上天的眷顾啊。”于是重耳接受了宾客之礼。
成王非常看重重耳,重耳十分谦恭。成王说:“你如果能得回国,将用什么来回报我啊?”
重耳说:“珍宝玉璧都产自楚国,是你多余的。我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用于报答你的?”
“虽然是这样,可你也不能不报啊!”
“实在没办法,假如与君在中原有战,我军以退让九十里地为报。”
楚国的将军子玉听了这话非常生气,对成王说:“大王对重耳如此厚待,重耳竟然出言不逊,请把他杀了吧。”
成王说:“晋公子久困在异国它乡,跟随他的人依然不离不弃,这是得天护佑的象征,我怎么能逆天而行把他杀了呢?快别说这样的话了。”
重耳在楚国住了几个月,适逢晋子圉逃离秦国,秦穆公十分恼怒,听说重耳在楚,就派人来接他。成王对重耳说:“楚国离晋国远,中间隔了好多国家。秦、晋接壤,穆公又很贤德,你就去秦国吧。”于是送给重耳很丰厚的礼物。
重耳到了秦国,穆公以宗室女五人嫁给他,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重耳不想接受,司空季子说:“连子圉的国家都要占领,何况是他的妻子。你现在是有求于秦,不可拘于此等小节而忘了大耻啊!”重耳方才接受了穆公赐婚。秦穆公大喜,隆重宴请重耳。
宴会上,赵衰唱《黍苗》歌。穆公听赵衰唱完后对重耳说:“我知道你急于回国。”
赵衰立即与重耳退席跪拜穆公说:“我们君臣盼望穆公这话,如同百谷久旱盼雨,我们在这里谢过穆公恩典了。”
晋国大夫栾、卻两家听说重耳在秦,派人前来联系,愿作为内应。秦穆公见时机成熟,即发兵送重耳回国。
这一年,是重耳流亡国外的第十九年,是年六十二岁。重耳回国后,很快得到晋国人拥护,拥立他为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