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香山叶绿时

标签:
正是香山叶绿时 |
分类: 北漂记 |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伏,北京的燥热方才略有消退。于是全家总动员,决定星期六去香山一游。
以许各位会说,现在不是游香山的好时节。是的,香山的出名是因为香山红叶,一年中能见到香山红叶的时间很短,大约在二十天左右,集中在每年的九月下旬和十月初旬期间。
然而米官反对在最佳时节去游香山,米官到过香山,而且是正值满山红叶时。不过她对红叶没有留下印象,倒是对上上下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印象彼深,她对我说:“别指望能看到香山红叶。爬山的人象蚂蚁搬家似地密集,红叶早就被人们给摘光了。”对于她说的话,我半信半疑,但她说最好不要去凑热闹是有道理的。香山虽然很大,但如果每天都有数万游客慕名前来观赏,米官说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我们听取了米官的建议,选择香山叶未红前来游览。果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自然风景的看点,本来就不拘一格。避开香山游人高峰不等于就没有看点,别人要看香山红叶,我们为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去看香山绿叶未红时,红叶不就是由绿叶来的吗?
说好了就出发,慕地来到久违的高山脚下,我的心头不免一热,徒然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大米也有这样的感慨,从见到香山那一刻起,她就只会唠叼一句话:“我就愿住在这种有山有水有树的地方,市中心有哪点好?要是你们的住房选在这样的地方,我就不走了。”她所说的“你们”是指大维和米官。那是两个都市部落人,今天还加上了一个,就是凯琳。
三个都市部落的年轻人——大维、米官和凯琳则不是这样想,他们都共同患有一种可以叫做恐山症的都市病,米官第一个表示态度说:“你们去吧,累得很,我在山下等你们。”还没上山就打退堂鼓了,当然不行,少了她一个,这一路就没意思了。
我们硬拽着米官一道从买卖街往里走,从香山公园东门进山。进了公园大门是一个院落,正殿叫做“勤政殿”,彼有皇家气派。香山原本就是元、明、清三代王朝皇家修建的离宫别墅,休闲狩猎之地。我认为风景名胜,但凡沾了点贵气,就有了身价,何况香山沾上的还是王气,霸气,那就更不一般了。勤政殿两边分别有上山的马路。家人依我的意见,选择了从左边上山,右边下山的路线。
左边这条上山路线叫做十八盘,弯曲盘旋,绿茵掩映,却少有人走,因此我们能尽情欣赏香山展示给游人的景致。正是在这种悠哉游哉的顾盼流连中,我发现了香山景色的奥秘,那就是香山的树叶好象特别的绿。
香山叶绿
香山树叶是构成香山绿色的主体,看上去,它的绿叶没有一点红叶的先兆,也就是说香山红叶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据说它们是在被第一场秋霜扫荡以后才变红的,因此有霜重叶更红一说。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生物都有着自己的记忆,想必树叶也不例外,因此在秋霜未降之前,绿叶们好似都能懂得凝聚能量,蓄势与即将到来的严霜抗衡的道理。这种能量的积蓄,无疑就使得绿叶更比红叶美,更充满生机和耐人品味。
所以我们不能泛泛地去欣赏香山的绿叶,而香山的绿叶,的确也很有层次,很有看头,这种层次看头可以由山下到山顶,树下到树上分为三层。
第一层看点为老绿或墨绿,主调是古树的叶。香山古树呈带状环绕山麓,由松、柏、槐、榆等树构成。
古松有油松、雪松、红松和白松,叶针形。古松叶的特点是新叶不露头老叶不让根,因此经年只见老叶覆盖树冠,构成松树厚重的叶色基调。就因为老叶挡在外层的缘故,所以哪怕是在三伏酷暑和数九寒天,这种色调都一成不变。
古柏有侧柏、桧柏、刺柏等品种。古柏的叶成团成簇,一经长出,就任凭岁月累加叠上,因此柏树和松树一样,也是四季一色,深沉老到。
古槐以国槐为主,是北京市的市树。国槐能评上北京市的市树是有它的道理的。此树老当益壮,和松柏一样,苍桑古朴,不惧严寒酷暑。所不同的是,它的叶子一年一换,冬来落叶,春来发枝。从春到秋,国槐一概以绿叶掩蔽枝头,那叶由一筋对生出两排卵圆形子叶,整齐划一地着生在伸出的枝杈条上,它们叶叶相护,枝枝相迭,不怕重迭浓厚。又因为国槐主干虬实,争宽不争高,争密不争稀,争凉不争热,继而造成叶密遮光,浓荫墨绿的效果。假如是在树下仰天而看,阳光透过树叶,闪闪烁烁,斑斑点点,那又是一种风味。此外还有古榆、银杏、古枫等树,因为古老而都显得叶色深重。所以这些古树共同构成了山麓上那一抹墨绿。
古槐
白松
古树林
香山古树林带
红枫
红枫
第二层为深绿色,由黄柘、红枫、山枣,山桐、苟树构成。特别是黄柘,是构成香山红叶的主角,香山园内,据说有十万株之多。黄柘为多年生灌木,叶圆形,它与星形的枫叶和扇形的银杏叶同为香山名贵红叶,不过现在正叶绿着呢,全都渲染在古树呈现出的墨绿带上,那是一片难分仲伯的深绿色。
黄柘
苟树
第三层为浅绿或翠绿。这种色调多半由躲在树下荫凉处的活麻野蒿杂草构成或从树荫下看上空所见到的半透明叶色。
由下向上看到的山枣树是一片翠绿
林荫深处的活麻和野草构成浅绿色的主调
彼有特色的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