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一、绝处逢生

(2009-12-11 14:14:13)
标签:

《战国策》楚策

分类: 废墟上的文明

二十一、绝处逢生

1、张仪被拘

楚怀王把不讲信用的张仪抓了起来。怀王的亲信大臣靳尚得过张仪的好处,靳尚对楚怀王说:“大王抓了张仪,秦王必定愤怒。诸侯看到楚国失去盟邦秦国,楚国的地位就会被渺视。”

靳尚还不放心,又去对怀王的宠妃郑袖说:“你马上就要失宠了!”

郑袖说:“为什么?”

靳尚说:“张仪是秦王的有功忠臣,现在楚国把他拘留下狱了,秦国要楚国释放张仪。秦王有个美丽的公主,同时又选了美貌、善玩、懂音乐的宫女陪嫁。为了使她高兴,秦王还陪嫁了公主许多金玉宝器,用上庸六县送给她作为享乐的本钱。这次就想经张仪献给怀王为妻。怀王一定会很爱秦国的公主,而秦国的公主也会仰仗强秦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秦公主又有金玉珠宝和土地为资本,到那时秦公主就等于君临楚国了。怀王呢,也乐得享受,很快就会忘掉您了。您被忘掉以后,离您失宠的日子就不远了。”

郑袖说:“全都拜托您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靳尚说:“您为什么不敢赶快建议大王释放张仪。张仪获得释放,必然对您感激不尽,秦国的公主也就不会来了,秦国也一定会尊重您。这样,您在国内有崇高的地位,在国外又结交了秦国,还有张仪供您使唤,您的子孙必然能够成为楚国的太子,这可不是一般的利益啊!”

郑袖听了靳尚的话,立该就去说服怀王释放了张仪。

 

张仪以秦国的六百里地骗了怀王,破坏了楚国和齐国的联盟后,楚怀王对张仪恨之入骨。

但是张仪吃定了楚怀王,他以大量黄金贿赂靳尚、郑袖等怀王的佞臣宠妃,断定怀王杀不了他,所以他再次出使楚国。正如张仪所料,楚怀王当真释放了他。最终,楚怀王还是死在张仪的手里。

楚怀王为何一再上张仪的当,一是他好色,宠妃郑袖又攻于心计;二是他偏爱佞臣靳尚,靳尚又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他周围全是这样一帮人,不倒霉才怪呢?

 

2、虎口脱险

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的父亲楚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不许,说:“你要给我割让东地五百里;否则,不放你回去。”

楚太子回答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

太子找他师傅问,他的师傅慎子说:“您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五百里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爱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是对您有利的。”

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五百里。”齐王这才放太子回国。

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齐国派了五十辆使车来楚国索取东地五百里。楚王告诉慎子说:“齐王派使臣来索取东地,该怎么办呢?”

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大家来想办法吧。”

 

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楚王说:“我能够回到楚国来办父亲的丧事,又能和群臣见面,使国家恢复正常,是因为我答应了齐国割让东地五百里。现在齐国使臣来办理交给手续,这可怎么办呢?”

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不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您要先答应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割地是守信用,攻齐是不示弱。所以我觉得应该割地。”

子良出朝后,昭常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派了使臣来,要求割让东地五百里,该如何办呢?”

昭常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割让东地五百里,这是割让了东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大国的名声,却没有万乘大国的实质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

昭常出朝后,景鲤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派使者来,要求割让东地五百里,该怎么办呢?”

景鲤说:“不能给,不过,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大王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强齐,而又不给割地,这就在诸侯面前违背了大义。楚国既然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国。”

景鲤出朝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见楚王。楚王把三个大臣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楚王说:“子良说:‘不能不给,给了以后再出兵攻打齐国。’昭常说:‘不能给,我愿去守卫东地。’景鲤说:‘不能给,既然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意去求救于秦国。’我不知道他们三个人出的主意到底采用谁的好?”

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

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

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我的道理,大王将会知道确实应该如此。大王您先派上柱国子良带上兵车五十辆到齐国去敬献东地五百里;派出子良后的第二天,又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派出昭常后的第二天,再派景鲤带领五十辆战车,往西去向秦国求救。”

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去齐国献地;第二天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接着派景鲤去秦国求救。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使臣全付武装前去接受东地。

齐国使臣到了东地见到昭常,昭常对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我只能与东地共存亡。我已经动员了从小孩到六十岁的老人全部参军,共有30多万人,虽然我们盔甲破旧,武器鲁钝,但也愿意奉承到底。”

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一回事?”

子良说:“我是受了楚国大王的使命来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传王命,大王可以进攻他。”

于是齐王发兵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

当齐国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秦国已经派出五十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部边境,并向齐国宣告:“你们扣押了楚太子,不让他回国,这是不讲道义;又想抢占楚国东地五百里,这是不讲正义。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决战一场。”

齐王听了害怕了,就请求子良去告诉楚国,两国讲和。又派人出使秦国,声明不再进攻楚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楚国没用一兵一卒,竟然保全了东地。

 

这是战国时期化解一场战争危机的过程。

事态起于齐国强迫楚国割让东地方圆五百里(相当于一个省的土地)。

这是一例典型的不平等协议。于是在楚王师傅慎子的倡导下,楚国上层展开了对化解危机的讨论。然后慎子再集中大家的意见,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准备,最终迫使齐国放弃了无理的要求。

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也强加给中国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如果新中国没有获得独立主权,对于这些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条约也仍然是无可奈何。所以,民族复兴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基本使命,绝不能安于现状,以为振兴我们这个民族尽一份绵薄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二十三、蒙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